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习惯,大多数人与秉性相提并论。作者开篇说:品德实质上是习惯的合成。习惯是一贯的,好的习惯勿须质疑,可坏的习惯呢?它会跟地球的引力一样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不管习惯的好坏,只要我们在道上,善加利用,坏的也会转境的。
我们对习惯的理解作者从三个方面知识,技巧与意愿阐明了习惯是三者相互交织的结果。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知识是指点做什么和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同时要改变习惯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有了更高的目标才能激发改变,面向未来牺牲当下的意愿才能促进改变。
人的习惯是在不断成长与成熟中形成的,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依赖期,独立期和互赖期。三个阶段又受生理,智力与情感的相互制约。当我们理清这些关系时,我们的领域就成功,我们的效能就更高了。
作者介绍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都能产生高效能,因为它们基于原则,效果持久,是品德的基础,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把握机会,不断学习并结合其他原则以实现螺旋向上的成长。
这个原则是什么呢?这些习惯它们以符合自然法则的思维定式为基础,作者把这个自然法则称为产出/产能平衡(P/PC Balaance)的原则。作者用讲故事举例子剖析该原则的效能,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产出,即寓言故事中的金蛋,二是产能,生产的资产或能力,即寓言故事中下金蛋的鹅。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P代表希望获得的产出,即金蛋;PC代表产能,即生产金蛋的资产或能力。
作者又通过三类资产:物质资产,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来分别剖析产出与产能的平衡原则。在这里还通过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企业与团体等事例在三类资产中的灵活运用,阐明了:产出与产能平衡原则是效能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是指引人生的灯塔,是效能的定义和模式,是七个习惯中的基础。
由此我明白了十年开店的生涯导致今天仍是孤身一人的原因。在产出/产能平衡原则上,我一直是失衡发展的。店面的产能问题大于产出。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告诉我们:你希望员工同事们怎样对待顾客,就要怎样对待员工同事们。我可以买到员工的时间,却买不到他们的心,而心才是忠诚与热忱的根源;我可以买到员工的体能,却买不到他们的头脑,而头脑才是创造力和智慧的源泉。产能要求象对待顾客一样对待员工,他们值得被视为珍宝,因为员工会贡献自己的精华一一心和头脑。可我在现实中,长年吃素忽略了员工的饮食生活;工作中要求严格忽略了员工是否愿意接受对顾客的服务;人际交往中思想守旧,忽略了员工是新时代的浪潮人……所有这些都是店面存在的问题,以前不知道,通过学习,阅读才晃然大悟。运用好这一原则,将使我事业有实质性的发展,让成功成为必然。
感恩作者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