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年双十一,一个大学同学联系我,让我帮忙找人给他店铺刷单。
他是做床品的,据说年销售额已达到千万。
我找了身边的朋友帮忙,完成他的刷单任务。
事前我曾问他,有没有小礼品,我无所谓,可找这么多人白帮忙,实在不好开口。他说,应该有。
事后,并没有。
有几个朋友问我礼物的事,我才想起来,双十一后这段时间,他连个感谢的电话也没打来。
也许是太忙忘了吧?
我只好打过去,朋友很热情,说我帮了他的忙,非常感谢,说没有看错人,有困难时第一个就想起兄弟你了。好吧,如果我的价值,能让兄弟利用,这也算其所了。没再计较,直接问他礼物的事。他说可能工作人员搞错了,他回头查一下给我回电话,让我放心,礼物肯定有。
后来,我一直没有再接到过他电话,也许是下一次他有困难的时候吧。
二
今年在新疆过年,吃了不少当地美食,尤其对抓饭印象深刻。私下琢磨,能不能将抓饭做成真空包装销售呢?为了验证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我决定先做一批让自己朋友免费品尝,一来可以了解真空包装的保鲜情况,二来呢也能清楚大家对味道的接受度。于是,我在朋友圈发了免费试吃的信息,要求主动报名。
信息发出后,一位平时很少联系的女性朋友发微信给我,询问是不是可以免费吃抓饭。我说可以,告诉我地址,我给你邮寄。对方听了很高兴,就又主动询问了一些相关情况。当我告知这是一次新产品测试时,她突然说,算了吧,不要了,给你省点费用。我还挺感动,说没事,自己人不用客气,给我地址吧,花不了几个钱。她坚持说下次吧,最后也就没有送她。
开始我还挺纳闷为什么她前后态度变化之快,后来想明白了,人家是不愿意给我做测试员。
也罢。
三
过了一段时间,芒果快上市了,去年我和小伙伴们尝到了网络销售的甜头,打算今年再做一批芒果。于是我们开始在朋友圈预热,发了一些宣传信息。
没成想,这位女性朋友又给我发来了微信。一个月内,如此频繁的两次联系,竟然比过去几年联系次数都多。
微信内容很直接:“我能不能免费吃芒果?”
去年刚开始推广的时候,曾经免费给关系好的朋友们发过一些果子,开始并没有想过搞产品测试(试吃),是几个朋友看我卖芒果,主动捧场,我不好意思收钱,就免费发了一批,也是那个时候明白了产品测试和口碑的重要性(朋友吃完后推荐了好多朋友购买,今年听说我又准备做芒果,好几个主动的帮我推广)。今年由于受气候影响,芒果不如去年收成好,预期成本会略有增加,故没有计划搞免费活动。
我这人脸皮薄,不太善于拒绝人,看到她的信息后,我说可以。心想,人家女生开口了,就送一箱吧,不然显得多小气。
她接着又发了一条微信:“我如果帮你转信息到我朋友圈,是不是可以一直免费吃”?我听了有点不舒服,但还是客气的回答她:“如果你推荐的朋友购买了芒果,就可以”。她回说:“免费吃个水果好难啊!”
我没有再回她信息。
四
最近,没事的时候,我会想一个问题:朋友之间需要价值交换吗?我得出的结论是:需要。
这个价值,不一定是金钱,不一定是人脉,可能只是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份倾听朋友倾诉的耐心。
在通信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充分享受了社交电子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满足极大的虚荣感,同时也加剧了不安全感,特别害怕被冷落,被遗忘。看看周围的朋友,哪一个不是一刻都不愿放弃手机,恨不得把自己每个瞬间都在朋友圈直播,并时刻关注着别人是否回复。
这是为什么?说到底,是一种价值认同。希望通过无形的价值,吸引别人的注意,同时获取对方的价值。这,何尝不是一种交换?
交换是相互付出的关系,付出的价值只有等价,双方才会产生愉悦感,满足感。
当你没有任何付出,却总想着从别人那里获得关心和帮助时,是什么给你了如此强大的自信心?
当你认为你的一个小行为,对别人就应该产生巨大价值,对方就应该不计后果回报你时,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是谁?
当你利用了别人的价值,却没有及时回馈你的价值时,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谁还敢跟你交换价值?
不对等的价值交换,是不足以维持一份长期友情的。
至少我认可价值的平等交换,以后也会注意优化自身价值,不为吸引,只为当我需要获取别人价值时,不用那么的卑微。
如果你不这么认为,你觉得友情应该是纯洁的,容不得半点价值交换,那也许是我太傻,悟不透,或者,是你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