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真好,陽光曬得暖洋洋的。天氣預報上說好的“多雲轉小雨”呢?雨傘豈不是白帶了?
這樣想的話,又是“受害者”心理了吧,由於沒有像預報那樣的下雨,便覺得雨傘成了累贅。其實只要稍稍轉變一下思維,感受就會很不一樣了。雨傘是這個季節的常備,一則可以防雨,二則可以遮陽,有什麽不好?
太多時候我們習慣了“受害者”的角色,似乎抱怨方能表達出我們“有主見”、“有想法”、“有聲音”,卻不知一句怨天憂地傳達出了多少負面能量,明明可以不說,為何非說不可呢?
今天發了一個朋友圈,收到很多贊。一位朋友開玩笑說,她也發了一樣的內容,卻為何沒收到贊呢?在那一刻我忽然有股內疚的情緒湧上心頭,一瞬間很衝動地打算趕緊多迴應幾句給她以做彌補。後來想想發現不對勁。為什麼我要內疚,為什麼我要做彌補呢?問題不在於我啊!還好沒有被情緒一時濛蔽了,及時剎車,沒有做什麼莫名其妙的行為。
說到“莫名其妙”,是因為如果沒有停下來的話,一定會發生這樣的循環:出於內疚而付出作補償,之後又會覺得於自己不公,又會出現匱乏感,接下來很可能會索取以填滿自己缺失的部分,至於索取的方式,往往是找親密的朋友訴說,就像祥林嫂那樣,不斷地從傾訴中攫取自己需要的東西。
如果留意的話,我發現很多時候我會被這衝動迷惑過去,然後開始惡性循環。現在有了覺察力,能及时制止一些無意識的行為,但還需要不斷加強這能力纔行。
昨天的塗鴉畫了一隻小船,今天中午在安泰河畔果然就遇見一隻小木船,實在是巧。不知為何,今日特別想畫一個小和尚,一個快樂地、自在的小和尚,應該就是我吧。旁邊高懸的那面旗子上是無字,遠處便是廟門。整個塗鴉的過程特別愉悅、輕松,很是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