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原文-第二十章(其四)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耘心解读:
如果说“为政九经”讲的是高层管理,那么本节侧重讲的就是中基层官员的管理之术了。
首先强调,在为政管理上,“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事事要有准备,说话、做事、行动之前都要“定”,特别是“道前定”,这个“道”可以理解成是行动处世的准则、方向、规划、策略,这里的“定”,就是要心神定,思路定,准备充分,定则不乱。这是做好事情的前提。
其次,强调上下级的关系处理上,下级要获得上级的支持,在下位的官员,要能得到上级官员的力量帮助,否则许多管理基层的政策便不好推行。下级获得上级支持的最好办法是,你首先要获得朋友的信任,或者说要先获得同级人员的信任,这样上级才会愿意更多地进行政策、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帮助;而要获得朋友的信任,首先要“顺乎亲”,即取得家人的支持与协助,要让家里人与自己齐心协力,如果亲人都不信你,怎么能赢得朋友信任呢?这也正是家和万事兴的本意,家和亲顺,则朋友信,朋友信,则更易取得上级支持。而要取得家人的支持,首先自己要诚意,时刻省察自己,自己是否有诚心正意去做这一件事。而心诚的前提是,明辨是非,知善知恶。
这一套思维推理,其实正是《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归根结底,是要修身。这即是道也是术。
而在这里,特别强调了“诚”,反身而诚,要反省自己是否“诚”,意诚,身诚,根本在于“格物”,研究事物的本原,根本在于“明善”,明辨善与恶。
那么到底什么是“诚”?诚就是信,就是实,就是要实现自己所说的承诺。做为一个管理者,就是要能如实地反映问题,明辨善与恶,如实地看待善与恶,依照事物本原去做事,这样亲人就会协助,朋友就会信任,领导就会支持。这是管理的根本。
一言以蔽之,做为一个下级官员,要如实辨明是非善恶,如实地反映、处置客观事实。说得再明确些,就是不能欺下瞒上,不能忽悠亲人朋友。
因此,《中庸》进一步提高“诚”的重要性: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诚,是上天的大道,是天道。天道从来都是如实不虚的,天地从来都是那么真诚如实地反映着自己的规律,天不欺人!依天道而处世,就是人道。儒家再次察天道以立人道,正如开篇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依天道之诚而身诚,就是像天地一样真诚如实地处事,一个这样的人,不用去刻意地努力追求,就可以达到最适合的状态,不用刻意思虑求索,就能有所获得,从容中道,不偏不倚,中和有度,这就是中庸的境界,就是圣人的境界了。所以时常省察自我,依诚而为,明辨善恶,选择善良并坚定地去做,就是一个中下层官员最根本的素养。
最后,进一步强调一个中基层管理者的基本修养: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很多人把这一层解释为儒家治学的基本要求,其实,谈的还是“为政”,是为政者特别是中下层管理者的基本修养,是一个中下层管理者如何更好地做到“身诚”的具体修炼法门:
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才能做到“身诚”。做为单位的中下层管理者,必须深入一线,深入具体事务,要学习一线的生产与工作标准,要具体了解实际情况,要仔细考察,认真思索,明辨真假,务实行动,不要偏听偏信,不要瞎指挥,不要胡乱作为,要让真正的专家负责专门的事务,如兴修水利就要研究水利,督促农桑,就要研究农桑,这样才能做到“身诚”“诚之”。用现在的话说,基层官员,更要讲学习,讲业务,讲进步,讲技术,要时刻保持一个官员的先进性、引领性,要成为百姓们的领路人。
所以,更进一步强调,一个基层管理者,一定要热爱学习,热爱思考,明辨是非,务实行动,不要放弃,不要停滞,有没学过的,就要学,学不会的不要放弃,有不懂而没有问的,要问,问也没问明白的,不要放弃;有没有思考的,要思考,有思考也不明白的,不要放弃,。。。。无论如何,就是要做一个学习型官员、学者型官员、专家型官员、研究型官员(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这是来自2500年前孔子对基层管理者基本修养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