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书店,因为太喜欢这家书店,于是就决定去看书。就像小时候,因为太喜欢漂亮的本子,就喜欢上抄写文章。我的爱屋及乌总有点本末倒置。
说实话,我已经久不读书,于是便发了条朋友圈求推荐,有朋友推荐王小波。虽然大名如雷惯耳,实际他的书我是完全没读过的,好像偶尔读到过他的句子: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虽然很喜欢,但是也没有进一步去阅读他的作品。
今天走进书店,倒是一眼就看到了他的书《沉默的大多数》,索性读起来,有个情节是王小波读了一本书,书描写到苏联三十年代有好些人突然就不见了,所以人们之间都不说话,起了争执就偷偷往别人水壶里面吐口水。写这个故事的是一个音乐家,王小波一边读一边想象着他吐痰的样子。一手抓住眼镜,一手护住胡子,探着头去吐,就觉得非常搞笑。于是就和他朋友说。但是他的朋友觉得这没什么好笑的,并且吐痰境界也不高。于是,王小波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不敢与他争辩,再争辩就要涉入某些话语的范畴,而这些话语,就是阴阳两界。”
这句话我深有共鸣。越来越不喜欢在人群中发声,讨论到问题,往往习惯性的选择附和,在别人眼中看来,这人就是没啥想法呗。而在我心里,害怕的是突如起来的争论。比如有人说,这个电影很不错啊,自己心里觉得这个不咋的,但是与其马上林林总总的列出哪哪没劲,导致气氛陷入无限尴尬,倒不如随口答声:"是啊,是啊,我们去哪再找点吃的呗!”
但这样看似友好的交往方式,实际导致的是交不到任何真心的朋友。而且,比选择对别人沉默(附和)更可怕的,是对自己沉默。这种表现为在人群中完全不敢表达自己,比如,我最近喜欢上玩抖音,上面的各种萌宠刷的我不亦乐乎,但是我不会敢去和别人分享。别人会不会觉得玩抖音是件很土的事情呢?带着这样的顾虑,便默默地打消了分享的想法。如果被人问到,最近有啥有意思的吗?就随口打哈哈,没有啊,无聊着呢。
沉默让人变得疏远,沉默也可以真的让人变得愚笨。当你不想再与人争执,也不想再去表达自己的时候,你就会慢慢变得不再想去思考,对爱憎失去感知,直至对生活失去热情。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我好像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