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 一、热血
- 《夏日大作战》
- 三、童话
- 《悬崖上的金鱼姬》
-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 七、爱情
- 《哈尔的移动城堡》
- 《侧耳倾听》
- 《机器人总动员》
- 《你的名字》
- 《穿越时空的少女》
- 八、战争
- 《风之谷》
- 《幽灵公主》
- 九、少女
-《魔卡少女樱》
续文见上篇:影视:动漫(一)
一、热血
《夏日大作战》
主人公小矶健二是个性格内向的理科男生,暑假期间被自己仰慕的前辈筱原夏希拖去了她的老家长野县上田市。那里住着从室町时代开始一直存在的战国一家,阵内家。以夏希90岁的曾祖母为首,医生,渔民,消防员,水道管理员,电器店老板,警察,自卫队的军官,小学生直到婴儿,各行各业的亲戚都有。在这个热闹的田舍度过的暑假,健二看见了阵内家的活跃与和睦。
一天夜里,健二受到了一封可疑的数学智力竞赛的邮件忍不住好奇心通宵将其解答。但是他却不知道这将是引起一场大灾难。在与世界相连的假想城市oz中出现了一个谜一样的虚拟形象,自认为完美无缺的oz管理栋的密码,被以健二为首的一群人依靠智力竞赛的形式分析取得。侵入oz的核心管理栋,夺取四亿人以上的帐户,引起了世界的大混乱。使交通管理系统,紧急通报系统麻痹,在警署,消防局,医院制造混乱,引起大瘫痪。侵入水道管理程序,使市内浸没在水中,停止各类金融流转,使整个日本陷于混乱之中。
引起轩然大波的阿荣婆婆,在张皇失措的人们面前显示出了王者风范。把长者的威望作为武器带头作战。在模拟连接中与虚拟对手对抗。但是以模拟形象在OZ中夺取账号的个人显示是伪造的个人显示,而现实中的健二也正因为这原因,被莫须有的逮捕了。
在OZ中,有一个汇总各类格斗技巧的团体,在他管理下的区域,依照一定的规则,开展各种各样的格斗大会。但是那个虚拟对手取消了他的管理权限,将整个oz世界都变成了格斗的舞台。也就是说这个虚拟对手控制了无数的帐户,并且开始向现实社会展开攻击。
你看到过即便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电脑也要算几天的2048位密码,被一个中学生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连续破解3次么?尤其是最后一次靠的还是心算,我的天啊!这就是男主健二做到的事情。那一瞬间也突然有点明白为何夏希会喜欢他,可能有点像大家都看过的漩涡鸣人爆炸查克拉幻化出九尾时候的激动感觉吧。
这是一个虚拟世界高度发达的时代,虚拟世界称为OZ,16亿人为之神魂颠倒。主角小矶建二和大多数日漫主角一样,长相平平,性格怯懦,但却是数学天才。这个技能,陷他于危险之中,也拯救大家于水火之中。
这样平凡的少年,就算在说着“要战斗,没有输!”的时候,也还是一副平淡的样子;微微有点害羞,说话客气礼貌,就连最后的热血一击喊出的也是长长的敬语;但是在最终倒计时的时候却拼了命的刷新自己破解密码的速度记录,双手颤抖着拯救了所有人。
其实这样看似平凡的草根英雄主角并不少见,健二却尤其有亲和力。大概是,每一个内向害羞的死宅心中,都有一个拯救世界的梦想吧(笑)。
建二受阵内夏希学姐所托,冒充学姐的男朋友来到的学姐老家过暑假。一天夜里,他无意中解开了OZ的防御密码,使得黑客入侵OZ,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顿时都乱成一锅粥。
越真实的刻画就越能让人有代入感。夏希学姐有一个大家庭,我们隔着屏幕也能闻到青草味的山间美景和每个角落都充满生活气息的和式大宅。宅子里住着近30位我们日常生活中就能遇到的七姑八大姨,小小的乡村恬静而热闹,有争执也有温暖。就是这么一群平时也许争执不休的人,在关键时刻,站起来愿意与黑客A.I.战斗,保护自己的家人,也保护自己家人所在的世界。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由不同年龄的人与不同性格的人一起守护的。谁说年轻人玩物丧志,又谁说老人就该不问世事? 学姐的太奶奶是我全片最喜欢的人物,她已年迈,但是作为大家族的长者,她燃尽自己的能量去竭尽全力帮助大家渡过难关,她是这个家族的精神纽带,也是情感衔接者。奶奶是武士之后,阵内的大宅中仍然供奉着武士道,甚至老奶奶在和养子动气的时候能够像模像样的舞动着大刀,凛然的气势让所有人震惊。年华不再的武家之妻,身上却依然留存着武家的风骨。从一些照片,信件,通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荣奶奶年轻的时候绝对是个狠角色,曾经也是风华绝代的一位女子。
年轻时候,总觉得有些错误是可以弥补的,错了,下次不犯错就好了。《夏日大作战》则讲述:不要去用那种“你长大就明白了”的说教去回避问题。因为有些感情一旦缺失,长大后即使可以理解也无法弥补。比如电脑世界大魔王AI的开发者——侘助叔叔。
他的人物设定看似很厉害:东大的学生、到美国留学、开发了破坏整个网络世界AI的天才、长的还很帅……其实只是一个拼命努力想得到奶奶认可,没长大的孩子啊。嘴里说着气死人的话,却把密码偷偷设成奶奶的生日。
其实,再厉害或者再失落的我们,都是那个需要让父母操心回家要吃些什么的孩子。所以奶奶的遗书,是电影对所有“淘气又固执的孩子”的赦免。
在《夏日大作战》中,细田守把自己的演出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动画不再是像《穿越时空的少女》那样大部分都是相对粗糙的简单场面,而是通过描述虚拟空间OZ创造了一个绚丽的2D渲染的3D动画世界。这种将3D的手段和2D融合的演出方法让人们的想象的空间更加扩大。
影片中的虚拟OZ世界里的‘善恶’二元对立,其实涵盖了人机对抗的意义。因为代表‘正义’的一方,是整个具有社会基础的‘人类家族’;而‘邪恶’的Love Machine (简称LM),只是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病毒。这种恐慌,不仅源于虚拟网络这种较新的概念,更是对“电脑战胜人脑”这种久远的科幻主题的重绘。
但是,其实《夏日大作战》的科技元素还是为了服务它温情的故事,从太奶奶开始打电话,到家族的所有人一起努力去战斗,再到曾经叛逆家族的孩子最终还是回归了家庭,通过这些情节展现的家族之爱才是这个动画真正的主题。
除此之外画面的细节表现也值得称道,草丛间的蚱蜢,伴随日出而绽放的牵牛花,充满了日本夏日乡村的风情,以如此古典而优雅的方式表现着时间的流逝。故事的结局当然是这个乡下的传统大家族和世界各地的网络高手一起,拯救了虚拟与现实两个世界,给传统与现代、虚拟与现实、老人与年轻人等等复杂问题一个大和解。
三、童话
《悬崖上的金鱼姬》
金鱼姬是一条活泼好动的小鱼,一次偶然的机会,它在涨潮时被冲进了玻璃瓶中无法脱身。此时,刚好来海边度假的男孩宗介路过,帮它解困,从此人鱼相识。宗介把金鱼抱回家里喂养,一起玩耍,感情甚笃。由于海员父亲终日出航,宗介只得跟母亲相依为命,这让他的性格孤僻自闭,甚至对长辈也不理不睬。但是,遇到金鱼姬后,宗介逐渐改变了对生活的冷漠态度,这也让他慢慢修复了性格中的缺陷。一次意外的海啸中,宗介撞伤了身体,金鱼姬沾染到了人类的血,飘回了大海之中。原来海洋中还有另外一个世界,那里有个操控水文环境的古怪男子藤本,因为发现了人类污染环境的丑陋,所以自造了另一个水中世界。他发现金鱼姬沾染了人气,正准备用魔法将它打回原形,却事与愿违……
《悬崖上的金鱼姬》这部动漫,故事简单,画风简单,初看觉得这部作品太过于简单,甚至有点辜负经典这一称谓。毕竟,两个发育不完全,啥都不懂的五岁小孩,怎么可能产生爱情?
第一次刷《悬崖上的金鱼姬》时,我也抱着上面的疑惑,想不通宫崎骏老先生到底想表达什么,直到电影结束也没弄明白。伴着疑惑,电影结束后我立马开始刷第二遍。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内容铺垫,看第二遍时少了些新奇,我着重看人物对话与场景,企图理清故事逻辑和真实的结局。刷第二遍的感受与第一遍的感受完全不同,第一次看时,全身轻松,第二次看后,内心沉重,差点哭了出来。尤其是电影放到那幕,波妞的妈妈问宗介:“你知道波妞本来是鱼吗?”
“嗯”“就算波妞是半人鱼,你都能接受吗?”“嗯,不管波妞是鱼、半人鱼还是人类,我全都喜欢。”波妞的妈妈听到宗介这么说,放心了,把波妞捧在手上,问波妞:“他愿意当一个完全接受你的人,当人类就要舍弃魔法,你愿意吗?”波妞点头:“嗯、嗯”这一幕让我想起了成人世界里的结婚典礼,妈妈或爸爸在确定对面的人值得女儿托付终身后,将女儿的手放到女婿的手上,自己独自离开。波妞回到宗介身边后,她的妈妈消失了,电影镜头扫了一下波妞的爸爸,他站在他们身后,神情有些落幕,脸上又浮现出几丝宽慰之感。其实影片不仅在表达爱情,也在表达亲情。
波妞的爸爸本是人类,后来爱上了波妞的妈妈,放弃了当人。可能因为当初与波妞妈妈相爱时遭到人类的反对,又可能是放弃当人后在海底生活久了,看到人类污染水源,捕杀海洋生物,所以影片开始,他就以一个痛恨人类,不许女儿与人类接触的严父甚至恶人形象出现。当波妞遇到宗介后,他耍尽手段千般阻拦,看似凶狠,实则是担心自己的悲剧在女儿身上重演。他太了解人类,知道人类太容易变心了,就像当初的自己一样。他已经让妻子变成了泡沫,不能再让女儿也变成泡沫了。可就是这样一个严厉、痛恨人类的父亲,在波妞跟着宗介回到家时,他却跟了一路,还和宗介握了手。如果说这一幕有寓意,那一定是在表达,女儿的幸福让父亲藤本与人类达成了和解吧!藤本和世上千万父亲一样,爱着自己的女儿,在女儿找到意中人之前,想办法保护她,女儿找到意中人后,又考验她的意中人,直到他确定女儿真的找到了幸福,才放心地将女儿交出去。
五岁的波妞和五岁的宗介之间有爱情吗?其实……他俩不一定有爱情,但一定有爱。影片的后部分,波妞和宗介醒来发现屋子旁全是海,这其实是波妞妈妈和波妞爸爸商量后施的魔法。他们要考验宗介是否能不变心,如果他能做到不变心,波妞就可以失去魔法变成人类。但若他变心,波妞就会变成泡沫。还好,宗介经受住了考验,在波妞一点一点失去魔法,在一起走隧道,面对困难时,他没有放弃波妞,当波妞变回原形时,他也没有放弃,他拼命地冲出隧道,把波妞放进水里,要救她。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如果有哪一部电影,会让我想生活在其中,那么就一定就是《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在一个乡下幽静的院子里,鲜花盛开,风吹过爬山虎的叶子,哗啦哗啦响。 在精致又暗藏凶险的小小人世界里,遇见友情,遇见信任和尊重,遇见守护与告别。
阿莉埃蒂是一个10cm的小小人姑娘,就像小时候看着蚂蚁时候想象的小人国,那个生活和生存其实和你我一样,只是生活在微缩世界里的故事。
穿过整个院子,遇到像参天大树一样的紫苏,经历生命里巨大的冒险(猫咪),然后采一片紫苏和月桂的叶子给妈妈当生日礼物
偷偷外出的阿莉埃蒂,遇到了第一次来到这里休养的少年翔,环视这个开满蓝色鸭拓草和小野菊的宁静院落,在一丛紫叶子的紫苏面前,初次相遇。
敏捷的阿莉埃蒂在紫苏小树上爬下来的时候,旁边一闪而过的是菊科的一年蒿,一味常用的中草药。旁边深色的是紫苏,这种深色有香味的植物,叶子、梗和花朵种子食药皆可,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种植、医用和食用的习惯。
绿色的草丛中,大叶如猪耳朵,有小种穗的是车前草,种子可入药。后面隐约露出头的是白色的车轴草,也就是园艺常用的三叶草。穿过草丛匆匆回家的阿莉埃蒂,扛着月桂和紫苏的叶子。
这个绿意盎然的小院,人类在此生活的惬意,却对借物一族非常的凶险,即便如此,阿莉埃蒂还是让自己小小的家充满鲜花和美好。这间屋子,就是我想要在这部电影里生活的理由。青麦的麦穗和狗尾巴草,薰衣草的小碎花、紫苏的小花,紫红色的浆果,还有各种香草的叶子装满整个房间。
门后是大朵的蓝色木槿,穗状的紫花,就连墙上的便签卡片,也是花朵的样子,在这个迷你的房子里,墙纸、容器、家具的花纹还有到处都有的鲜花,这就是生活在梦一样的花园里。
在客厅里,壁纸和墙面上是郁金香和各种花纹,用钢笔尖做的花瓶里,插着一支薄荷花球,妈妈的香草桶里,有一支青麦和虾夷葱的花球,背后的门框上像是葱莲,所有你在现实世界看到的如米粒般大小的,从未在意过的花朵细节,都可以在这一个场景中齐齐见到。
如果你像我一样,把每一个有花朵的画面暂停细看,就会发现在第二天,上图的钢笔尖花瓶中,换了一朵打碗花,而下图阿莉埃蒂就要进行人生中第一次远距离冒险,背上行囊出门前,床头花瓶中的小花,也换成了勿忘草。
穿好战袍、带好武器,走廊海螺的花瓶里,有一朵紫色含苞的小菊花在为阿莉埃蒂加油,临行前妈妈的房间里,桌子上像是两支薄荷的花,床头倒吊着的马兰花和小菊花,还有蓝紫色的的小果子。
在翔的房间,花瓶中就不是充满野趣的庭院野花了,而是家居鲜花中常见的花材,绘画细节也是略略带过的样子,花儿在他们二人生活的比重一目了然。
少年打乱了阿莉埃蒂一家的生活,而躺在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上的少年,心里怀着这个小小的,温柔的秘密,以为自己能够守护这神奇而又甜蜜的相识。
因为人类的干预,阿莉埃蒂一家只能告别这个舒适又温暖的家,告别美好的三叶草花、毛茛还有花园一样的卧室。
阿莉埃蒂的父亲外出受伤,罕见的遇见了自己的同族斯皮乐,小野人男孩和花仙子女孩。在父母的卧室里,我看到了蜻蜓翅膀做的笔,桌上的花瓶也更换了新的唇柱苣苔。
少年激动于终于能亲眼看到阿莉埃蒂,却没想到只见一眼便需要道别。站在花丛中的阿莉埃蒂,像花儿的精灵一样,让人觉得看一眼都要屏住呼吸。
打动我的是少年的起身,缓慢的,充满尊重的好奇,生怕眼光都会伤害到她的温柔,轻轻的转过脸来,真真实实的第一眼,看到她。
花丛中阿莉埃蒂也慢慢抬起眼,第二次直直的看到了少年的眼睛。风轻轻的吹动了花朵和女孩的发梢,如果是你,此刻,你会说什么?
至此,影片最盛大的场景已经交代完毕,用鲜活的花朵作为映衬,小小少女阿莉埃蒂和少年翔,完成了初次的正式见面。接下来他们共同面对危机,救出了妈妈。翔也将仓促的馈赠回归原位,让小小人的秘密也重新回归。
在长得像龙猫的猫咪尼亚的带领下,翔得以和阿莉埃蒂做最后的告别,突如其来的相遇和突然的离别,也许谁都没有准备好,但都要互相说再见了。
那心知是永远的告别,而告别后的日出,像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祝福,照亮了所有因离别而伤感的人。在芦苇荡里飘向远方的小小人一家,将迎来新的冒险和新的故事,身穿红色连衣裙,手握着红色覆盆子浆果的阿莉埃蒂还是那么生动,把关于生命的活力留给了翔。
七、爱情
《哈尔的移动城堡》
18岁的苏菲和继母以及妹妹居住在欧洲的一个小镇中,自从父亲死后,继母凡妮就把女儿们安排到原本由父亲经营的制帽小店营生,但是苏菲的妹妹却对这并不感兴趣,于是她很快离开了制帽店;而苏菲则坚持留了下来,因为这是父亲的最爱。
一次,苏菲在看望妹妹的路上,被两个士兵截住。这个时候一个神秘男子—— 哈尔出现了,他用魔法帮助苏菲解决了问题,并送她去妹妹处。途中哈尔和苏菲受到了荒野女巫的追捕。当晚, 荒野女巫出现在了苏菲经营的制帽小店中,并对苏菲下了诅咒,把她变成了一个90岁的老太太,而苏菲还不能对任何人透露咒语内容。于是苏菲只能离家出走。
途中她偶然遇见了神秘的稻草人芜菁,为了躲避大风,被引进了神秘的哈尔移动城堡。在那里,苏菲结识了驱使城堡移动的魔力来源——火焰恶魔卡西法,小男孩马鲁克,稻草人卡普以及男主人公哈尔。
苏菲以清洁妇的名义住了下来,度过了一段平静美妙的日子。城堡的主人魔法师哈尔拥有神奇的力量,但他并没有像这个国家所有的魔法师一样接受国王的号令参加战争,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捍卫和平。哈尔常常在黄昏后才精疲力尽地回到自己的城堡,并也因此越来越深陷,将变成恶魔状态。
直到有一天,哈尔对苏菲说出了自己厌恶战争的心声,苏菲决定帮助哈尔。在去王宫的路上,苏菲遇到了荒野女巫。原来这是个陷阱,宫廷女巫莎莉曼虽然是哈尔与荒野女巫的老师,但为了防止他们的心性被恶魔控制,收回了荒野女巫的的魔法,让她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老婆婆,而哈尔也因为放心不下苏菲来到了王宫,当莎莉曼使出魔法要杀死卡西法收回哈尔的魔法时,苏菲冲了上来救了哈尔。
战争终于全面爆发,哈尔为了保护苏菲和大家,一人独自面对敌人。内心爱着哈尔的苏菲不忍让哈尔一人受难,决心与哈尔一同面对。于是,她驱使着移动城堡追寻哈尔的足迹。而此时的哈尔,已经渐渐失去了意识,变成了一只只会战斗保护苏菲的怪鸟。
经过了这一连串事故后,偶然间苏菲通过戒指的指引发现了随意门并回到了哈尔的过去,并且了解到哈尔在童年时在流星结束生命的地方遇到了流星卡西法,而后者不愿就这样死去便与哈尔签定了契约,让火之恶魔卡西法的魔力为他所用,但是哈尔自己的心脏也将成为这个契约的交换品,将卡西法与哈尔的生命联系在一起。
故事的最后,苏菲拯救了奄奄一息的哈尔,破除了哈尔与卡西法之间的约定并且帮助哈尔找回了自己心脏,同时自己身上的诅咒也被解除,而稻草人卡普在苏菲的亲吻下也摆脱了复杂的诅咒——原来他就是邻国王子,并且答应回国后就停止战争。虽然摆脱了契约的束缚,卡西法仍然留恋和他们在一起的生活,于是在它的驱使下,会飞的移动城堡搭载着苏菲与哈尔一行,过上了和平而幸福的生活 。
《霍尔的移动城堡》是迄今为止宫崎骏最深刻的作品。这部动画片情节跳跃,隐喻铺天盖地,和宫崎骏以往绵密、通俗的叙事风格截然不同。一部分观众表示剧情难以理解——这就是我写作此文的目的。我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我要把我的心得写下来,与所有热爱宫崎骏、以及胸中仍有不息的理想主义火焰的读者分享。
我们知道,在西方文艺作品中,城堡通常喻指自闭的心灵。比如剪刀手爱德华或吸血鬼德古拉公爵,他们常年孤零零呆在城堡里,期待着得到解救。在那些影片中,城堡是主人公自闭心灵的象征。那么,移动城堡指什么?我的理解是,移动城堡就是指霍尔流浪的心。移动城堡是火魔卡西法移动的,卡西法的法力来自霍尔的心脏,所以说,移动城堡实际是霍尔的心灵幻相。
影片开头,一座城堡在平原上缓缓而行,四只脚爪撑起的金属城堡外型颇似一颗色彩斑斓的巨大心脏,烟囱和屋顶如同心血管一样密布。城堡在苏菲面前停下,发出高分贝的摩擦声响,城堡剧烈地颤动着,那是霍尔的心脏在颤抖——他终于等来了心上人。
移动城堡是火魔卡西法制造出来的一个魔幻分身,内部的房间其实是霍尔在波特海文港口的家。苏菲刚进城堡,看见门楣上一块四方形的门钮,门钮四侧有四种颜色,蓝色朝上,门外是波特海文港口;红色朝上,门外是王宫所在地;绿色朝上,门外是移动城堡的路途,黑色朝上,门外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后来霍尔把家搬到齐平镇,把一个出口改为齐平镇的新家,另一个出口改为他的秘密花园。就是说,在霍尔的屋子里,只要转动门钮,门外可以是任何四个空间。这就好比一个枯坐在家里的人,幻想自己随时进入各种虚虚实实的空间,经历各种事件:出身于老家,混迹于名利场,在黑暗中反抗恶势力,与爱人共筑新巢,在纯净美好的心灵花园驻足,幻想拥有一个强大的堡垒与世俗抗衡……这种后现代的拼贴方式类似于《大话西游》。
本片的两个主角,其人性因素相当饱满,远超过以往动画片任何角色。苏菲是个文静善良的小姑娘,她对霍尔一见倾心,但是她自认为不漂亮,不敢奢望魅力十足的霍尔爱自己。她被荒野女巫施咒变成了老太婆,之后她来到霍尔的移动城堡,为霍尔打扫房间。她认为只要自己是个老太婆,为霍尔做任何事都不会难为情,所以她宁可做个老太婆。这就是她的心结,她的老态其实是内心消沉自卑的反映。男主角霍尔是个法力强大的魔法师,他品性善良,外表俊美,热爱打扮,又有点胆小,但是当爱人在场,他会勇猛无比。霍尔不愿为好战的王宫服务,四处躲避国王的征召,经常暗中破坏战争,所以说,他是一个孤独的反战人士。
宫崎骏特意发展出一个反战主题,把霍尔的老师沙里曼夫人改写成好战专制的大反派,使得影片几乎成为一部反战电影。考虑到宫崎骏本人一贯反战,看起来霍尔就是宫崎骏的代言人。
霍尔是什么人呢?他是宫崎骏作品中最唯美的角色,他是一个为世所不容的理想主义者。
霍尔第一次出场,是在一条僻静的街道上,苏菲在街道上碰到两个调戏她的士兵,霍尔忽然出现,手指一点,就替她解了围。荒野女巫的手下追赶他们,霍尔拉着苏菲腾空而起,两个人踩着舞曲的节拍凌空缓步前行,把世间繁华景象踩在脚底。苏菲像做梦一样随霍尔降落阳台,霍尔手一挥,飞坠而下,消失不见了。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出场式。霍尔金发碧眼,眉目柔美,眼神迷离,文质彬彬,他英雄救美,温柔善意,来去如风,神秘浪漫,满足了少女对于白马王子的一切幻想。
霍尔第二次出场,是在苏菲变成老太婆以后。当时苏菲正在炉火上做饭,霍尔进门,看见家里来了生人,问:“请问,你是谁?”苏菲笑说:“我是苏菲婆婆,就是城堡新请来的清洁妇。”霍尔也没有多问,抢下苏菲手里的菜铲,“请你拿两片培根和六个鸡蛋过来。”苏菲把鸡蛋和培根递给霍尔,霍尔沉静地做饭,把鸡蛋一一打到平底锅里,再把蛋壳扔进火炉。油锅滋滋作响,火焰欢快地腾起,霍尔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随后,他们俩和小徒弟马鲁克一起坐下吃饭,就像一家人。令我惊奇的是,霍尔的第二次出场竟然是在做家务,他就像大多数单身男人一样会做饭! 身为大魔法师,霍尔出得厅堂进得厨房,无疑是个好男人。
霍尔还有一个优点,他说话很有礼貌。他说话经常用“请”“麻烦你”等礼貌用语,举止温文有礼 。在王宫,面对强敌沙里曼夫人,霍尔明知接下来将有一场恶仗,他仍然弯腰向沙里曼夫人行礼,说:“老师的精神不错,令人高兴。我依约前来了。”风度从容不迫。
只有一次例外。一天,苏菲不小心动了浴室架子,搅乱了魔法,霍尔的头发再也变不回漂亮的金色。他围着一条浴巾,跌跌撞撞冲下楼,向苏菲发脾气:“苏菲!你是不是动了浴室的架子了!看,头发变成这种古怪的颜色了!”他绝望地大哭,颓然倒在椅子上,“没救了,真是奇耻大辱……假如不美,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他死一般倒在灶台上,身上汩汩冒出绿黏液,屋子里阴气森森,黑暗精灵纷纷舞动,房梁扭曲颤动,绿黏液流了一地。苏菲不得不把霍尔抱上楼。这场戏略带喜剧性,揭示了霍尔孩子气的一面。
霍尔日常懒惰消沉,不讲卫生。苏菲刚进入城堡的时候,看见城堡里脏乱不堪,房梁上积满灰尘,到处蜘蛛爬虫。我们知道,城堡是霍尔的心灵幻相,城堡里脏乱不堪,说明霍尔的意志非常消沉。但是,霍尔虽然意志消沉,仍然坚持每天去战场拼杀,他是一个坚定的反战人士,一心要阻止战火破坏城镇。
影片开头,在苏菲的帽子店里,姑娘们纷纷议论霍尔:“听说南町的那个叫玛莎的女孩,心脏被霍尔拿走了,好可怕!”传说中霍尔是个恶魔,人人谈虎色变,这就好像金庸笔下的一些侠客,比如萧峰、黄药师,虽然都是顶天立地的人物,却被“名门正派”视为大魔头。在世人看来,特立独行的人都是古怪的,而特立独行又极有本事的人,几乎便是灾星无疑了。连王宫御用魔法师沙里曼夫人也认为霍尔非常危险。但作为和霍尔朝夕相处的人,苏菲深信霍尔不是坏人,可是为什么所有人都把霍尔说得那么可怕呢?
影片末尾,悬念终于揭开。城堡溃散了,苏菲跌落谷底。她绝望间,发现手上霍尔送给她的戒指在动,戒指的光芒指向城堡的门,她打开城堡的门,走过一条长长的隧道,走进一间屋子。屋子里有一张桌子,上面铺了写满字的纸,那是霍尔的字迹。她走出屋子,发现外面就是霍尔的秘密花园,天上流星道道划过,流星砸到草地上,落入水中,发出丁丁的声音。一个瘦弱的小男孩远远走来,那就是童年时代的霍尔。苏菲惊呆了。小男孩站到草地中央,天上一颗流星落下,落入他手中,撞出耀眼的火花。小男孩微笑地捧住流星念念有词,似乎是在许愿,接着,他仰头把流星吞了下去。苏菲远远望见这一切,几乎不能置信——那就是所谓的契约,所谓的交易。那其实不过是孩子的一个许愿而已!男孩皱眉弯腰,捧住胸口,然后,他把一颗燃烧的心生生捧出来。火焰熊熊燃烧着,男孩手捧着燃烧的心,静静站在草坪中央。这是全片最经典的一幕。一瞬间,苏菲明白了一切。
我们应该记得,高尔基笔下有一位英雄丹柯,为了带领族人走出黑暗的森林,丹柯取出自己燃烧的心,为族人照亮出路。丹柯是一位具备强烈救世情怀的英雄,他是高尔基笔下最有名的角色。只要提起把燃烧的心捧在手里,我相信所有知道丹柯的人马上会想到丹柯。和丹柯一样,小男孩霍尔也把心捧在手中,但他不只是为了救世,也是为了救自己。他不愿为王国效忠,不愿意战火迫害人民,他想要争取一个自由和平的环境。因此他将自己的心托付给流星,让流星成为火魔,依靠火魔的力量制造出一座强大的移动城堡。此后他整日躲在城堡里,一面逃避国王的征召,一面随时出去阻止战火蔓延。其实,霍尔的心愿只是一个普通孩子的愿望,但就是这简单的愿望,在习惯于奴性和专制性的成人世界看来竟然是十分危险的。
当霍尔将自己幼小的心挖出来,远观的苏菲明白了一切。地下忽然裂开,强大的时空要吸苏菲回去,苏菲忍不住喊:“霍尔,卡西法,我是苏菲,等着我!我一定会去找你的!在未来等我——”她知道他将面临长期孤独的处境,她要给他一个爱的约定。霍尔惊异地回过头,看见一个少女沉入地下不见了。就在他把心交给火魔的那一天,他感受到爱的召唤,于是他一直等待着苏菲,等待着他的心上人。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城堡里来了一个自称清洁妇的苏菲婆婆,他知道那就是他的爱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抢下她的菜铲,为她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
在流星满天的花园里,小男孩霍尔手捧熊熊燃烧的心火,走向远方。这一幕如此感人,又如此令人悲伤。苏菲在时间隧道里往回走,边走边哭。那只是一个孩子单纯的愿望,却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霍尔自此被世人看作眼中钉,他放逐自己,驱使城堡穿越无数大山大海,寻找他的爱人。现在,他的爱人终于来了。苏菲走出隧道,看见霍尔化身为大鸟,静静守在山谷里等她,她上前,拨开他蓬乱的羽毛,亲吻他血迹斑斑的脸庞,说:“霍尔,对不起,你在这里等我,而我却一直到现在才来。”这是最感人肺腑的表白。她才知道他一直在等她。他受了那么多苦,孤独地战斗了那么久,她却一直没能为他分担。她感到歉疚。
然后,苏菲解除了霍尔和卡西法的契约,把心脏塞回霍尔的心房。霍尔收回心脏,卡西法也活了下来。他们重新制造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堡。支配这所花园城堡的,不再是霍尔那团孤愤叛逆的心火,而是霍尔与苏菲的爱情。这个大团圆的结局虽嫌老套,倒也说得通。仔细想来,也许只有爱情才能拯救为世所不容的理想主义者,也许只有爱情才会让沉浸于英雄梦想的男人回家。
苏菲回到霍尔的童年时期,亲眼目睹霍尔捕捉流星、取出心脏,这一幕是宫崎骏添加的,原著中根本没有。影片绝大多数精彩桥段都是宫崎骏所写。这是一个精彩的剧本,一些深刻感人的对白耐人寻味。
在影片中,卡西法被称为“恶魔”,不仅沙里曼夫人如此称呼,苏菲如此称呼,连卡西法也自称:“我是一个恶魔!”这很有意思。卡西法是霍尔和苏菲的朋友,他是霍尔心头的梦想之火,但在世人看来,他是个恶魔,因为他“会吞噬人的身体和心灵”。仔细想来,倒也不无道理。理想主义本就是一把双刃的剑,一个孩子用任性的心灵固执地追逐梦想,如果他一直拒绝向现实作任何妥协,长此以往,迟早变成疯子。所谓成长,就是对现实不断妥协的过程;所谓成熟,就是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转变。世上本没有绝对的自由,如同世上没有永久的专制。一个人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中沉浸太久,终将消沉颓废,或者恣意妄为,无论肉体还是心灵都被吞噬。这方面宫崎骏见解独到,看起来他不只是一位整日呆在工作室里做白日梦的动画师,他还是一位思想家。
虽然宫崎骏坚定反战,可是他似乎并不热衷于当英雄。影片后半段有一场戏,霍尔和苏菲的新家遭受炮火攻击,霍尔决意死守家园,他对苏菲说:“苏菲,你留在这里,卡西法会保护你,外面我来守护。”苏菲急急上前拦阻,“等等!霍尔,你不能去,留在这里!”霍尔悲凉地说:“下次空袭就要来了,卡西法也阻止不了攻击。”苏菲提议,“逃走吧,不要和他们战斗!”霍尔安详而坚定地回答:“为什么?这些年我已经逃够了,好不容易身边有个非守护不可的人,那就是你。”说完,他飞身出门,义无反顾投入硝烟弥漫的战场。
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在遇到爱人之后勇气倍增,在战火纷飞的时刻勇敢地担负起守护全家的重担,这着实令人感动。但是,孤身抗战是守护爱人的正确方法吗?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可能阻挡一个庞大的军团?归根结底霍尔是个固执的理想主义者,自以为好男儿当战死沙场,不应临阵脱逃。但是苏菲不这样想。当苏菲看见霍尔在空中遭受攻击,痛苦地大声悲嚎,她大惊失色,当即要求卡西法搬家招回霍尔。苏菲的意思是,她不想要霍尔当英雄,她只想要大家平平安安,他们不如逃走,逃到安全的地方。她不要霍尔和敌人死缠烂打,她宁可霍尔是个胆小鬼。苏菲的话语深得我心。如霍尔这般脾气的人,生活中多半是文人艺术家,一个书生,岂能扭转战局?杀戮机器一旦启动,不是杀人就是被杀,小人物的自我牺牲值得几何?明智的办法就是如苏菲般选择逃跑。我非常认同苏菲的观点,虽然我更喜欢霍尔。
作为宫崎骏作品中内涵最丰富的角色,霍尔有很多造型。刚出场时,霍尔穿着色彩斑斓的长外套,戴绿宝石长耳坠,金发披肩,碧眼迷离,像童话中的梦幻王子。后来外套变为浅色,发型变成直发,仍然很漂亮。霍尔的头发变回黑色之后,形象朴素起来,连漂亮的长外套不穿了,只穿白衬衫,有点家常化。不要小看这个变化,这意味着霍尔在苏菲的感化下逐步摆脱了自恋虚弱,走向成熟。
片中很多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场景是,霍尔静静睡在床上,身穿白色衬衫,他双目紧闭,床四周挂满各色奇异的玩具,色彩金灿梦幻。此情此景,仿佛一个纯洁的白衣王子睡在孩童的璀璨梦幻中,令人想起克里慕特的油画。另一个情境是霍尔发脾气召唤黑暗精灵,他身体惨白倒在灶台上,像得了重病的孩子,忧郁的绿色黏液流了一地。周围暗影绰绰,光线变暗,屋内房梁家具扭曲不安。画面张力很大,色彩浓重阴郁。
这里要说一下本片的制作。本片在制作上有了一个飞跃,虽然人物造型还是手工绘制,一部分布景、道具及光线首次使用了电脑三维技术。由于人物依旧是手工绘制,片子整体轻灵单纯的风格得以延续,但是画面却常有油画或版画的韵味。这真是惊人的突破。影片中木材,木门,木柱,石砖,墙面,玩具等材质,细腻逼真有光泽;光线也像真实光一样自然渗透,甚至光线里的灰尘都清晰可见。
在这部野心极大的动画片里,宫崎骏放弃了最擅长的大型战争场面。熟悉宫崎骏的观众应该记得,宫崎骏非常擅长大型空战的场面操作,可是本片根本没有值得称道的空战戏。倒是霍尔化身为灰色大鸟,在硝烟弥漫的夜空中孤愤地飞翔的身姿,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夜空中炮声隆隆,一架架飞行艇被炸得粉碎,天空变成一片火海。霍尔展翅飞来,他金发怒撑,双目圆睁,巨翅平张,像巨鹰一样有力。他掠过硝烟弥漫的夜空,如同海燕划过乌云密布的大海上空,尖利且迅捷。
霍尔的飞翔造型,近景像巨鹰,远景像海燕,应该不是偶然的。鹰和海燕都是高尔基笔下有名的飞禽。“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们都记得这句名言。《海燕之歌》和《鹰之歌》是高尔基最有名的散文,一度被传颂成“无产阶级革命浪漫主义”的名篇。考虑到霍尔手捧心火的一幕非常像高尔基笔下的英雄丹柯,我有理由推测,宫崎骏在构思时受到了高尔基的启发。显然,霍尔这个角色集合了丹柯、巨鹰、海燕的特点。但是宫崎骏无意进行“浪漫主义”的煽情,他在塑造反战英雄霍尔的同时,也对理想主义进行了反省,他不仅突出霍尔的战斗精神,也强调他的独立自由精神、爱情理想和田园理想,而这些在五十年前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看来,属于“颓废的小资产阶级情调”,是应该受批判的。宫崎骏的风格与高尔基迥然不同,他要的是情境的唯美,他要把强烈的救世情怀上升为忧伤唯美的抒情诗意,这才是他的艺术理念。
有几场戏气氛奇特,有种神秘的美感。一场是霍尔从战场返回,颓然落翅,倒在椅子上,和火魔卡西法说话。房间里光线昏暗,霍尔疲惫不堪,他黯黯说:“这次的战争很惨烈,从南边的大海到北边的国境,全是一片火海。”卡西法叫:“我最讨厌火药的火了!那些家伙的字典里根本没有礼貌两个字!”实际上,卡西法就是霍尔的心火,霍尔对着火炉说话,实质是在跟自己的心灵说话。黑暗的屋子里,孤独疲惫的霍尔对着火焰诉说心事,这一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影片整体依然熠熠生辉。这部影片把心灵隐喻嵌入童话般单纯的故事框架,把爱、自由、和平的现代理念融入唯美抒情的诗意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本片具有现代性的美感,是新世纪的艺术,和以往任何电影都不同。我认为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几代先锋的电影人刻意追求形式唯美,他们的许多作品影像优美,节奏缓慢,情节晦涩,受众面极有限。其实,未必深刻的电影必须晦涩,如《霍尔的移动城堡》就非常有趣,其思想性和唯美程度也不亚于任何一部诗意电影。所以说,形式美学并不是通向艺术殿堂的唯一途径,通俗的题材和简单的情节加上合理的美工,照样可以攀达艺术的高境界。学院派迷恋形式美学,一味鼓吹纯影像论,纯粹是孤高自大、自绝于观众的表现。
第一就是塑造人物。霍尔和苏菲具备丰富的性格特征,而以往的诗意电影,比如《魂断威尼斯》、《镜子》等等,人物只是唯美的长镜头里的一个道具、一个符号。这样的电影通常只能抒情,难以承载深刻的思想。拿宫崎骏过去的作品来说,例如《天空之城》,两个主角一味单纯可爱,性格过于单薄,根本不足以包容深刻的人文内涵。所以,《天空之城》只是一部批判主义作品,远不如《霍尔的移动城堡》丰富深刻。
其次,要把现代理念注入影片,而不是鼓吹旧时代的斗争理念或牺牲精神。上个世纪,四十年的战火和五十年的冷战让全世界创痛巨深,艺术家们奋起创作,试图用宗教般虔诚的心灵为世人寻求救赎。如今,人民生活日益安定,潮流发生了变化,自由、独立、平等、和平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主流观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谁要是倒退回去宣扬旧思想,那就是炒冷饭,那就是拾人牙慧,那就是迂腐保守。
最要紧的是,我们必须明白,虽然时代在变化,一些东西不会改变。比如唐诗宋词,永远不会过时。唯美抒情是不朽的潮流。爱和美的向往永远扎根在每个人心底。宫崎骏苦心积虑塑造唯美的霍尔,精心布置情境,就是为了实践他的美学理念。他认为,动画片也可以实践艺术理想,事实也是如此。动画是绘画艺术和电影艺术的结合,动画比真人电影更能方便地达成视觉唯美。在优美的情境中,音乐忧伤低回,剧情静静地表现一个为世所不容的理想主义者的内心。当稚嫩的心灵终于显露其单纯美好的信念,那是最感人的时刻。那种动人的美丽,完全不同于反映成人内心强烈忧患的悲剧美。看了宫崎骏的动画,我们才知道,世上除了悲剧美,还有一种纯洁美。
我们不妨把宫崎骏和他的同行作比较。好莱坞绝大多数动画片只求娱乐性,画面夸张虚化,没多大意思。即使是宫崎骏的同事高畑勋,其代表作《再见,萤火虫》风格悲惨沉痛,苦大仇深,和纯洁诗意也毫不沾边。但是,在宫崎骏的电影里,诗意的、孩子般单纯的美好愿望几乎贯穿在每一部作品中,包括以中年人为主角的《红猪》。可以说,宫崎骏确立了一套自己的美学体系,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师。曾有人说宫崎骏是“日本的金庸”,“动漫界的莎士比亚”,如今看来这些称呼都不合适。宫崎骏就是宫崎骏,他是一个在艺术领域开辟一方新天地的划时代人物。我由衷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继续带给我们惊喜和感动。
《侧耳倾听》
小女孩 月岛雯,正在念中学,像每个临将毕业的学生一样,她也面临着今后的抉择。但是她并不是一个沉迷于功课的女孩,她喜欢看更多的课外书,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有一天,雯给当图书馆管理员的爸爸送盒饭,半路上遇见一只胖猫,居然像人一样搭坐电车。她好奇的一路追踪过去,于是在半山坡发现了一家古老而精致的玩具店——“地球屋”。放在店里桌上的猫玩偶 男爵闪烁着神奇的光晕,令她深深着迷。回家的路上,一个男孩送回了她遗忘的便当。而先前失踪的那只胖猫,则坐在男孩自行车的后坐上。原来男孩自己在学做小提琴,并且希望雯能唱她正在翻译的一首英文歌: 约翰·丹佛的《 COUNTRY ROAD》,自己用小提琴来为她伴奏。这时候西司朗和另外两个老乐手回来了,于是在“地球屋”他们演奏起了自己的乐器。这个温馨的小型演唱会,最后在大家快乐的掌声中结束。
经过互相的介绍,雯认识了这个学小提琴的男孩 —— 天泽圣司。圣司对雯倾诉了自己想去意大利古老的制琴学校学习的梦想。而雯被玩具店的猫男爵的爱情故事所启发,也决定写关于猫男爵的作品——相爱的两个人却因为种种误解而不能在一起的故事。雯和圣司两个人都在面临着毕业抉择的十字路口,却坚定的选择了自己所向往的道路。顶住学业和考试的重压,雯终于完成了小说,并带给玩具店的老爷爷看。老爷爷深受感动,并讲述了猫男爵真正的故事。原来猫男爵的故事恰恰和雯所写的故事吻合。雯为这一切幻境般的经历而陶醉。而圣司也终于得到家里父母的理解,终于可以去意大利学习造琴技艺。最后在那个日出时分,在明净晴朗的天空下,从意大利回来的圣司勇敢的向雯告白,而雯幸福地答应了 。
《侧耳倾听》的部分剧情确实是根据柊葵老师的亲身经历改编的。老师与月岛雫一样,喜欢到图书馆读书。猫男爵的原型则是柊葵老师喜欢但买不起的穿着礼服的灰猫玩偶,等到想买下这个玩偶时,却发现已经卖出去了。不过不久后柊葵老师的男朋友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这个灰猫玩偶,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老师。后来这位买下猫伯爵原型的男朋友真的成为了柊葵老师的丈夫,也算是和《侧耳倾听》一样美丽动人的故事了。在《侧耳倾听》后,柊葵老师还与吉卜力工作室合作了著名的《猫的报恩》。可以说,柊葵老师是与吉卜力关系最亲密的几位女性漫画家之一了。
宫崎骏监督对这部作品非常感兴趣,还找来押井守、庵野秀明、鈴木敏夫等人一起讨论剧情的发展。并向老搭档铃木敏夫提出一些心中对此作品改编的剧情内容想法。宫崎骏看过完整版的《侧耳倾听》漫画单行本之后,因为故事的发展和自己的设想不同稍微有些生气。但他依然决定选择《侧耳倾听》作为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下一部动画电影。
在《侧耳倾听》之前,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长篇动画电影基本上都是由宫崎骏或者高畑勋来担任监督的。他们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动画工作者,因此往往采用一切都委托给监督负责的监督中心主义来进行制作。虽然近藤喜文之在《萤火虫之墓》《魔女宅急便》等一系列优秀动画电影中都有过精彩的发挥,但做动画电影的监督,这还是头一回。于是宫崎骏决定采用先设立企划,再交付于监督制作的企划中心制。
通过观察《侧耳倾听》的STAFF表不难发现,在这部作品中宫崎骏一个人就负责了制作监制、剧本、分镜三项工作。也难怪很多人直接将《侧耳倾听》也归结到宫崎峻作品麾下。作为监制,宫崎骏对这部作品一开始的定位是:时长约90分钟 “又快、又省、又好”的小品动画。因此在画分镜时,宫崎骏也没有使用吉卜力工作室常用的那种大规格分镜纸,而改用制作电视动画常用的标准规格。因为画面中可出现的内容变少了,作画的难度也会相对下降,工期自然也会缩短。但画着画着宫崎骏又觉得在小分镜框里画画实在是太费劲儿了,于是到了C PART的时候又换回了吉卜力工作室常用的那种分镜纸。观众看到的分镜集中,A、B两个PART都是近藤喜文监督誊抄过的版本。
宫崎骏对质量的要求使动画版的《侧耳倾听》无法再按照最初”小品”的定位继续制作下去。制作开始不久,宫崎骏在参观井上直久的画展的时候认为他的作品风格非常适合放入《侧耳倾听》中月岛雫为猫男爵写的故事场景里。于是宫崎骏便向本作的美术监督黑田聪提出按照井上直久的风格进行制作的要求。但考虑到制作进程,黑田聪拒绝了宫崎骏。后来铃木敏夫直接向井上直久本人提出加入《侧耳倾听》制作团队的申请。但对这件事情,监督近藤喜文却是毫不知情的。
就这样一来二去,《侧耳倾听》的制作规模愈发庞大,内容也更加精致。发行商从Herald Ace变成了东宝。同时也成为了日本第一部导入杜比数字立体音效技术的动画电影作品。1995年,《侧耳倾听》登录日本院线。并在校园恋情题材电影相对来讲并不卖座的暑假档期创下18.5亿的票房佳绩。成为了1995年的邦画票房冠军。
事实上,《侧耳倾听》留给近藤喜文发挥的空间并不多。一般的动画电影分镜头都会由导演亲自绘制。宫崎骏高畑勋的作品自不必说,像是吉卜力工作室后来制作的《猫的报恩》《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也都是导演本人来画分镜的。因此近藤喜文和宫崎骏的合作其实算不上很愉快。长久以来,近藤喜文都颇受宫崎骏和高畑勋的照顾,两位监督也都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宫崎骏称他是自己所见过的原画师中最优秀那类的一份子。甚至还发生过《萤火虫之墓》《龙猫》团队同时争抢近藤喜文的事儿。但即使是这样的关系,近藤喜文在制作这部人生中唯一的动画长片时还是受到了诸多的限制,没有完全将他的才华发挥出来。
在近藤喜文监督为了最初也是最后的执导作品《侧耳倾听》的活动来到仙台那一天晚上,铃木敏夫一和他说起高畑先生,近藤监督就泪流不止:‘高畑先生想要我的命。一想到高畑先生,我现在都全身发抖。’由此可见为了把控作品质量,团队领导者会是何等严苛。近藤喜文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而他本人又是个极度热爱动画事业的工作狂,甚至在进了ICU之后还用针灸缓解疼痛坚持工作。《侧耳倾听》一方面让近藤喜文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内容,一方面也是对他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侧耳倾听》上映三年后,近藤喜文监督病逝。享年47岁。成为了吉卜力工作室与所有热爱动画的观众的损失与遗憾。
《侧耳倾听》的画面,人物动作非常流畅,描写人物心理的场景生动活泼,几个镜头就已经描绘出人物细腻的内心。镜头动作非常丰富,典型用镜头讲故事。
它能够感动万千人,除开电影本身视听语言的优秀,故事情节的种种设定也功不可没。对于不是很懂专业电影的大部分观众来说,故事发展是否精彩,音乐是不是好听,主角感情戏的情节设置有没有吸引力,两人的梦想是否能实现,男主女主最终是否在一起…这些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伴随着野见佑二演唱的日文填词版的乡村名曲《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的歌声,电影欢乐地展开了故事。影片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故事轻松、愉悦的基调,它不同于宫崎骏的博大深厚,不同于高建勋的深沉内敛,近藤喜文带给了我们一个轻快、明朗的初恋故事。《Country roads》的音乐恰到好处地描绘出那种小城镇中少年少女青春懵懂情窦初开的感觉,主歌委婉,副歌流畅,悠扬缓慢的节奏,但却铿锵有力的歌词。
《侧耳倾听》不执着于高建勋那种完全的现实主义风格,也不妒媚宫崎骏的气势磅礴的幻想主义,它的幻想色彩点缀得恰到好处,只在月岛雯的幻想小说中惊鸿一瞥,非常的聪明,以初恋故事为主体的叙事节奏控制的非常好。
这是导演近藤喜文的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也是唯一一部。事实上,宫崎骏和高畑勋一直都是把他当做吉卜力的继承人来看的,比两位大师小十岁的年纪,丰富的从业经验,良好的工作态度,包括在动画监督上的天赋…这些都有力阐述了近藤喜文的实力。
甚至在1988年制作《龙猫》和《萤火虫之墓》的时候,由于两边同时进行,还发生了两位监督(宫崎骏和高畑勋)争夺近藤的事情。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近藤喜文对于吉卜力工作室的重要,而高畑勋和宫崎骏愿意将工作更多倾斜到近藤这里,也是对于“接班人”最好的暗示了吧。
年仅47岁的近藤喜文因病逝世,工作压力和强力大也是他患病的直接因素。在近藤喜文的葬礼上,高畑勋和宫崎骏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近藤的敬佩以及歉意,宫崎骏也一直认为是自己给近藤的压力太大,导致了近藤的病情恶化。同时,近藤喜文的逝世也被认为是1998年宫崎骏宣布退休的原因之一。
监督个人风格会对影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宫崎骏喜欢反对战争的题材,比如《起风了》和《幽灵公主》;而高畑勋则倾向于小故事讲人生大道理,比如《辉夜姬物语》;近藤喜文的风格大概也是以小见大,不过他选取的点更小,也更细,在很小很细的点中渗透自己的想法,描写两个人的细腻关系。
近藤喜文的《侧耳倾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吉卜力在少女类型动画电影方面的欠缺,而又由于主角人设跟传承了吉卜力历来的主角精神内核——那种努力奋发向上的少年少女,始终是吉卜力如一的挚爱。
《机器人总动员》
公元2700年,地球早就被人类祸害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已经到了 无法居住的地步,人类只能大举迁移到别的星球,然后委托一家机器人垃圾清理公司善后,直至地球的环境系统重新达到生态平衡。在人类离开之后,垃圾清理公司将机器人瓦力成批地输送到地球,并给他们安装了惟一的指令——垃圾分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一个接一个地坏掉,最后只剩下惟一的一个,继续在这个似乎已经被遗忘了的角落,勤勤恳恳地在垃圾堆中忙碌着,转眼就过去了几百年的时间,寂寞与孤独变成了围绕着他的永恒的主题。然而,一艘突然而至的宇宙飞船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它还带来了专职搜索任务的机器人伊娃,当瓦力经历了几百年的孤独,终于见到了另一个机器人时,他觉得自己好像爱上她了,伊娃在经过了反复搜索和精确的计算之后,找到了地球开始复苏的证据:一株绿色植物,她通过宇宙飞船将自己的发现报告给人类,收到了将绿色植物带离地球的指令——人类正想尽办法重回地球,所以他们不会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于是瓦力追随着伊娃,展开了一次穿越整个 银河系、最令人兴奋、也是最具有想象力的奇幻旅程 。
《Wall-E》是迄今为止皮克斯在这方面创作的最高峰,他将程序化的机器人进行拟人化,用看似荒谬的机器人之间的爱情,展现了爱之真谛。
影片中的致敬无处不在,伊芙的造型和ipod致敬苹果公司和乔布斯、大段的无对话表演致敬默片时代和卓别林、瓦力看《你好多丽》致敬歌舞片时代、片中出现的大量石刻、绘画等艺术作品则是对人类艺术历史和创意的致敬、太空船致敬NASA、Auto的造型致敬《2001太空漫游》等等。而瓦力收集的各类东西,不论是魔方、游戏机、留声机等等二十世纪的经典发明,都是充满生趣的怀旧亮点。这些细微之处,越看越有味道。
影片的第一句对白(还是机器的)出现在第22分钟,第一句人类对白则是第39分钟才出现。影片纯粹的依靠配乐和机器的声音,以及画面表现的张力让观众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感受到太多真情实意,这些,在此前公映的动画长片中是很难想象的。
影片有太多温暖动人的段落,瓦力和伊芙在空中飞翔、瓦力牵着伊芙的手等待日出、瓦力那藏着各式垃圾宝贝的小屋、瓦力随着音乐舞蹈、瓦力笨拙的对伊芙念自己的名字等等;很多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美好,真正在这些细节中展现出来。
影片所表达的讽刺,远胜过一般动画电影所能承载的范畴;机器人的人性和人类的非人性的对比;用地球的破坏和未来人类的呆板,讽刺美国人的肥胖问题、环境意识、消费主义;用机器人的自我意识,讽刺大时代下人类的意识趋同等等。我相信不同人看这片,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味道。
电影史应该会铭记《Wall-E》,他是动画工作者们对动画片的技术力量、表达方式和承载内涵的突破性的创作,甚至其中的摄影和光线角度的精研都远胜大多真人电影。
电影很美,不再细说,高清版真的无与伦比美。Wall.e超萌。Eve不动了,他还继续跟她讲话,给她充电,呆呆打乒乓球游戏,拖她看夕阳,下雨给她撑伞,自己大雨中划轮胎船。最后伤心了,还是去工作,变成一边叹气一边收集垃圾。每天拖着Eve晒太阳,满心希望她醒过来。
从前有个很孤独的机器人,等了很久很久很久,等另一个同伴的存在。但只看到同伴各种残骸。但是他没有放弃。即使条件艰苦,他还是有爱打理自己生活,收藏各种小东西,还养了一只宠物。用电影努力了解情感,努力想象爱情的样子。他等了很久很久,终于等到一个有趣开头。为了他想象中的牵手相爱剧情,为了这个小小愿望,他做到所有不可能的事情。顺便拯救了星球,改变了好多人的命运。
《你的名字》
影片讲述了一名少年和一名少女在梦中相遇邂逅的奇幻爱情故事。在千年一遇的彗星造访地球的一个月前,身居日本深山小镇的少女宫水三叶每天都过着忧郁烦燥的生活,而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她对大都市的憧憬向往与日俱增。然而不久,三叶做了一个变成男孩子的梦,眼前的这里有着陌生的房间、朋友和她梦寐以求的宽敞街道。
三叶虽然感到迷茫困惑,但能够尽情享受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的她觉得神清气爽。与此同时,远在他乡的东京少年立花泷也有一个奇怪的梦境,睁开睡眼的他发现变成一名不知名姓女孩的自己身处一个从未去过的深山小镇。两人惊醒时发现各自回到了自己的身体,但每逢两人入睡或半梦半醒之际,他们就会交换对调身份。一头雾水的三叶决定循着线索找寻立花泷,而立花泷也试着跟三叶沟通,冥冥之中互换身份的两人不约而同地竭尽所能设法找寻对方,而彼此间的了解也因此渐渐加深,虽未曾相见却早已似曾相识的两人暗生情愫,一段青春季节的奇妙物语随之展开。跨越时空梦境的阻隔,终在现实世界邂逅的两人上演了一幕青涩浪漫的奇遇暖心之恋。岂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将两人的一切美好定格在梦醒之际……
泷和三叶互换身体的设定在很多影视作品里并不鲜见,新海诚用这种方法的新颖处,不仅是让一个城市男孩和一个乡镇女孩发生了联结,更重要的是,通过身份的错位,引发了他们的,同时也是观众的“异乡感”。
互换的起点,是三叶醒来后发现自己真的变成了“东京的帅哥”。从她迈出家门那一刻起,以往对“泷”而言熟悉得麻木的东京,成了“三叶”完全陌生的风景。这时的东京,是被置于一个陌生的闯入者视角下来观察的。东京的一面像画卷一样缓缓出现。三叶就像一个站在显示屏前的观众,观看着这座城市的“展览”。城市建筑的“多”与个体的“一”是一组很明显的对比,城市距离的“远”和个体距离的“近”又是另一组对比,凸显出个体在这座城市里的渺小与疏离。从这里开始往后的几个画面,其“展览”的意味非常明显。这是通常在城市宣传片里才会出现的选材画面和拍摄角度,用在这里则恰好反衬出三叶的陌生感。
这种“陌生化”、“离间化”手法的运用,会刺激起观众麻木已久的审美意识,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朝夕生活的城市,重新打量平淡的每一日里熟悉的风景,并从中发现出很多往日未曾察觉的细节。很多日本观众在看过电影后都有表示,从未觉得自己生活的城市如此美丽。这种“熟悉的异乡感”,正是引发观众大规模共鸣的原因。
新海诚以三叶的视角为起始,绝非偶然。很显然,比起三叶所在的糸守镇,泷所在的东京才是新海诚描绘的重点。这可能与新海诚自己的经历有关。新海诚出身于长野县的小海町。小海町是一座小城镇,电影中的糸守镇正是参考了小海町的风景。新海诚的父亲在看过儿子的电影后就说:“动画中电车道口场景就和阿诚高中时上下学所乘的小海线电车道口一模一样。”
新海诚直到高中都是在长野县度过的,大学才进入东京的中央大学就读。对新海诚而言,三叶代表的正是当年满怀憧憬地从小镇来到大都市的自己。三叶曾抱怨:“我真是受够这个小镇了,又小又挤,真想毕业了赶紧去东京。”这种对被小地方束缚的不满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也许也曾屡屡在新海诚心底浮现。
泷则是新海诚的另一面,是进入东京后的新海诚回望故乡的心境。泷借助三叶的身体,重新学习了结绳、祭祀、小镇缘起的传说、产灵这些离现代社会已经极为遥远的传统。三叶的身份——宫水神社的巫女——本身就有守护传统的意味,这一点得到了三叶奶奶的确认。糸守镇对后来的泷的意义,也变成了都市人对回不去的传统文化的无限追忆。
最后的“拯救小镇”行动,拯救的不仅是三叶等人的生命,更是象征拯救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但讽刺的是,尽管人的生命得以获救,承载了历史的小镇终究毁于一旦,糸守镇的人最后不得不离开熟悉的故土,投入大城市的生活。这也许是一种暗示,不管人们有多留恋传统,不可阻挡的现代化仍会将所有人卷入洪流。
尽管泷是土生土长的东京人,但东京的国际化、现代化程度之高,早已使其脱离了日本本土传统文化的根脉,而进入了一种世界性的文明都市境地。所有在东京生活的人,他们的文化身份是模糊的。他们是世界公民,也是失去故乡的流浪者。有人曾说过,“东京不属于日本”,我想这是所有国际化大都市难以避免的宿命。
这部电影绝非一个简单的“boy meets girl”的校园恋爱动画,如果只是一个猎奇的穿越时空的爱情故事,是不可能打动得了这么多观众的。新海诚在这个故事的推进中,掺杂了他对城市这一人类文明载体的思考。
在城市这座巨大的冰冷机器下,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像糸守镇那些红绳一样相会、交织、缠绕。世界太大,对很多人而言,一座城市就是他们一辈子所接触到的世界。而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在看似千篇一律的城市快节奏生活里,寻找到温暖与柔软,这是新海诚所关心的。
新海诚自大学毕业后就在东京打拼,人在他乡的孤独感,他是再熟悉不过了,更是在不止一部作品里表达过类似的情感,从《她和她的猫》到《言叶之庭》,其关切的焦点都是个体在大都市里的生存状态。
这种思考通过泷在入职面试时说的话流露了出来:“我想亲手设计出人们生活的环境,还有城市的环境。我觉得,就算是东京,也不知道某一天会不会突然消失,所以,哪怕只是留在记忆里,我想要设计出能能够让人们一直感觉到温情的环境。”
《你的名字》真正动人之处,在我看来不是泷和三叶的爱情,而更多是对日常生活——东京的和糸守镇的,它们分别代表了日本城市和乡村两种生活模式——近乎复刻的精细描写。
正是在这种精细描写下,个体在这样日趋喧闹的城市生活中刻骨铭心的孤独感,才会如此真实而撼人心魄。千百人在这座城市里来了又走,聚了又散。他们必须接受的事实是,在城市,个体只是一个原子,所有人的联结都是脆弱的。正因为如此,缘分与相遇才更加可贵,也正因如此,泷和三叶这种“穿越时空也要与你相遇”的爱情才会如此动人有力。击中人心的,是在冷酷都市里,两颗灵魂爆发出的强烈的联结感。
事实上,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认为观影之后感触最大并非是尚在校园的学生,而恰恰是初入社会的青年人,特别是有过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的经历的人,看这部电影时的感触会更加深刻。
我在大城市长大,如今又回到了祖籍所在的小城镇里工作。电影里糸守镇那种夹杂着传统和悠然的生活氛围,我是真的有过切身体会。人际关系既简单又紧密,未被规训的乡音处处可闻,传统习俗还闪烁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角落,老人们讲述着过往的历史,自然环境的保存度极高,这是与大都市完全不同的生存状态。但它的缺点与糸守镇真是如出一辙:地处群山导致的交通不便,相对大城市而言基础设施的落后,更没有多样的店面满足人们更高的消费需求。
在小城镇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当某天我重新回到大城市,一切似乎都有所不同了。我知道这城市是住了二十余年的地方,是应被称为故乡的地方,可心头总会泛起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以往习以为常的景色,那些在阳光下粼粼发光的高楼大厦,那些夜色下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那些笔直宽阔的马路,那些汹涌交错的人潮,忽然都有了别样的新奇。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是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他的火,我快步走过去,生怕慢一点他就会被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无理由的相信,走得上气不接下气,妆也花了,结结巴巴地对他说:“你叫什么名字?”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后来,有了一切。整部电影,立花泷与宫水三叶都在拼命地穿越茫茫人海与艰难险阻,只为能亲耳听到他/她 的回答。
头发对于一个女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宝物吧,而很多失恋的女生选择把留长的头发剪掉,目的便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把过去与他的种种都随着剪去的头发都从身心里剥离开来,以此来让自己忘掉过去。
这部由新海诚执导的动画电影,也是他本人继《言叶之庭》后时隔3年再次推出的动画作品。2016年在日本全国上映,目前票房已经突破194亿日元,排入历代日本电影本土电影票房前3位(目前是第3位),仅次于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这部新作在上映后立即引爆全面hit,瞬间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热议,成为绝对热门的话题作。一部动画电影成为现象级的社会作品,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
在新海诚以往的作品中呈现出来以下一些特色:①堪比实物极致的美景;②男女(少年少女)之间“心的距离”的细腻描绘;③擅长心里独白的刻画。他非常擅长用文学的手法来讲述电影故事,这也是国文系出身的新海诚绝对的优势,一直被赋予“小清新”、“文艺”等代名词也跟他小说式的叙述展开方式有极大的关系。
此前,新海诚拥有众多狂热的支持者,同时他也一直作为有望齐名宫崎骏的人选之一而名声大噪,但他的名气更多还是在动画粉丝的圈子内。比起宫崎骏、细田守那样的国民动画大家,他是那种能获得少数人疯狂支持的类型的作家。
新海诚作品中的雨、樱花、电车、车站、天空飞翔的小鸟、纵伸的太阳光等不可欠缺的要素,作为“表达感情”的背景描写也依然存在。虽然《星之声》之外的作品新海诚都没有亲自作画,但他参与了很多美术/摄影工作。《言叶之庭》等作尤为显著,新海诚采用了很多通过背景描写来表达人物心情的手法。例如,《言叶之庭》中没有说出心声的两人心情,通过雨的缓急绝妙地表现了出来。
《穿越时空的少女》
你要是问我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会做些什么,恐怕我会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细数着多少仍想要修补的事情。说到底,是欲望在滋长的时候,脚步却停滞踟蹰不前带来的遗憾吧。
高中生真琴有了穿越时空的能力,拯救地球改变世界这些大开金手指的想法一次都没有在少女脑海里出现过。一次次的穿越回去不过是为了上学的早晨的能多睡一会,吃掉原本被妹妹偷吃的布丁,考试的时候能考个高分,上课的时候不在大家面前出糗,唱K的时候多唱几个小时,甚至是打棒球时能够出其不意的接到棒球。
少年时的快乐就是在游戏中胜出到处炫耀,考砸了被批评就是天塌下来的大事。最大的困难是突击测验,最不想的事情是在同学面前出糗,最不想改变的是同伴之间的友谊。简单,明朗,纯粹。好像有许多烦恼,好像也没有烦恼。
少年人总喜欢说永远,情感浓烈的时候便信誓旦旦的要直到永恒。三人行中青梅竹马的功介被低年级的女生告白,春天转学来的千昭载着真琴回家,从功介如果有了女朋友的话题聊到只剩两个人怎么打棒球,少年犹豫一番对真琴说我们交往如何。在真琴的认知里,他们三个人会一直在一起,但不是以爱情的形式。真琴穿越时间用各种话题阻止千昭说出交往的想法,最终她选择了独自一人走向回家的另一条路。
自此真琴一次次的避开千昭,久而久之因了一些事情千昭和真琴的好友友莉成为了情侣,别扭又懵懂的少女也会私下嘟囔那个人不是说喜欢自己的吗。但她依旧是简单又热心的真琴,会为了学妹能对功介告白成功回到有了穿越能力的那一天。
当一切回到那一天,在真琴的努力助攻下学妹和功介有了顺利的进展。但如同片中出现多次“time waits for no one”,时间不会等待任何人,穿越时空的能力也不是无限使用的。
影片的最后终于揭示了真琴拥有时空穿越能力的真相,那个爱玩爱闹的红发少年千昭来自未来。不为她而来,却为她不想离开。为了避开最初那一天发生的事故和悲伤,千昭和真琴都用尽了最后一次穿越的机会。time waits for no one,来自未来的人不回到属于自己的时空将会消失,这一次真琴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心意,那个总是在风里疾驰的女孩不再逃避,在耳边呼啸的风和在脑海里呼啸的回忆交织,原来那些共度的时光,早就铭刻在自己心底。
千昭最后回去了自己的时空。真琴在这个夏季走向新的成长,依旧明朗,但愈加坚强。这就是最好的时光,再也不惘然,再也不逃避,难过就哭,开心就笑,有错就弥补,遗憾就挽回。某一天提起的时候再不会是懊恼的语气,而是释然。不需要穿越回到过去了,那些欢喜悲伤都成为了心里珍藏的宝物,在时光的河流里闪闪发光。而真琴和千昭就如同这个季节,相遇必将再度来临。“我在未来等你。”“嗯,马上就去,跑着去。”
八、战争
《风之谷》
《风之谷》的核心主题,是为面临灭亡危机的人类文明寻找出路。
在工业纪元元年到1500年间,人类工业文明大发展,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极度发达,但最终也几乎耗尽了地球资源,全面污染了大气、海洋和大地,生态平衡被彻底打破。
在工业纪元1500年左右发生的“火之七日”战役后,人类工业文明被毁,大量科技结晶失传,人类开始和新出现的腐海及虫群对抗,以求在前代的废墟上生存下去。
《风之谷》中的腐海,是在被污染的大地上产生的新的森林型生态体系,主要以虫粮木等菌类树木组成。菌类植物的孢子被风或生物带到新的土地后,生根发芽并长成几十米高的菌类树木。各种菌类互相寄生,形成了复杂的菌类森林生态体系。
菌类树木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会放出对人类及其他动植物有毒的瘴气,只有菌类植物自身和虫类才可以适应这种瘴气。菌类树木的根部会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石化,逐步砂化为高密度且不易分解的无毒沙砾,而树木的根部也会因此出现大量的空洞。
菌类树木根部的空洞在形成300年之后,洞内的瘴气会彻底消散,空气转为无毒。而随着树木的生长,下层的空洞也越来越大,并向上层扩展。最终树木整体砂化而死亡,空洞和地表接通。以上的过程大致需要1000年。也即是说,菌类树木乃至腐海的寿命约是1000年。
《风之谷》中的虫群,是与腐海生态体系共生的各种巨型虫类生物,以菌类植物为食,可以承受瘴气。虫群在腐海以外的世界也可以生存,但生命力会下降。巨型虫类生物以王虫为代表,其他虫类出场的有大王蜻蜓、翅虫、尸虫等。虫类互相之间可以远距离交流,并且极为团结,所有种类的虫都奉王虫为尊。王虫是百虫之首,是一种流着“蓝色血液”的山形巨虫,这种虫类“个体即群体,群体即个体,思想可以跨越时空而传递”。
《风之谷》中的“大海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海啸,而是形容成千上万的王虫并排冲过大地、同时毁灭一切的巨大灾难。海量的王虫爬满大地的同时也将菌类植物的孢子带到新的土地上,并将这些土地化为新的腐海。“大海啸”通常是由人类大规模战争、污染大地、焚烧腐海、大规模屠杀王虫等行为所引发的。王虫群总是朝着人类所在的方向前进,并冲毁前进路线上的一切,像是对人类的报复性行为。
尚有记载的最后一次“大海啸”,是在工业时代纪元2200年左右,由艾弗达鲁王国的内战以及大规模屠杀王虫等事件引发。这次“大海啸”最终导致艾弗达鲁王国毁灭,国土几乎全境沦为腐海,国民绝大多数死亡。
带着瘴气的腐海不断缓慢扩张,挤压着残存人类的生存空间。虫群则一方面保卫着腐海,另一方面也作为传播孢子的载体。人类无论是想要毁灭腐海还是屠杀虫群,都会招致“大海啸”,不仅造成人类文明严重受损、人口大量死亡,也导致腐海急速扩张、属于人类的土地大量沦丧。这看上去根本就是一个死局。残存的人类,只能在越来越狭小的空间里生存,并眼睁睁的看着这最后的空间趋于消失,自身走向灭亡而无力回天。人类像是在慢性死亡,余下的时长几乎是可以准确的算出来的。这就是人类直接面临的生存危机。
从表面看上去,这生存危机是由“敌对”的腐海和虫群直接引发的,但其实不然。随着故事的深入,读者但凡带入了自己的思考,就不难发现,威胁人类生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自身的人性。人类被无穷尽的欲望所推动,不断的消耗资源、污染世界;又被不可遏制的恨意驱使,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使得自身反复陷入走向灭亡的循环式宿命。
《幽灵公主》
宫崎骏反战,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他的作品有几个主题经常反复出现,其中一个就是对战争的反思。但是如果仔细观看,我们会发现宫崎骏表达反战思想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他早期的作品里,比如《天空之城》里面,宫崎骏表达反战的方式是比较温和的。他更多的是用玫瑰来抵抗枪炮,他会用各种隐喻、象征的方式来呼吁和平,反对战争。比如:为杀戮机器配上鲜花,这背后折射出的就是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错的是人,而不是科技。即使有战争场面,也非常克制,一般是通过少数镜头,来展现机器惊人的破坏力,点到即止,宫崎骏的电影没有血腥气。
但是在《幽灵公主》里,却不是这样。宫崎骏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战争的丑恶直接展示给观众,有些画面甚至是不适合儿童和青少年观看的。比如阿席达卡被诅咒后,为了阻止武士滥杀无辜的这一段反击,是非常血腥的。包括在后来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哈尔一个人孤独的在浓烟弥漫的天空中飞翔,身边全是炸弹雨,炮弹在地上接二连三的爆炸,宛如一朵朵盛开的血色之花。这些对战争血腥赤裸裸的描写,在他早期的作品是看不到的。而这一切,都源于上世纪末的那场战争。南斯拉夫战争爆发,那一声声炮响,炸碎了宫崎骏对于和平的美好希冀。
宫崎骏在创作《红猪》的过程中,南斯拉夫战争爆发了。宫崎骏把对战争的厌恶加进了《红猪》,使得原本是喜剧的《红猪》变得有点沉重。片中的男主因不想成为法西斯离开了自己效力多年的军队和国家,成为了一名自由自在的赏金猎人。在影片里,宫崎骏借红猪达了对法西斯的谴责和对战争的不满: “要我当法西斯分子,我宁愿做只猪。”当然,尽管探讨的主题比以往的作品更加深刻,《红猪》的全片依旧是轻松的快乐的。在南斯拉夫战争期间,宫崎骏饱受折磨,开始反思以前的表达方式。人类,是健忘的。人类并没有从战争里学到任何教训,更谈不上反思。自己用鲜花来对抗枪炮,用鲜花来呼吁和平,根本毫无意义。
然后,当宫崎骏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时,他带来了《幽灵公主》。这是宫崎骏反战思想的一次破立,依旧是表达反战,但是却从鲜花变成了鲜血。影片对所有冲突的刻画都是直接的,不加掩饰的。特别是黑帽大人率领石火箭队攻击武士的这一小段剧情,就足以体现战争的残酷。当然,对于这些改变,宫崎骏也曾觉得“这不是孩子们应该看到的东西“,但是最终他依旧坚定自己的想法。因为他意识到,”不对,这是孩子们必须看到的!’因为成年人无法理解它,孩子们却可以。”
与此同时,变得更加成熟的还有宫崎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在他的成名作《风之谷》里,宫崎骏提出了两种对待自然的方式。一种是库夏娜的武力征服,企图通过科技进步,使自然臣服于人类。另一种是娜乌西卡的和平共处,去理解自然,接受自然的安排。库夏娜地方式固然不可取,但是娜乌西卡的环保理念也存在一定地缺陷,她的理念体现的是“自然本位”的思想,即当发生冲突时,人要让位于自然。
然而,人活着就要摄取资源,人越来越多,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人与其他物种终将因生存领地而发生冲突,这种冲突是避免不了的,不可能说为了环保而牺牲掉人类的发展。所谓的保护自然,保护地球,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地球已经有几十亿的寿命了,陨石撞击、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经历过的事情远远超过人类的想象。地球不需要保护,需要保护的是脆弱的人类。
黑帽杀山兽神完全是因为贪婪,她想把森林变成达达拉的财产。因生存引起的战争和因贪婪引起的战争是有本质不同的。前者因无法避免而发生,是一幕悲剧,后者可以避免却发生,是一幕丑剧。
当黑帽不顾劝阻,一炮轰掉山兽神的头时,神发怒了,山兽神在寻找自己头部的过程中,吸光了自己所能触碰到的所有生命,小精灵掉落了,树木枯萎了,森林死掉了。如果不是阿席达卡和珊冒着生命危险后及时归还头颅,达达拉将变成一片死地。而这些场景,好像离我们不远吧?
在《风之谷》里,王虫最终复活了娜乌西卡,人与自然的矛盾并不是无解的,人与自然是可以达到某种微妙的平衡的。但是在13年后的《幽灵公主》里,宫崎骏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影片最后,山兽神把夺取的生命还给了森林,森林又恢复了生机盎然的景象,而阿席达卡的诅咒也消失了,他决定留在达达拉和桑一起守护森林。
保卫森林的山兽神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阿席达卡和桑。这也暗示着保护自然的这一任务,终究还是得依靠人类。如果不改变贪婪自私的内心,今天发生的一切将会重演,将形成人类摄取资源-破坏自然-自然惩罚人类的死循环。所以说对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宫崎骏更多的是抱着悲观的态度。
九、少女
《魔卡少女樱》
小学生木之本樱是一个平凡的女孩,有一个温柔的爸爸木之本藤隆和一个体贴的好友大道寺知世。一天,在父亲的书房中她发现了一本尘封已久的魔法书,并无意间解除了书上的封印,一只会说话的玩偶可鲁贝洛斯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小可告诉她,自己是守护这本书的神兽,书中封印着名叫库洛牌的东西。现在,封印解除了,它要小樱成为库洛魔法师,它将协助她收复这些四处捣乱的库洛牌。隔天,小樱的班上转来了一个名叫李小狼的转学生,这个外表酷酷的男孩原来也是冲着库洛牌而来。 随着库洛牌的封印,越来越多的角色出现在了小樱的身边,而他们的真正目的,却还不得而知。
那个相对还比较保守的年代,如果有哪一部番能同时包含早恋、师生恋、百合、蔷薇,那一定是《魔卡少女樱》
续文见下篇:影视:动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