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会考虑人生的意义。大部分人都会说他们活着的意义是要造福人类,为社会做贡献。大家都想做能改变世界的人,比如解决了上千万人口粮食问题的袁隆平,比如发明了我们现在必不可少的灯泡的爱迪生…… 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科学家,发明家对社会的影响很大,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并不是这些科学家,发明家,而是一直在背后默默无闻,辛勤劳动的教师。因为没有教育,就没有传承;没有教育,也就没有文明。
卢安克就是在思考人生并发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后,立志去乡村义务教学。 1990年,卢安克到中国旅游,对中国的风土人情充满兴趣。两年后便再次返回中国,在广西学习了中国的文化,习俗,和语言。在乡村里,他感受到了中国人特有的热情和亲切。即便之后有机会在城市做翻译,他还是执意要在乡村工作因为他习惯了这样质朴,悠闲的生活。村子里有许多留守儿童,孤儿,及没有机会学习的孩子们,卢安克看后感触颇深,于是便在乡村做义务教学。
义务教学很苦。没有工资的卢安克只能靠远在德国的父母的退休金,一个月只有五千人民币。后来又因为国籍的原因被罚了三千人民币,还迫使他离开中国。这并没有摇摆卢安克的意志,他想了许多方法,终于通过朋友的帮助,得以合法的在中国教书。
卢安克发现,中国的孩子们缺乏创造性思维。他认为教师不应该教那些已经被数亿人找到答案的作业题,而是应当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这样以后才可以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因为这些教学观念,卢安克受到了许多挫折和打击,但是他把这项任务看作自己生命的意义,他会为之奋斗到底。
终于,卢安克的事迹被媒体曝光,引来无数关注和评论。但是他却觉得这种一夜成名的事会拦阻他的梦想,他的事业,所以他写信给媒体,坚决的拒绝了所有采访。很多人说他在做慈善,称赞他的爱心,但卢安克却说这是他个人的意愿,从来不是为什么慈善或者名声而作。他爱这份工作,因为他认为这份工作是有意义的。
卢安克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他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他只不过在散发着他生活中的微光,照亮身边那些迷失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做卢安克,都可以在生活中散发自己微微的一束光。这束光可能没办法照到所有的地方,但是每一束微光都是宝贵的,可尊敬的,光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