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和大家分享我的GTD历程,希望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从清单认识GTD
3年前,刚从银行考入某机关公务员,事务性、琐碎性、临时性的工作剧多,经常同时十七八件事同时开工,顾此失彼,错漏层出。本是为了搜索清单App工具,用来在手机上管理待办事情和进行日程提醒,在搜索的过程中接触到有关GTD和时间管理的知识。
阅读的相关书籍主要有:《GTD》、《小强升职记》、《晨间日记的奇迹》、《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习惯的力量》、《ZTD》,褪墨、战隼、小强等作者的文章,学会了番茄时钟、八页小书、手账、云笔记等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技巧。
GTD最直接、最立竿见影的效果是通过全面收集,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当前的工作中去。清单可以让工作和生活井井有条,而不用担心还有工作没做或者某天的日程会遗忘等,这极大提升了工作的专注力和效率。
二、GTD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 纠结工具的使用。
虽然很多个人管理领域的专家,在文章中早就指出并没有完美的系统和工具,但患得患失的心态,加之强迫症和完美主义作祟,让我在工具的选择上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想,大多数刚接触GTD的人都会纠结各种工具的选择。用笔纸还是APP,MLO还是Doit.im,滴答清单还是奇妙清单,印象笔记还是为知笔记,anki还是supermemo,国誉还是hobonichi,活页本还是一日一页。
既然纠结无法避免,与其停留在纠结,不如即刻行动,把各种工具都去尝试下,最终自己根据的喜好取舍,选择自己喜欢的即可。因为无论使用什么工具,付出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2. 清单爆满,陷入拖延和焦虑。
随着全面收集,想法越来越多,清单越来越长,陷入焦虑不安,总想把清单做完,对已处理的清单、知识没有抽时间去回顾和消化,使原本就碎片化的知识迅速遗忘。
GTD更重要的是回顾。将已获得知识进行消化、提炼,化为己用,而不是疲于处理长长的待办清单。因为处理清单的速度快不过创建清单的速度,永远不可能完成清单上想做的所有事情。抓住主要矛盾才是关键。
3. 目标计划太完美,难以实现。
在实践GTD之前,我每年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年都有小进步。开始GTD自我管理后,我从6个高度,6个维度(事业、财富、家庭、人脉、健康、学习)全面梳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定了自己中期、远期目标,让我认识到以前在制定计划中所忽视的领域和细节。
但这种全面的、趋于理想、完美化的目标,使人不堪重负,我比以前更忙碌,但精力分散,主要目标不明确,结果反而不理想。因此,在之后每年的计划中,按照少即是多的原则,明确3项重要目标必须完成。只要完成这3项目标,就大大的奖励自己。
三、不忘初心,向梦想前行
1. 自我管理,源于梦想。
文章《你没有变强是因为你一直很舒服》中谈到:“强者给自己找不适,弱者给自己找舒适”。最终我们可以将一件不适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
我们进行自我管理提升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我不断的给自己找“不适”又是为了什么?是因为自己内心深处的梦想与追求,希望终有一天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梦想才是努力奋斗、不断前行的源动力,喝完鸡汤、吃完鸡肉,继续向梦想前行。
2. 以终为始,确定人生目标。
以终为始就是以结果为导向来制定目标计划。我们期望5年,10年,20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这就是自己人生目标。按6个高度,6个维度,分解细化到每年、每月、每周、每日需要完成哪些事情,并根据现实环境变化不断完善修正。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自己,按照上述的方法制定的目标,或许会发现需要做的实在太多太多。一定要“抓住重点,少即是多”,避免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人不是机器,正常人都会有惰性、会拖延,不可能完成所有事情。
3. 抓住重点,少即是多。
很多人一直停留在“舒适区”,做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时间过得也很充实,但这些并未对自己产生现实收益,对自己的生产生活并无质的改变。因为我们想做事与最需要的事情并不一致。需要做的往往让自己感到不适,想做的让自己感到舒适。
哪些是才真正需要做的?可以看这件事情是否有助于实现人生目标。“成年人讲利弊,小孩子才讲对错”。我们应该将精力放在真正需要付出的目标上。短暂的安逸会使我们丢掉改变的勇气,忘却了自己的梦想,希望不要到危机来临时,才发现为时已晚。
抓住重点,根据事情是否有利于实现人生目标来优先排序,搞定“大石头”。先完成需要做的,给自己找找“不适”,再做想做的,把想做的事情当作是一种奖励。
后续我会将我在运用清单、云笔记、手账等工具构建自己个人管理系统的一些技巧和收获,整理好后与大家分享,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