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观察了大量英国因为躲避战争和父母分离的孩子。最终他认为,能做出一些破坏行为的孩子,比乖孩子心理更健康。
如果心里有负情绪,想要攻击,但从来没有表达,那是因为恐惧,担心自己太弱小:如果一表达负情绪,就担心被灭掉,所以不表达。此时就在心里埋下了一个种子,再当孩子有类似负情绪时,他自我会选择压抑,造成了成人后的暴怒或老好人的性格。
如果表达后,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首先是呈现,有了改变的可能,并且,攻击并不一定都是带来坏的后果,也可能会让她和别的孩子处好关系。
我们在教育中,常年引导孩子如何避免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以及杜绝释放自己的攻击性。还有很多人大人,把攻击性、拒绝和冲突混淆概念,也还有大人把攻击性和人善被人欺常年联系在一起。
这些问题,也许是我们太少去展现自己的攻击性了,也许我们太恐惧了。所以今天,我们试着先从理性上彻底明白攻击性到底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安全无害地去表达攻击性,这个无害也包括不伤害自己,最后才在行动中去适当表达一些攻击性,并引导孩子学会适当攻击。
一、真情只是攻击的点缀,只有先学会攻击,才能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真情。
我们的影视和小说中,经常会刻画一个高大全的人,会接纳一个邪恶之人的肆意攻击,最终转变了他。比如电影《新少林寺》中,谢霆锋饰演的新军阀,简直无恶不作,而刘德华饰演的老军阀,对他百般承受,最终还去救他的命,结果感化了这个恶棍。
金庸的小说中也多次有这样的刻画,例如《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和郭靖多次救“西毒”欧阳锋,也多次让自己和所爱的人陷入危难。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画面是在宫崎骏的动画片《风之谷》中,女主角娜乌西卡虽然只是一个孩子,但已是部落的完美领袖,父亲的朋友送给她一个小动物,娜乌西卡一看见就喜欢至极,去接近它,结果被狠狠咬了一口,娜乌西卡也感觉到疼痛,但她丝毫没有动摇对它的爱,而且还深深地理解它的不安,没有恨意地承受了这次攻击。结果就在一瞬间,这个小家伙彻底相信了娜乌西卡的爱,变成了娜乌西卡忠诚的朋友。
无论是超级英雄片的男性英雄,还是宫崎骏作品中拯救世界的小女孩,这一画面都是阐释了:真情的流露需要攻击性的刺激,生命才会显得阳光,具有吸引力!
回到现实中:如果是你一个人睡觉的话,一切都在掌控中;而两个人的话,另一个人的头发会骚扰到你,手会抱着你、揽着你,有时让你烦恼,有时让你快乐。
如果是你一个人吃饭的话,可以干净利落,而两个人的话,另一个人可能会很多事,还会捉弄你,有时愉悦你,有时会让你觉得无奈。
一个人的时候,自己能够掌控周围环境一切,但世界是无趣的、缺少生机的;两个人时,你的生活会变得花样百出,而一个总是小小“攻击”你的人,也让你的生命变得色彩缤纷、生机勃勃。
没有攻击性,就什么都没有。我们想必都体验过,如果一个关系中,大家都非常有礼貌,那么这个关系就容易乏味无聊。但有了攻击性也容易出问题,这时我们就需要学习如何转化孩子的攻击性。
二、在教育孩子学会攻击性的时候,父母应扮演“垃圾桶”角色。
我们积极建立孩子攻击性的同时,的确有点像是在做垃圾桶,要承受来孩子长期的负面情绪宣泄。不过,家长老师不能真是垃圾桶,而最好是炼金炉,也就是孩子给你扔了一堆他认为的垃圾(负情绪),经过倾听和沟通,这些他自己认为的垃圾变成了黄金一般的宝贵之物。
做教育的危险之处也在此。我发现,家长一旦不能接受孩子的情绪宣泄,日子久了,家长们会发胖,特别是肚子会变大,好像真的肚子里有了很多垃圾。
三、那些有口皆碑的“老好人”,为什么却没有什么朋友?
一个人身上没有了攻击性,就是把自己内心包裹得很严实的状态,不向别人展示攻击性也不接收别人的攻击性,就意味这个人是孤独的,也是交不到真正的朋友的。
要知道攻击性就是生命力,如果剥离了攻击性,就意味着他没了生命力,他既伸不出自己的能量,也接不到别人的能量,于是,也就无从建立深度关系。
自我保护很强的人,常常是要在自己的内心和外在现实之中建立起了一堵牢不可破的墙,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外部世界攻击自己,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自己内心中的“负情绪”攻击外部世界。
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在某一件小事上,你被得罪了,而你出于种种原因没有表达出你的攻击性、你的怒气,结果这件小事你一直记得,多少年都放不下。但如果有一次,又发生了这种小事,你表达了怒气,然后你发现,不仅你觉得真畅快,对方也没有恼火,甚至你们的关系可能还变得更好了。
所以,我们要明白一个误区:太多时候,我们把软弱当成了爱,而事实上,爱,是需要力量的。
留言讨论:邻家小孩整日爬墙摔碗,而你的孩子乖巧懂事。如果把两个小孩放在一起,你能看出来你的孩子没有活力,没有阳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