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书是《在幼儿园和你一起长》,作者是一位专栏作家和亲子阅读推广人,叫粲然,这本书是一本记实小说,记录了粲然作为一个妈妈,为了她的孩子创办一所家庭式幼儿园的真实经历。
由于粲然很擅长描述人与人在交往中,情绪碰撞的微妙变化,因此这段经历被她写得波折四起,有笑有泪,甚是有趣过瘾。
在创办幼儿园的过程中,粲然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思考,并从中慢慢成长,所以书名就叫在幼儿园和你一起长,副标题那个“三五锄”是她的幼儿园的名字,幼儿园现在就在厦门。
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楔子,述说了粲然为什么想要创办这个幼儿园,第二部分是上篇,述说了在创办幼儿园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例如建立团队,处理团队矛盾等,第三部分是三五锄老师为园内孩子写的观察笔记。
我们先看看第一部分,粲然为什么要创办这个幼儿园——
当时,粲然的儿子在厦门一家比较好的幼儿园上学,对于这家幼儿园,她偶尔会有不满意之处,但她又不愿意把真实想法告诉园方,怕园方认为她是难缠的家长,怕园方对孩子印象不好。
她安慰自己:每个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没有十全十美的童年,外面的世界也没有义务要十全十美地对待自己的孩子。
直到有一天,粲然的爸爸突发严重疾病,被紧急送入神经内科ICU,她也跟着在病房陪护五十多天。
在这五十多天里,粲然发现,神经内科病房是个奇幻的地方,里面挤满了心智半失的人,他们的情绪也毫无遮掩——
这位病人的性情是乐观还是悲观?他能否忍耐、自控,……这些性格特征,其实人在幼年时期已经习得,但在生死关头却决定着,每个病人每一天的生活质量。
粲然的爸爸也经历了记忆缺失,她为了知道爸爸的回忆还剩下多少,每天都给他出记忆问卷,例如问,您叫什么名字,例如问新闻联播几点播出,有一次她问爸爸,你最爱的人是谁?她爸爸忽然像孩子一样哽咽起来,说:“最爱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每天都会来看我。”“他们现在也来看你吗?”“是的,他们经常在我床边走来走去。”
很多在那里住院的老龄脑血管疾病病人,都会说他们的爸爸妈妈经常来探望他们,实际上,这些老人的父母早已亡故。正常人一般听了也不在意,权当糊涂话和幻象。
然而有一天,粲然忽然对这个现象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的想法——
她觉得,这些幻象其实是人身处命运深渊时,人生回忆向自己发送的信号,那些神智缺失的老人,经历了衰老,生死,忘记了曾经的成就,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最渴望重新获得的,不是财富,不是青春,甚至不是狂热追求过的爱情,而仅仅是想回到生命中,百分之百被爱的时光里。
就像我们经常听到那一句,老人最后变得像小孩子一样。无论年纪多大,他们也怀念着被父母全心全意照顾的时光吧?
粲然把这个想法,看作是她的悲伤觉醒。
如果一个人,他从未百分之百地被爱过,那将怎么样?粲然不敢想象。
她又想到了她的儿子,她意识到,并非“每个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而是“不同的童年,会有千差万别的人生,会有毫不相同的告别”。
因为对于病床上的人,回忆,代表了他感受过的一生。
她开始想为孩子办一所幼儿园,可以让她专心致志地陪伴孩子,让他们在天地间尽情嬉游,她将竭尽全力,守护孩子的童心。
创业是艰辛的,原本,把孩子送去别的幼儿园里,自己就自由了,日子也挺舒适,假如办了幼儿园,安逸的生活必然被颠覆。
她鼓励自己说:也许,孩子会得到一个不同的童年答案,当孩子也老得不得不告别的时候,他们的脑海里应该会有这段儿时奇趣的影子吧?
她终于下定决心,要把她心中的幼儿园变成现实。
这是粲然的第一重成长,为了孩子,愿意折腾自己的成长。
不知大家听了这一段,对自己所处的生活又有怎样的感悟?作为子女,我们要如何面对老去的父母对重返被爱时光的渴求;作为自己,我们要如何让时光不留遗憾?作为父母,我们又如何参与到孩子人生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回忆里呢?
希望大家在活动结束后,能静心思考一下。
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章,粲然在创办幼儿园过程遇到的困难。
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对于夫妻关系描述的那一章节。
不知大家听过这句话没有——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
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的经营,比亲子关系更加重要。
粲然和她的先生,性格迥异,粲然活泼玩心重,她先生则内敛多思,他们多年前在北漂时相爱,后来,粲然认为故乡是独一无二的,她就回到了厦门,而她先生觉得,在大都市才能成就事业,因此继续留在北京。
“两地夫妻”,长分短合,这让粲然偶然会觉得,就算离婚也无所谓。
粲然能接受父母之爱是离别之爱,因为子女终将独立远离,但她却很怀疑夫妻之爱是融合之爱这句话。婚姻,是成年人在孤独的世界里,为了找到身心契合的同伴,所做出的最大努力。然而,人人生而不同,世上真的会有全然融合的“另一个体”存在吗?
有一次,粲然让先生去操办某件事情,几天后她先生没有回应,她去询问事情进展如何,先生却很不耐烦,生气地说没有做,叫她别催了。如果是以往,粲然肯定就不理先生,自己去把事情做完,然后一边自诩“真是个坚强的女性”,一边越来越孤独,越来越觉得“离婚也无所谓”。
这一次,看着先生的背景叫嚣着“拒绝沟通”四个字,粲然突然想到,她能为了孩子办幼儿园,那她为何不能为了孩子和孩子的爸爸好好相爱,好好沟通呢?她决心要说出她的心意,她突然变得异常紧张,比当年对先生说“我爱你”时紧张一百倍。
因为这种打破壁垒的沟通太困难了,那是你不惜剥开自我的邀请,万一对方不尊重你的邀请怎么办?想想就觉得很可怕。
粲然决定按“非暴力沟通语式”组织语言和先生沟通。
接下来,我要转变一下画风,引入一个“简化版”的拆书模式,用以致敬读行侠的拆书活动,拆书法,关键在于RIA,也就是拆书人带听众学习一个知识点的三步曲:阅读片断、引导促进、拆为己用。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我们读行侠拆书部负责人陈洁拆得非常经典的一本书,我这里就模仿一下她的方法,让大家接触一下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首先,我带大家开始拆书的第一步,阅读片断。
PPT上显示的是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请大家迅速逐字阅读——
1、学会观察:即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观察要客观,观察结果不应带情绪色彩)。
2、体会感受:要善于体会和表达感受,多用“表达感受”的词汇(例如:委屈,失望,担忧,愉快等),我们可以表达更清楚,沟通更顺畅。
3、探寻需求: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和期待,指责、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对方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4、提出请求:我们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应该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要求。一旦对方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无意强人所难,人们一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
好,阅读完毕,四要素是学会观察、体会感受、探寻需求、提出请求,没吃透不要紧,我们进入第二步:引导促进,以粲然和她先生的这一次沟通为例,套入这四要素,让大家加深对非暴力沟通的理解。
粲然强忍紧张,开始说话。
“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觉得我刚才的话是在指责你,如果以往我也曾让你有这样的感受,我向你道歉。”
这里,她运用了“学会观察”,观察到先生把她的询问误会为催促指责。
粲然说完这句就哭了,她感到非常委屈,明明是自己长期被辜负,但现在却要她先开口道歉。
她一边擦眼泪一边说:“我反思自己,刚才的确没有指责你的意思。但是按照以往的发展趋势,我们很快会陷入互相埋怨中,我不想再那样下去了。所以如果我过去有伤害过你,我希望自己从今天开始,慢慢改正。也请你帮助我。”
这里,粲然运用了“提出请求”,请先生帮助自己改正。
粲然继续打着哆嗦说:“我很需要你,很希望更开心地和你一起过日子,但这需要更坦诚、更有效的沟通。我今天哭,不是情绪宣泄,也不是要督促你做什么事,是因为我知道,一定要改变自己。”她想起以往无数次想要离婚的瞬间,泣不成声地说出最后一句:“我们还要在一起很多年,所以,请你看到我的诚意。”
这一段是这次沟通的精华所在,她表达了感受,再次“探寻需求”和“提出请求”,需求是希望开心过日子,要在一起很多年,请求是请先生看到她要改变的诚意。潜台词,就是我们一起努力,更好地把日子过下去。
粲然这次的沟通很成功,后来她和先生的关系有了很大的转变。
非暴力沟通能让我们好好说话,是一个能提高我们生活质量和个人修为的方法,我们也来演练一下,加深学习。马上进入拆书第三个环节:拆为己用。
我们以这里为界,分为两组,大家听好这个场景,一位丈夫的加班应酬很多,经常不在家陪伴妻子,妻子感到非常不满。这一组,想象自己是那位妻子,应该如何用非暴力沟通方式说出自己的要求,达到丈夫以后多点陪伴自己的目的呢?这一组,想象自己是那位丈夫,又如何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平息妻子的怒火呢?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然后请人上来演示。好,大家开始,一边考虑一边再对照一下四要素。
谢谢两位书友的演示。
我们的简化版拆书环节到此结束,我们回到粲然的书来,之前这段夫妻间的沟通是粲然的第二重成长:为了孩子,愿意改变自己的成长。
第一重成长的折腾自己,只是身体上的劳累,第二重成长的改变自己,可谓是精神上的自我重塑,更是难能可贵。请记住这句话:成年人的不断成长才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支持。
时间也差不多了,最后,我为大家送上一封信,这是粲然以宇宙老人的口吻,给三五锄的几个孩子写的回信,希望大家喜欢——
“亲爱的米尼、思语:
从你们写给我的信里,我知道你们很担心盘古,挂念他是不是死了,是不是孤单。
我是活了很久的宇宙老人,在所有星星的世界里,我的年龄最大。
我见过所有人的出生和离开。
你们问:“死是什么意思?”
几乎没有大人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但我可以。
每个出生在这个世上的人,都像一个放到水里的小糖块。糖块慢慢融化。糖块不见了。
这杯水,却越变越甜。
“死”,是再也看不见这个人,像盘古一样,他的身体最后消失了,但这个世界被他改变。
这就是我们共存的世界,它的永恒定律。每个人都会消失不见,但每个人都会融进天地里,像盘古一样,化为尘土,化为山岚,化为云雾。
“死”和“离开”,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难过的事。但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来过而越来越美,想起来就非常欢喜啊。
盘古,我,和你们一样,都在学习着,怎么忍着悲伤离别,以及,最重要的,怎么笑着,慢慢融入这个越变越甜的世界。
每当天上布满群星,我就在天幕后看着大地和你们。
宇宙老人”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颗很甜的糖。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