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回流必然会造成当前所在文档流的整体回流
脱离文档流(定位 position属性 absolute,fixed)
主要说一下浏览器在各个流程中做了什么
- 解析HTML树,生成一个树状结构 解析css树
// dom树
document
html
body head
div div meta link
span
// css树
div { color: red,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
div span { color: blue }
- 浏览经过复杂的算法实现了将css属性丰富了对应的dom节点,这个时候这个树不包含不显示元素,比如head style display:none这些元素 我们称他为 render树
render树 = html树 + css树 - 不可见和不展示的元素
- layout - 经过上面实现的render树, 但是他并没有大小和位置信息,确认这个的过程就是layout布局过程,浏览器采用一种流式布局方法,从上倒下,从左到右实现。
布局从render树的根节点进行,对应dom树的document,其初始位置是0,0
- 父节点的宽度是他本身的render确定的
- 父节点的高度是通过,遍历子元素,调用子元素的layout方法确定其高度,然后父节点根据子元素的height, margin. padding 确定自己的高度
- 绘制paint
几条关于优化渲染效率的建议
结合上文有以下几点可以优化渲染效率。
- 合法地去书写HTML和CSS ,且不要忘了文档编码类型。
- 样式文件应当在head标签中,而脚本文件在body结束前,这样可以防止阻塞的方式。
- 简化并优化CSS选择器,尽量将嵌套层减少到最小。
- DOM 的多个读操作(或多个写操作),应该放在一起。不要两个读操作之间,加入一个写操作。
- 如果某个样式是通过重排得到的,那么最好缓存结果。避免下一次用到的时候,浏览器又要重排。
- 不要一条条地改变样式,而要通过改变class,或者csstext属性,一次性地改变样式。
- 尽量用transform来做形变和位移
- 尽量使用离线DOM,而不是真实的网页DOM,来改变元素样式。比如,操作Document Fragment对象,完成后再把这个对象加入DOM。再比如,使用cloneNode()方法,在克隆的节点上进行操作,然后再用克隆的节点替换原始节点。
- 先将元素设为display: none(需要1次重排和重绘),然后对这个节点进行100次操作,最后再恢复显示(需要1次重排和重绘)。这样一来,你就用两次重新渲染,取代了可能高达100次的重新渲染。
- position属性为absolute或fixed的元素,重排的开销会比较小,因为不用考虑它对其他元素的影响。
- 只在必要的时候,才将元素的display属性为可见,因为不可见的元素不影响重排和重绘。另外,visibility : hidden的元素只对重绘有影响,不影响重排。
使用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window.requestIdleCallback()这两个方法调节重新渲染。
参考文献
链接: 浏览器渲染原理与过程 https://www.jianshu.com/p/e6252dc9be32
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luluping/archive/2013/04/05/300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