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个奇怪的东西,平时不用时浮想连篇,一旦要用笔记整理时,那些平时令人兴奋的想法又跑得无影无踪,即便兴奋的情绪也随同消失。这应该也算是“想”与“做”的差别吧。
正如“反应方式”与“处理方式”。最近看到一个视频,视频里老板凶狠无情地对着公司新进员工喊话“要么努力工作!要么给我滚!”。面对老板粗暴而直白的训话,结果员工中,有的选择愤然离开,有的选择忍气吞声,有的选择毅然留下。
面对现实的反应,想起“扇巴掌”的反应模式。假设你正走在街上,迎面碰到一人莫名其妙地扇你一巴掌,大致会出现三种反应模式:一巴掌扇回去;忍气吞声——认怂;理智面对现状,查探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对方的问题,从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
在上述老板对新员工训话的例子中,新进员工面对的就是老板的“巴掌”,选择一巴掌扇回去,或者认怂而忍气吞气,还是理智地面对现实。都取决于自己:是认同自己的情绪反应,还是表面的老板的态度,或是事物的本质。
在生活中,“扇巴掌”更为常见,他人的拒绝、冷漠、打击,公司预期目标的未实现,家中亲人间的争吵……,面对这些“巴掌”的回应模式,将看出自己是一个“扇回巴掌”的人,或是“认怂”的人,还是冷静分析、自我掌控的人。这些不同的回应模式,塑造着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