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读书打卡第11天:
【书目】《温儒敏谈读书》
【内容】第130-170页
【用时】40分钟
【摘录】 通识教育是什么?
通识教育应当包括这么几层含义:所有大学生的教育;就是相对专业教育而言,属于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与专业教育可以互相补充;还有,这是全人教育或博雅教育。通过接触人类文化的精粹,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获得通识,培养有教养、有能力、有责任的公民,最好是那种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这样来定位的通识教育,就不只是课程的调整补充,更不是来些拼盘点缀,而是实行一种更利于培养健全人格和博雅精神的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读书,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经典。 要读一些相对公认的基本的书,而且要通读。
建议大学生每人都有一份自己的书单。一般来说,可以包括三部分,是可以套在一起、彼此交错的三个圆圈。最外围的是通识部分,第二部分是与自己从事的专业或职业相关的部分,第三部分实际上就是核心部分,主要围绕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有所发展的那些专业。此外,可以有一些消遣性娱乐的,但不应当是主体,也不必计划太强,随意读一点,调节一下就可以了。
阅读经典收获层面:一,知识了解层面。二,启蒙思索层面。三,最重要,是感知层面。
阅读方法主张读三遍:第一遍粗度。第二遍比较细致的通读。第三遍带着问题读,有重点的读。如果是文学作品,更是要浸润式阅读。
读完二三十本基本的书,还可能顺藤摸瓜,有兴趣的选择,某一方面做更深度的阅读。那么有点有面,有了对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了解与感悟,就有些底气了。在瞬息万变,充满机会和诱惑的信息时代,读经典,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口味,可以“养性”,也可以养成良性的生活方式,是为一生打底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