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看的电影是《呼啸山庄》,因为先看了小说,然后带着好奇又看了一遍同名电影,只记得非常忠于原著,别人问起,就会说:“嗯,挺好看的。” 就跟任何一次走出影院的感觉一样,那些被激荡起的情绪可以在电影结束时戛然而止,不过是花了2个小时的时间从现实世界抽离出去,然后又迅速地回到了现实世界。
那么,看电影时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观影时我们或开怀大笑,或掩面流泪,难道这只是一种放松和娱乐的手段吗?
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教授认为:我们看电影时,投放的是自己内在的喜怒哀乐,在生活里的各种焦虑,及内心的各种愿望。电影消费说到底是自己买票消费自己。
既然是消费,与个体而言,它到底是一份平价的快餐,还是一场高端的盛宴,除了影片本身的客观呈现,也跟我们的观影能力有关。
在读完梁永安教授的新书《梁永安的电影课》后,终于明白,之前的观影方式对影片缺乏深度的思考,观影角度单一,仅停留在故事本身,所以看完了就是看完了,仅剩下俩字“好看”。
梁教授从2000之后开始在复旦大学讲授 “从小说到电影”这门课,场场爆满,深受学生喜爱。这本书选了10部电影的讲稿,包括《苔丝》、《傲慢与偏见》、《小妇人》、《走出非洲》、《细雪》、《卡萨布兰卡》、《罗生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千与千寻》、《法国中尉的女人》。
梁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人生经验,对这些影片做了深度地赏析,让人看到了影片背后关于爱情、婚姻、自由、命运等人生课题,更看到了关于民族、文化、社会、时代等宏大叙事,像是电影课,也像是幸福课,更像是哲学课。接下来我更想侧重表达的是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看电影时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1.首先,电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带有强烈的文化属性。
同样是拯救地球,美国的电影宣扬的是个人英雄主义,面对危机,总有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冲出人群,以己之力,力挽狂澜;而中国人拯救地球,宣扬的是团结和合作,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
《流浪地球2》中,“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 这句话不知道让多少观众破防,感动到流泪,就是因为它戳中了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情怀。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都是要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团结才有力量。我们宣扬的是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在危机面前,需要一种共生性的新文明。
从文化这个角度看《千与千寻》,就能看到它其中隐含着日本文化的特点。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通过学习西方达到自身的强盛,但同时也被西方所控制,这是现实中的事实。影片里,汤婆婆被设计成尖鼻子的西方女巫形象,她掌管着“油屋”,代表西方的现代商业和金钱观,而钱婆婆则代表了日本的传统价值,影片中的这些冲突,潜意识里是日本人对自己文化的一种反思和回味。
同时,影片中的人物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没有所谓的正派和反派,这也是日本文化中融合性和模糊性的特点。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坚守自己的文化,用心诠释自己的文化,才能有更好的作品走向世界。
2.电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带有时代的烙印。
电影中的故事必须放在它当下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里,才能凸显出它最大的价值。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用今天现代人的价值观去衡量几百年前的人和事。
之前看《傲慢与偏见》,对奥斯汀的妈妈总是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地要嫁女儿感到不解,那是亲妈吗?但看了梁永安老师对这个历史背景的分析后,就会对这生了5个女儿的妈妈见怪不怪了。当时属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女性结婚的难度是相当高的,最基本的就是缺男人,美国独立战争时,大批的英国士兵死在美洲大陆,法国大革命时,又死了一批。且当时女性对土地是没有继承权的,她们长大后从一个家里走向另一个家里,传统出路就是结婚。在《小妇人》里,一个妈妈带着4个女儿,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所以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女主人公无论是在《傲慢与偏见》中拒绝高富帅的达西,还是在《小妇人》中拒绝高富帅的劳里,都意味着是对财富、地位和体面生活的拒绝,从而更凸显了她们在争取女性独立和自由中所展示出来的自尊、自爱和勇气。
想起前些天看过的《浮生六记》,对于陈芸主动为沈复纳妾一段,不少读者斥责陈芸在婚姻中的讨好和卑微,我并不赞同。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沈复对陈芸完全没有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她们在思想上是平等的,甚至是琴瑟和鸣。纳妾一事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去看,在清朝的婚姻制度中,妻妾地位相差悬殊,妻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反倒妾只是一个卑微的存在。所以这不是陈芸的讨好,恰恰反应了她在婚姻中对自我的认同和自信。
无论读书还是观影,我们需要将自己放到那个时代里去沉浸式体验,而不是将其中的人和事孤立地拉到当下来看。
3.在电影里洞悉人性,解码人生
前面两点都是关于如何更深刻地理解电影本身,可是看电影除了提供短暂的情绪价值外,对我们的生活是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呢?
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电影也好,文学也好,它展现的人性是千古不变的。
梁永安教授说:艺术就是艺术,它有高度的象征性,意味着人生的某种处境。
既然如此,每一部电影是不是都可以看成一种处境,导演为观众呈现了一种选择,和问题的解决方案。电影的每一帧画面,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物件的设计都是有特定含义的。
有时候打动我们的就是一句话、一个画面,甚至是一个背影,触发我们心灵中的某个点,引发我们的思考。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当最后老虎头也不回地走向森林,我们内心也许跟派有同样的失落和伤感,抑或是其他情感,可能自己都不该如何表达。但是看了梁永安教授的解读,瞬间悟了那种感觉。人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的存在,我们渴望建立一种深厚的关系,渴望一种深情。但现实却与我们的想象相差甚远。
我们一生会与很多人半路相遇,但相遇的只是一小部分,也只有在那一小部分的时光里,我们能够互相融合,再往前或往后,我们都有不同的来龙去脉。你有你的过去,她有她的未来,也许终生都不会再相遇。
所以学会告别,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放下所有的执念,看淡所有的渐行渐远。
当然,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从电影里看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与当下的自己产生链接,将电影里洞悉到的人性,作为自己人生的密钥,在某些时刻,为自己解码。
结语: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荒芜是因为缺乏自我赋予的意义感,不要担心,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读的书,自然也不会有白看的电影,那些撩拨我们心弦的画面,一定是跟我们的生命有着某种链接,当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瞬间,并在思考过后赋予它意义,就是给我们的生命装上了一副盔甲。这便是《梁永安的电影课》带来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