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人的实用主义逻辑,学习的目的就是用,如果学了却没有用,那只能说明一件事:你一点也不会。
仔细想想,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你学了心理学,那你在生活中会不由自主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事情;如果你学了经济学的知识,在观察世界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用上你所学的经济学知识。但是,不要成为“只拿着一把锤子的人”。
既然如此,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而学习,便很符合学以致用这个原则。
1
为了定义更清楚,我将问题分为两类(不一定准确):
1.技术问题
这类问题只需要调用一个领域的知识就能解决的,比如健身中的动作问题,找到一个健身教练就可以帮忙纠正;
2.认知问题
这类问题要整合多个领域的知识才能解决,比如保持身体健康,这就需要至少健身、营养学、心理学等几个领域的知识,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条件,整合相关知识。
两类问题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解决第一类问题的学习方法无法应用在解决第二类问题上。因为若是想解决第一类问题,可以只关注一个领域的知识,但若想解决第二类问题,就必须深入底层,学习临界知识(出自成甲的《好好学习》),也就是芒格所说的“普世智慧”。
2
在搜寻信息之前,首先应该明确,我想要搜寻哪个领域哪个方面的信息。
在此需要说明:知识是能够改变我们行动的信息;那么如果这个信息不能为我所用,不能改变行动,就不能算是知识。
那么,搜寻信息之前就需要界定问题。也就是用尽可能精确并且正面的语言来描述你的问题,问题的语言越精确,那么就越容易确定可以在哪个领域的哪个方面获得相关信息。
其次,用正面积极的语言来描述问题,那么你的大脑所接触到的信息就越积极,进而会影响你经过思考而得到的结论。
而这正是因为真实世界的底层规律之一:语言会塑造思想。
3
在搜寻信息以解决问题时,有这么几个原则应当遵循:
原则一:结论可能会错;
在得到结论时,一定要记得告诉自己:这个经过我深度思考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
在真实世界面前,在整个社会面前,一个人是多么渺小,怎么能轻易说自己是正确的呢?
原则二:绿灯思维;
当我们听到一个不符合我们认知的话时,第一反应就是防卫,就会在言语上攻击对方。大学有一次班会,班长说了有关支教的事,我当时提出了一个说法:支教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对山村孩子来说,这些人来了几个月就离开了,很伤害他们的感情,而且那些支教老师本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却因为支教就这么浪费了(这是经济学的机会成本知识),当时的我就是一个只拿着一把锤子的人。
我说完以后,班长立马反对,直接说大家不要相信他的话,都没有思考过我究竟说的是什么。
对不符合自己认知的认知,开绿灯,让它进入自己的大脑,先好好分辨,这究竟有没有道理。如果有,不妨修改自己的认知,让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更接近真实世界。
原则三:质疑精神。
质疑是要让自己处于既相信又不完全相信的中间地带,一方面要相信、理解、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在面对不符合这些知识时,能接受,不主动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