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休息的时光看了《同桌的你》,虽然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当看到林一幻想中的婚礼上抢走新娘,可现实中仍能清晰地听到小栀的声音:“我愿意”时,仍然忍不住湿了眼眶。
谁没有年轻过?谁年轻时没有美丽的梦想?年少时曾经以为人生就这样了,但仅仅数载时光就翻天覆地,再也回不去了。
有人说电影是只追求热闹表象的拼盘式影片,把青春片流行的典型元素统统拿来,讨巧地加入历史事件串联剧情,“大杂烩”的罗列各种元素。可对于同龄的我们来说,尽管苍白、无力,却是我们满满的青春记忆啊,虽然电影中的青春与我们大多数人经历的青春有所不同。
小学到初中时,流行各类港台歌曲。有哪个女生私底下没有讨论过“四大天王”、“小虎队”中的谁更帅?谁不会哼上一两首歌憧憬长大后遇到那个对的他?犹记得小学音乐老师还怕拨动我们幼稚的心灵,在教流行歌曲时把歌词中的“爱人”改成“老师、同学”,我们就欢乐地唱啊唱的。
像电影中林一那么霸道、早熟的男生现实中比较少吧。第一次见面就厚着脸皮提出要做别人的男朋友,为了钟情的女生和别人大打出手,更多地少男们是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懵懂的心,看到喜欢的女生,多是用调皮捣蛋来吸引注意力,比如给她取外号、没事去拨弄拨弄她头发,或是把她的书包文具藏起来,让她生气着急。当然,这些都是长大后才懂的事情,那时被骚扰的女生估计是烦透了这些调皮鬼。直到初三,有人在我的课桌里悄悄放上花或者零食,没有哥哥的我才知道男女生之间还可以互相关心,尽管不心动,也感到有一些温暖。
我们都是乖孩子。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没有去抗议;没有牵手,没有纸条的高中,与数理化连续作斗争的我们甚至没有心思打扮自己,高三时,像约好了一样,女生都剪了短发,以致于档案上的毕业照都是小男孩样。
9·11发生时,半夜听到没有参加大学校园里的欢乐游,大学里身边没有恋爱堕胎的,或许在电影里平常的桥段在真实生活并没有那么普遍,即使有,估计也是躲起来自己处理的。非典的时候,我们学校情形还好,没有发现病例,没有隔离,而且本身学校被几条马路分成东区、南区、本部和北区,想简单地隔起来也不容易。一屋子4个单身女生,除了一个回家,我们3个在学校周围的餐馆吃个川菜饭就很开心,去五角场逛店,店里没人,一遍又一遍地放着刘若英的《后来》,买了拼图回去拼了一天才拼好。没有像小栀一样爬楼,也没有人为我爬楼,我们的青春就这么平淡地过去了。
爱过吗?当然爱过。有缠绵悱恻的单相思,愁断肠,仍没有说出口。有每次投入恋爱帅哥、学霸、大叔的,寻寻觅觅之后仍不知选择情归何处的。有在高中同学、大学同学之间兜兜转转数圈,果断落棋的。有宁缺毋滥,天生丽质不肯轻易许人的。我们的青春有不一样的精彩。
毕业十年略有余,有时我们像林一一样以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总是一帆风顺、一鸣惊人,觅得多金工作,幸得英明识才的老板和温文尔雅的同事,住着宽敞房子,上下班加长车,还有善解人意的配偶和乖巧懂事的娃娃。
然而,我们也知道,和林一的真实生活一样,上面的只是假象。买房背的债要还到退休,费尽心思让孩子上个好点的学校、到处打听好的学习班、为了一点利益和同事刀光剑影明枪暗箭,还时不时和配偶打个嘴炮过过瘾。年少时的他呢?活在另一个家庭面对另一堆鸡毛。
年轻时分的手就真的分了,前男友前女友完全消失在人海,没有人找回来,也没有参加婚礼。即使参加,除了笑脸还有红包送上。不会酸酸的抱着旧时事物去败坏气氛。没有教堂,请的是婚庆公司,热闹忙乱的场面来不及酝酿多余的情绪。全都俱往矣。
可是,为什么在看到林一幻想抢婚周小栀那一幕的时候,还是悄悄落泪了呢?在这成熟的午后。
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