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终于看完了这本书《看见》,说终于是因为太触动我太喜欢,想着尽快一睹它全貌。所以憋着一股劲儿,一气儿看完了。
在看的时候,很多很多地方让我深受触动,一开始都是不好的触动,甚至想到,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努不努力都是这样一天过一天,了无生意。一心生此念,就会合上书抬起头看看天花板,或者抽出思绪,去听听音乐。看这本书全程都是伴随着一些平日里喜欢的、偏悲调的歌曲,有一种长时间悲观的快意,心里不好过又很喜欢,就这么任性的矛盾着。
山西那篇让我想到现如今的北京,已经连续好多天的雾漫天气了。书中描写的那些如图在诉说此时此刻的北京,只是我闻不到那刺鼻的味道,虽然无味但仍然有害。那个时候全国或许只有一个山西有这么严重的污染问题,如今很多城市都有甚至在首都也有。
还记得有同学问我,北京真的老是雾漫吗?
真的。
可是国庆期间的大阅兵,北京的天空很蓝啊。
……
那几天的蓝天因为活动之前就开始的单双号限行加上周边的各种小厂暂停生产,甚至各地铁口的早餐车都禁止出摊了。
不管蓝天是因何而来,起码说明是有办法解决雾漫问题的,但是在面子和经济之间选择了面子,经济和环境之间选择了经济。于是我们唯有期待北京多开国际会议来期待难得一见的蓝天。
记得14年刚开始出现雾霾的时候,大家都煞有介事出门全戴口罩,新闻也老是报道,如今大家似乎都习惯了。这种慢慢的接受甚至习以为常的心理让我想起郝劲松,那个在火车上要发票的人。在看到这篇之前,我从未想过在列车上消费应该有发票。他的话让人记忆深刻,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你看我们如今失去了干净的空气,苍穹之下这样的节目我们也失去了,我们却习以为常,没有人去争,也争不了。
看到土地改革我才知道原来宪法中还有这么一条,一直不理解之前学法的人说法律也是有漏洞的,如今了解到它的一个大漏洞。它自一九八二年开始存在,这么些年过去种种社会矛盾现象都表明它存在问题,却一直没有去更正它。我感到匪夷所思。慢慢感觉国家也像一个产品,它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各种bug,随着发展人们会对他有各种各样的新需求,那些官员好比产品经理,对这些新的需求进行优先级排个序,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然后一步步完善。有的或许他们也不知道解决矛盾的正确办法,他们也只能边执行边完善方案;有些弊端也不能一下改正,需要分期实现解决,甚至需要借鉴需要试验…在这一个个需求中,会因为是领导层提的而优先解决,也会因为提出的人多,引起广大媒体人群关注而优先解决;而那些关于农民的,而农民又对现今的网络不懂,导致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却没有解决。
还有卢克安的故事……
最后是陈虻的死,让我伤感到眼泛泪光,看不清树上的字,擦了还是看不清,断断续续看的越来越慢。
卢克安的故事和陈虻让我触动太多太多,以后有机会再补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