高师兄,8160风云人物之一,四川人,江财运动健将,学校男子百米纪录创造者和保持者。
话说高师兄在田径场上叱咤风云,其速度,其风彩都无人能及,8160同学只能望其项背。但是,在文化课学习上,特别是对付各门功课考试方面,高师兄远不如小九九和丫头们,只是比我略强一些,但也需要经常突击复习来应对。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是大学校园的核心主题,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成绩不好或经常补考是很没面子的事情,加上那时候的授课老师都是极其负责任的,生怕我们这些天之骄子学不到东西,经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和全覆盖式的考试,更为讨厌的的是,有的老师每次考试后,都要在讲台上公开宣读每个人的考试成绩,让我们高师兄这些风云人物非常不爽,也让包括我在内的、基础比较差的同学非常不爽。“60分万岁”现象的存在,就是对那个时代大学教和学矛盾的最好注释。高师兄挑灯夜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记得是大二第二个学期期未考试前,应该是星期六晚上,我和许传饮,雷建平几个福建老乡去电影院看电影《夺标》。这是一部纪录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印度新德里第九届亚洲运动会上,奋勇拼博夺取金牌总数第一的大型纪录片,内容十分精彩,赛场上中国运动员发扬拼博精神,为国争光的场面非常振奋人心。在那个电视没有普及的年代,这种纪录片深受大学校园大学生的欢迎,电影散场后,我们回到学校,并在校园里溜达了好久,溜达到宿舍熄灯,接近十二点了才回宿舍。轻轻推门进去,发现高师兄的蚊帐里面有灯光,走进一看,高师兄居然在床头点了一支白色蜡烛,穿着裤头,趴在床上,汗流夹背,十分投入的样在看书;再定睛一看,高师兄居然在小小的烛光下复习《农业会计》。要知道,在当时的学生宿舍,出于安全考虑,电炉,蜡烛和煤油炉,甚至酒精炉都是禁品,更别说深夜十二点,而且在蚊帐里点蜡烛看书。那时候,我和高师兄的关系没有现在好,但也不会去管高师兄挑灯夜读的好事,因为高师兄复习的《农业会计》的任课老师是班主任唐老师,我自己下午也在图书馆复习了一下午。对于热爱体育运动的高师兄来说,下午肯定是去踢足球去了。可能是看了电影太兴奋,也可能是高师兄蚊帐里的微弱烛光,平时一躺下就睡着的我,居然辗转反侧睡不着,望着对面下铺的高师兄还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我索性起来,走出宿舍,走到一楼,在图书馆前面独自漫步遐想。
应该是一点半了,我回到宿舍,高师兄的蜡烛光依然亮着,听到我进宿舍,高师兄才吹熄蜡烛,估计与我共同进入梦乡。实际上,高师兄的学习成绩比我要好很多,而且在8160,在学校名气,声望都很高。高师兄深夜挑灯复习的场景,对我触动很大,我在第二天的日记有记录当时的感受和体会,对我大三,大四的学习生活影响深刻。连高师兄这样的风云人物都在深夜努力学习,都在弥补体育锻炼或社会活动占用的学习时间,作为来自农村的自己没有任何理由不努力学习。后来的事实证明,能否正确处理和安排好学习,娱乐和社会活动时间,在四年大学生活的后期很重要,在参加工作后更重要。我们可爱的深夜挑灯复习农业会计的高师兄,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就是充分地合理的处理好了这些关系,在工作生活中如鱼得水,一帆风顺。
2017年4月,我和张建凉,李丽萍及珠海的几个朋友去西藏林芝返程途中,借道成都住了一晚,高师兄热情款待我们一顿丰盛的晚餐,酒足饭饱之余,我借着酒劲问高师兄,是否记得当年在蚊帐里挑灯夜读的事,依然风彩帅气的高师兄,用非常悦耳好听的四川话回答我,记得点巴子,记得点巴子。
今天,把高师兄挑灯夜读往事,作为同学趣事系列的开篇,不知高师兄同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