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之下,在学校的图书室借到了一本李再湘老师所著的《教师专业成长导引——科研素养与论文导写》。借这本书的目的很简单,作为老师,写论文是总结自己教学实践,增长自身教学经验的最好方式。我一直苦于自己写论文水平的水平有限,不论是措辞还是格式,都存在较大的缺陷。所以看到这本书,犹如黑暗中看到了一座灯塔,迷茫中找到了救星一般。仔细读来,收益颇多。感于作者李再湘老师体察年轻教师现实问题的准确,提到每一点,都非常有针对性。而且书中讲解的解决方法的实在和充分,可操作性很强,不仅在理论上给于年轻教师以思路,还在方法落实上,提供了很多可供选择的路径。
文中介绍论文的写作的主要分为前部分,中部分,后部分。三大部分,前部分主要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中部分主要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建议。后部分包括:参考文献、附录、索引。并且作者考虑到如果是初写论文的人会模糊的一些概念,在文中又进行了进一步地解释。标题忌讳几点:大、绝对、隐长。摘要是标题的补充,200字以内。引言一般用来讲文章的产生背景,论点的意义和价值。正文根据每一个论点举事实例子说清楚。结论是将文章的论点进一步提炼总结以及一些未解决之问题的很好建议。
最让我觉得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时作者介绍的几种思维方式,这对于论文的写作非常关键,不仅科学而且实用,非常有指导意义。
作者介绍思维的方式,例如:对比、归类与类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想象假设。
这几种思维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结合这几种思维方式,又回过头,想到这些思维方式怎样与论文的几个部分相结合。
标题、摘要、关键词主要要解决一个论点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比如和老师们就一些教育现象的交流时的留心观察,阅读教育杂志或者教育专著中善于发现,这正好可以运用李再湘老师的介绍的“对比、归类与类推”和“分析综合的思维方式。例如:在交谈中,聊到一些课堂行为——课堂讲小话。不同的老师对这种课堂中发生的行为的不同态度,就产生了对比,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再分析原因是,在了解到一些原因之后,自身又会发问:那我找到这些扰乱课堂纪律的原因之后,可以有些什么方法呢?可以得出很多的方法,然后可以将方法归类,比如我可以强制不许讲笑话或者调整教学的设计等等,根据这些具体的方法,又可以类推,我强制学生们不许讲小话,又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呢?要是我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做适当的调整,又会是什么结果呢?问题一堆一堆的出现之后,在分析每一种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在了解本质之后,采用综合的方式,像连线题目似的,创造性的组合,连接,实际进行实验,看是否有更好的情况出现。
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加整体,全面的找到问题。发现一个点,就可以通过,对比,找到问题,思考原因,然后归纳原因,类推方法,分析方法,综合调整,找到最优解。对于论点的发现非常有帮助。
引言涉及文章的书写背景,及其价值。正文涉及分论点的论证,所谓分论点,是指论点在不同的的标准,不同的角度来看的话,是否正确,是否可以同样被证明有价值。论证的思考,可以运用抽象、概括的方式来进行,在事例中抽出事情的本质,将这个的本质带入同一类事例当中,来证明其有效性,一致性。用这些本质理论来概括一类事情,使这个理论具有指导性。
结论和建议运用想象假设的思维方式,是完美的结合。当所有的论点及分论点,得到说明后,发挥想象,以最符合现实实际操作的语句列出结论,可以更好地被人接受。对于还不是很成熟的建议,可以用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可以选择的方向,为后有更加合理的解决方式提供可能。
以上是我将论文的几个部分与所理解到的李再湘老师介绍的思维方式,相结合的一些思考,也许不是很严谨,但是对于我这一类的年轻老师已经有很大的启发了。
书中还有一些部分很触动我,让我不仅在论文的写作上收益,而是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有指导意义:1、生活处处皆学问。2、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看事物的角度。
为什么这么触动我呢?因为细思及己,发现不单单是写论文做学问可以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方面,都是这样。当我们仔细观察,留心每一处细节时,我们都可以发现智慧。而真正智慧的提炼,需要运用马克思主意唯物辩证法来看,了解世间万物都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联系的,不断发展着的,所以我们要静止地看事物,看问题。揭开事物表面与本质的矛盾,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仿佛海边拾贝一般,收获满满,让自己的认识又提升了很大一个层次,感谢李再湘老师的这本书,也感谢李再湘老师。
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