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衰退,这次施展老师提到的是英国的案例,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后,英国能够优雅地放弃殖民地,并用制度遗产继续保持自己的影响力。
其实,不管是国家、城市、公司还是个人,都不可能避免会经历成长和衰老。这里补充城市的案例,以底特律为例。
20世纪70年代,底特律和纽约都因为支柱产业出现衰退而步履瞒珊。
纽约因为及时从服装业转型金融业,走出了困境。底特律也想有所作为,但最终没能成功。
没能实现转型的原因很多,比如历史包袱比较重。底特律对于汽车产业过分依赖,特别是三大汽车企业过于庞大,中小企业根本无法生存,导致城市无法吸引充满活力和创业精神的年轻人进入底特律。一旦汽车行业下行,根本没有其他产业可以支撑这个城市的转型。
当衰退成为必然的时候,底特律第一位黑人市长科尔曼·扬做了一系列决策,不但没有拯救这个城市,反而加速了底特律走向消亡,直至2013年底特律因负债超过180亿美元申请破产,2014年该城市人口已经锐减到70万人(北京天通苑小区就有接近60万人口)。
在经济领域,最严重的失败政策就是,在衰退的时候,还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地标性建筑“文艺复兴中心”和交通基础设施“旅客捷运系统”。而处于衰退期的城市,需要的根本不是这些富丽堂皇的建筑,而是更多有想法有活力有实力的企业家,而盖更多的高楼并不能吸引他们来底特律。
最近周其仁、何帆等经济学家在研究城市发展问题的时候,都提出城市要努力成为网络生态里面的节点。比如深圳,就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位置,于是中美科技战变成了“一个国家和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的战争”。而香港事件背后就有城市在新的网络位置中,被边缘化的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衰退,就是当外部形势发生变化后,自己在网络中的节点位置受到挑战,甚至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之后,在新的网络中,能够重新找到相对理想的平衡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