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作第一天就深刻的知道,讲台是老师的生命线,只有站稳了讲台才能谈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上课首先是要吃透文本,教师对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就代表着能给学生教什么内容,教多少内容。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不断地阅读书籍,尤其是孙绍振的《细读名作》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方法,细读文本的字词句,不放过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这样不仅帮助我更深的理解文章,也教会我如何读懂文章。从而在上课的时候找到能切合主旨的“抓手”把文章解读清晰,让学生有所收获。
今年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也是转变的一年,暑期的新教材培训让我重新定位老师的位置,不再是一个讲授者,更是一个组织者,以任务为依托设置情景活动,让学生在其中充分地活动并展现自己。在近三个月的高一授课中,我也在不断摸索,体会,修正,力图按照大单元要求去设计每一课,最切实的感觉就是,学生活动多了,练笔多了,能力的针对性培养目标明确了。此外,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更加高了,不仅纵向理解文章,还能横向把我篇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同事执教的《我与地坛》这一课时有充分的感受。
学习活动(一):
喜马拉雅的《读书会》栏目要向听众推介一本书——《我与地坛》,特邀一中学子来参与,我们来试一下吧!
学习活动二:收集中国文人的写景作品汇编成册,根据你所学的课文和课外的阅读推荐篇目。并为它撰写序言
三、课外延申
学习活动三:预习作业展示分享(图片、视频)。
以"推介"为任务,不仅完成了形式上的任务,也层层递进,进入到了文本的全部层面;单元教学与单篇课文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学生前期的准备,课上的参与,互动。这堂课最大化地展示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想必以往的教学,我们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上,让学生体会史铁生是如何通过地坛的景和人来感悟生命的意义的,甚至会延伸到哲学层面上进行探讨。这样的解读取决于老师的理解程度,我们可以想象的到,这样的课堂一定是老师讲授的多,学生需要跟着老师的理解和思维不断自我消化。课堂主要是教师在引领,学生在跟随。对程度好的学生当然是如沐春风,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不断提高认识的高度和广度。可倘若是基础相对弱的学生就如同听天书,不知所云。整个课堂只能有一部分同学动起来,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题。
统编教材的任务设置,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迫使老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不能以深挖文本为主要教学目的,要懂得通过任务充分调动学生,无论学生的程度如何,都能参与进去,这样就决定了整个课堂老师要跟着学生的理解和回答走,预设的可能增多了,教师要善于去捉到学生回答的闪光点再结合文本解读进行讲解,这样无形中,老师看似重要,实则已经退居次位。当然,文章能解读到什么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里的学生,但参与的学生一定是多于之前传统教学的,正如一个老师这样比喻,曾经是:教师拥有一桶水,才能给予学生一杯水。"而现在是:教师也许只有一杯水,但可以带领学生获得一桶水,一缸水。期间的转变不言而喻,从教师角度而言,看似容易了,其背后却是老师更多的付出和引导。
换句话说,就是从之前的“教什么”转变为了“如何教”。而教法的探索更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之一。通过这几个月的实践,真切体会到了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好,更新的要求。而我们自身也要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