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162个笔记
引言
>> 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
>>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 阿德勒心理学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 新兴宗教
>> 怪异的自我启发课
>> 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 为了达到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愤怒的感情。
弗洛伊德说错了
>> 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
>> 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 在希腊语中,“善”这一词语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有“有好处”这一层含义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 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 人生本来并不复杂,是“我”把人生弄得复杂化了,故而很难获得幸福
>> 应该立足于目的论而不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不可以从过去中找原因;要否定精神创伤;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
>> 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
>> 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
>> 你的不幸全都因为你自己不好
>>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为什么讨厌自己?
>>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 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 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 我的身高是155厘米
>> 我曾经——直到你这个年纪之前——一直苦恼于自己的身高。我心中一直在想:如果我拥有正常的身高,如果再长高20厘米,不,哪怕是再长高10厘米,一切就会不同,就会拥有更愉快的人生
>>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 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 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
>>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 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从名称上来看似乎是正相反的,
>> 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
>> “弱势具有特权”
>> 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
>> 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 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
>> 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 无论我做什么都被当作孩子来对待,一遇到事情就被否定,总是被压制、被忽视。简直就是生活在自卑感中
>> 自己就像是从未真正沐浴过阳光的丝瓜,自然就会因为自卑感而扭曲
>>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 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 如果当面受到了人格攻击的话该怎么办呢?要一味地忍耐吗?哲人:不,“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
>> 不上挑衅之当
>> 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
>>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
>> 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 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 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 “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 “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
>> 我在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的希望和父母的希望重合在了一起。虽然工作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的。
>> “认可欲求”
>> 我们在活着时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 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
>> 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
>> 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 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 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 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 如何克服这种“不认可”的感情,那并不是你的课题,而是你父母的课题。你根本不需要在意。
>>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 上司讨厌你。而且,毫无理由地讨厌你。如果是这样,你就没有必要主动去迎合他。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 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 “回报思想”
>> 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
>> “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 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当然,这种谎言不久后就会被拆穿,然后就会失去信用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痛苦。自然,继续撒谎的压力也超出想象。
>> 享乐主义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 虽说如此,但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既会有讨厌我的人也会有讨厌你的人,这也是事实。
>> 按照这种“倾向性”,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青年:什、什么?!哲人: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 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 为了不想与父亲搞好关系,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
>> 不修复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更合适,因为如果自己的人生不顺利就可以归咎于父亲。这其中有对我来说的“善”,也许还有对封建的父亲的“报复”。
>> 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呢?
>> 共同体感觉”。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 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 闷在自己房间里就好比停留在杯子里躲在一个小小的避难所里一样。即使能够临时避雨,但暴风雨却不会停止。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 在想要表扬他人的时候,心中多少也会有些“操纵”意识。企图通过说一些恭维的话来讨好上司,这也完全是一种操纵吧。反过来说,我自己也因为被某人表扬而被操纵着。呵呵呵,人就是这么回事吧!
有鼓励才有勇气
>>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 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 只要今天母亲还活着就谢天谢地。
>> 仅仅是平安无事地存在着就非常难能可贵。
>>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 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 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 毫无缺点的人根本没有
>> 反过来说也就是,根本没有满分的人。
>>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 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 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那么人生就会简单得令你吃惊。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 对他人寄予信赖也就是把他人看成伙伴。
>> 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
>>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 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
>>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 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
>> “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等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只考虑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 任何人都有自己不再是生产者的时候。
>> 是按照“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还是按照“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这正是一个有关“获得幸福的勇气”的问题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 对人而言的幸福是什么?这是哲学一直探讨的主题之一。
>> 心理学只不过是哲学的一个领域
>>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 “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 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 “幸福即贡献感”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 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例如学习或运动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青年:为什么?哲人: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 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甘于平凡的勇气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为什么非要“特别”呢?
>> 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
>> 普通并不等于无能,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舞动人生
>>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
>> 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 ,跳舞本身就是目的,
>> 并不存在目的地。
>> 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
>> 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 错不在我而在于过去和环境。这里搬出来的过去无非是一种免罪符,是人生的谎言。
>> 逍遥主义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 虽然想上大学但却不想学习,这就是没有认真过好“此时此刻”的态度。
>> 考试也许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也不知道该学到什么程度,所以也许会感到麻烦。
>> 每天进步一点点也可以,解开一个算式或者记住一个单词都可以。也就是要不停地跳舞。
>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存在,而不是为遥远的将来的考试而存在。
>> 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存在,而不是为遥远的将来的考试而存在。
>>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
>> 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 为了遥远将来的考试而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却是真实的存在。
>> 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
>> 即使生命终结于“此时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
>> 假如我认真过好了“此时此刻”,那每一个刹那就都是一种完结?
>>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 纠结过去、关注未来
>> 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 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 不惧招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
>>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
后记
>> 《阿德勒心理学入门》。
>> “人只有在社会背景下才能成为个人”
>> 为时代所不能及
>> 探求“幸福是什么”的幸福论是西洋哲学的中心主题
>> 哲学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知识”而在于“热爱知识”,想要了解不了解的事物以及获得知识的过程非常重要。最终能否到达“知”,这不是问题关键。
>> 这样的人的确很受周围人的欢迎,或许讨厌他(她)们的人也很少;但另一方面,他(她)们也无法过自己的人生。
>> 反常识观点的集大成者,
点评
认为好看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162个想法
引言
>> 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
>>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 阿德勒心理学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 新兴宗教
>> 怪异的自我启发课
>> 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 为了达到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愤怒的感情。
弗洛伊德说错了
>> 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
>> 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 在希腊语中,“善”这一词语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有“有好处”这一层含义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 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 人生本来并不复杂,是“我”把人生弄得复杂化了,故而很难获得幸福
>> 应该立足于目的论而不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不可以从过去中找原因;要否定精神创伤;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
>> 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
>> 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
>> 你的不幸全都因为你自己不好
>>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为什么讨厌自己?
>>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 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 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 我的身高是155厘米
>> 我曾经——直到你这个年纪之前——一直苦恼于自己的身高。我心中一直在想:如果我拥有正常的身高,如果再长高20厘米,不,哪怕是再长高10厘米,一切就会不同,就会拥有更愉快的人生
>>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 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 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
>>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 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从名称上来看似乎是正相反的,
>> 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
>> “弱势具有特权”
>> 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
>> 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 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
>> 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 无论我做什么都被当作孩子来对待,一遇到事情就被否定,总是被压制、被忽视。简直就是生活在自卑感中
>> 自己就像是从未真正沐浴过阳光的丝瓜,自然就会因为自卑感而扭曲
>>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 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 如果当面受到了人格攻击的话该怎么办呢?要一味地忍耐吗?哲人:不,“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
>> 不上挑衅之当
>> 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
>>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
>> 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 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 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 “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 “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
>> 我在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的希望和父母的希望重合在了一起。虽然工作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的。
>> “认可欲求”
>> 我们在活着时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 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
>> 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
>> 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 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 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 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 如何克服这种“不认可”的感情,那并不是你的课题,而是你父母的课题。你根本不需要在意。
>>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 上司讨厌你。而且,毫无理由地讨厌你。如果是这样,你就没有必要主动去迎合他。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 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 “回报思想”
>> 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
>> “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 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当然,这种谎言不久后就会被拆穿,然后就会失去信用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痛苦。自然,继续撒谎的压力也超出想象。
>> 享乐主义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 虽说如此,但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既会有讨厌我的人也会有讨厌你的人,这也是事实。
>> 按照这种“倾向性”,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青年:什、什么?!哲人: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 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 为了不想与父亲搞好关系,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
>> 不修复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更合适,因为如果自己的人生不顺利就可以归咎于父亲。这其中有对我来说的“善”,也许还有对封建的父亲的“报复”。
>> 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呢?
>> 共同体感觉”。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 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 闷在自己房间里就好比停留在杯子里躲在一个小小的避难所里一样。即使能够临时避雨,但暴风雨却不会停止。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 在想要表扬他人的时候,心中多少也会有些“操纵”意识。企图通过说一些恭维的话来讨好上司,这也完全是一种操纵吧。反过来说,我自己也因为被某人表扬而被操纵着。呵呵呵,人就是这么回事吧!
有鼓励才有勇气
>>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 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 只要今天母亲还活着就谢天谢地。
>> 仅仅是平安无事地存在着就非常难能可贵。
>>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 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 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 毫无缺点的人根本没有
>> 反过来说也就是,根本没有满分的人。
>>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 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 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那么人生就会简单得令你吃惊。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 对他人寄予信赖也就是把他人看成伙伴。
>> 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
>>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 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
>>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