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湄青萍
写在前面:
继《芳华》之后,又一部电影《无问西东》火了。
不同的时空,四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关于爱情,关于职场,关于国家兴亡。
但每个故事都紧紧围绕着相同的核心:即一个人如何不顾外在世俗的压力,找到并守住自己的初心。
初心,如今似乎已经是一个被人咀嚼烂了的梗,但为什么这部电影依旧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呢?当电影带来的感动情绪慢慢褪去,我脑海里突然蹦出这个问题。
也许是这部电影中的他们恰好给了我们一个莫大的心理慰藉吧。毕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屈从权威,追随大流,而弄丢真实的自我。
可是,当我们说“不忘初心”,或者“做真实的自己”时,我们知道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吗?我们知道真实的自我是怎样的吗?
当太多人说,你要回归自己的内心,不要在意外界的评价和看法,勇敢做自己时,会不会有人只是将“做自己”作为一个欺骗自己的借口呢?
比如,当有人真诚地给你提出正确的建议,你为了自我不被否定,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在做自己!”
又或者,有人只是为了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因而有意去做一些偏离主流的事呢?
如果是这样,“做自已”就成了一件毫无价值的事。
我想,当我们说“做自己”之前,至少要去弄清楚什么才是真实的自我。
01
如果统计一下我们出生以来说过最多的字,应该就是“我”吧。不过,讽刺的是,我们最不了解的,也是这个“我”字。
现在,你可以试着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
你也许会得到这些答案:
我叫李晓梅
我很瘦,留着短发
我是个慢热、内向的人
我是某家广告公司的资深文案
我毕业于国内某所知名大学
我是个已婚女士
我是浙江人
……
当我们审视这些答案,你会发现这些答案不过都是社会贴在你身上的标签:名字、职业、身份……但也许是因为这种贴标签的方式来得轻松简便,我们常常默认它们就是“我”。
记得有一阵子,网上流行一句话:我可以把母校骂N遍,却不可以别人骂一句。为什么不允许别人骂?因为你在母校里挥霍了大把的青春时光,早已将它纳入了自我的一部分。
在中国古代,有避名讳的风俗。父母或祖父母,尤其皇帝的名字,是不能随便用的。
所以,你看中国最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中,竟找不到一个“谈”字,因为“谈”是司马迁父亲的名字。《后汉书》一百二十卷的大作中,避而不用“泰”字。
至于牵扯到皇帝的名字,事态则愈加严重。科举考试中,考生的名字之中若有一个字与当朝已驾崩的皇帝的名字相同,则要被逐出考场。
《故宫100》里,讲到雍正的养心殿时,提及了这么一件事:
雍正四年,浙江某官员出任江西主考,以《诗经》“维民所止”出题,被人向朝廷告发,暗示斗胆拿掉“雍正”的头颅变成“维止”二字。
结果该官员被革职查办,死于狱中,再被戮尸,家属也被流放。
一个名字已是如此,更不用说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身份、声誉,都成了人们口中所标榜的“自我”。
当我们在职场或是社交场合,得体地表现出符合身份的言行举止时,似乎成功地融入了周围的人群,却为何心里仍然感到一阵阵空虚呢?因为那不是“真实的自我”。
02
如果这些外在的标签都不是“我”的话,那我们心里的想法总应该是了吧。
可事实上,我们有时候正是错将这些想法等同于自我,才让生命进入一次次痛苦的轮回。
武志红在《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一书中提到:我们很容易被我们的想法所控制,因为我们认同了这些想法,将这些想法等同于“我”,如果放下这些想法,就好像“我”要消融一样。
电影《心灵捕手》中,其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
心理医生西恩问数学天才威尔,为什么你不去约会呢?威尔回答说:我不想破坏,她的完美……
对此,西恩给出了一个漂亮的回答。他说:也许是你不想破坏自己在她面前的完美吧。这是一个极好的哲学,那样你就一辈子不用认识人了。
接着,西恩讲了一个他已故妻子的故事。
他说自己的妻子放屁超级厉害,有一天夜里,不仅惊醒了他,连她自己也被弄醒了。妻子醒来后,还问西恩,是不是他放的。
说完,西恩和威尔都忍不住大笑起来。西恩告诉威尔:不完美才是好东西,它决定了谁可以进入你的生命。他说他知道妻子身上所有的小瑕疵,但正是这些看似破坏完美的小瑕疵,她才是她的妻子。
在威尔追求完美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卑微的心灵。虽然他拥有极高的数学天赋,但因为小时候的受虐经历,他总觉得女朋友会因此看不起他、抛弃他。
所以,在女朋友邀请他一起搬去加州的时候,他才突然像一头被激怒的小兽,认为对方是想借此与他分手,这样她就可以顺利嫁给富家子弟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固守着这样一个逻辑:只有表现出“好我”,比如工作获得老板的认可,才能获得这个世界的嘉奖,而一旦“坏我”不小心落出马脚,比如工作出现失误,就会被这个世界抛弃,失去原来拥有的一切。
我们将“只有优秀的自己才值得被爱”,等同于“我”,并且不自觉地维持着这个模式,从而使我们的人生一次又一次进入“证明我是优秀”的模式中。
这些潜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是妄念,是“小我”。
正是它们构筑了一道无形却无比强大的墙,阻碍我们去认识真实的自我,了解真实的世界。
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我们总是固执地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在别人身上。甚至与别人面对面交谈时,也从未有一刻放下自己的妄念,站在对方的角度,试着去努力理解面前这个生动的人。
03
王阳明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想拥有真实,就要学着放下妄念,至少有让妄念停歇的时候。当然,前提是,我们要通过长期的自我觉察,发现它们的存在。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而且很可能伴随着痛苦。但唯有你在追求自我的路上,与现实的世界发生碰撞,甚至经历一次次破碎,你才能确定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什么,确定自己的边界到底在哪儿。
就如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所说:自我这个东西,其实你是看不见的,没有什么所谓的自我,它是流动的,冲撞的。
你要终身跟那些很强的东西、很可怕的东西和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自我是不断地在自我升级过程中间碰撞而产生的。
曾经,我觉得真实的自我是静止的,像是被埋藏在某处的宝藏。只要不停地挖,就一定能找到封尘已久的宝藏。
当我这么认为时,无形间也给自我套上了枷锁。比如,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太会说话,因此当工作中涉及到与人沟通互动的环节时,心里总不自觉发虚,想要逃避。
我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你不太会说话。而且就像父母说的那样,在一些社交场合,我确实显得木讷,不懂如何做到迅速地接住对方的话头,而不至于冷场尴尬。
直到某一天,我和同事一起出差,“我不会说话”这个事实似乎有了改变。我看着坐在会议室里那个侃侃而谈的自己,突然觉得有些讶异,这是我吗?我不是不太会说话吗?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以前的自己不过是在自欺欺人。
当我认为这就是“我”时,自己就不用冒险去和别人沟通了,也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尴尬。同时,也失去了碰触真实自我的机会。
所以,只有将自己置于广阔的现实世界中,不断向上摸索,与那些你觉得很强的、很可怕的东西碰撞,你才能从想象中的“我”走出来,了解自己真实的能力边界。
在上面的例子中,想象中的“我”是不会说话的,当现实与想象发生碰撞时,想象破碎了,新的自我诞生了。
而我从中找到的边界是:我反应比较慢,要想做到和别人一样侃侃而谈,就必须提前做充分的准备。
当你通过尝试而确定的边界,也许才是我们该欣然接纳的。
此时,你才能坦然地对自己说:哦,原来这个世界确实有我做不到的事,没关系,我至少可以在边界内,做最好的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你未曾经历风雨,未曾在与现实碰撞中体验到痛苦,就开始叫嚷着“做自己”,那个自己是否值得做,是需要打个问号的。
不会有什么Be Myself,只会有Make Myself,Create Myself;不会有什么回到内心,你需要持续地回去,同时持续地升级。 ——古典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可能是亲人的突然离世,也可能是明天你就不能开口说话了。
问题的关键是:当你想象这种不确定性发生时,你此刻正在做的事,你会懊悔吗?
还是可以像电影《无问西东》里的梅校长说的那样,是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如果是的,那么你已经拥有了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