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思考模式强调的是覆盖多大的地理范围、影响到多少人等问题;时间思考模式考虑的是,我做的东西能够延续多久。
当我问自己一个问题:“晴子,10 年后,你将在哪里,你在做什么?”我是没有答案的,只会天马行空地设想很多可能。然而换一种说法,就变得简单了,“未来 10 年,你将在哪里,你在做什么?”如此一来,我不得不去思考,我现在做的事情,是否在 10 年后依然有意义。
没有人能知道 10 年后的样子,但我们坚持、专注要做的,一定是那些未来 10 年里依旧有价值的事情。假如给我 10 年,我会选择什么呢?
01 选择一个群体:志同道合的共同体
如果我们在年轻时,非常幸运地选择了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已经汇集了全球最优秀的人,那么这种同侪压力会造成一种效果:被动进步。
今年,是我在北京生活的第 6 年,虽然一直是在读书,从未真正地走入社会,但也切身感受到北京是一个资源高度集中的城市,身边的每个人也都是如此优秀,让我深知自己的普通和渺小。这种 peer pressure 在无形中产生,只要我在这个环境里,它便一直存在;但也正是因为压力的存在,催促我步履不停。
02 选择一种学习状态:终身学习
魏坤琳老师主张我们“要把学习当作贯穿自己一生的事业,要成为终身学习者。”这让我想起了不少大人物,印象最深的当属查理·芒格了。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一位合作伙伴,拥有非常敏锐的商业嗅觉,但他在小学老师的眼中是一个“怪人”,芒格从小喜欢读各种书籍,也常常用书中的知识,“质疑老师和同学们的世俗智慧”。他曾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确实如此,芒格在各行各业中遇到的“聪明人”,大多都是涉猎广泛、热爱学习的。
找到喜欢的领域并投入心力,是一件快乐而难得的事情,它可以是一个生活爱好,或是一项工作技能。可能它现在只是一个“四不像”,就像一个刚学会拿笔的孩子,认真画出的第一个“涂鸦”作品,或者像一位初阶创业者,精心打磨出的第一个产品原型。在外人看来,它不够完美,它不够成熟,但也绝不一无是处,它拥有无限空间,它是一种“未来之美”。
对我来说,每天写的读书卡片就是“四不像”,逻辑够不上严谨,文字也缺少温度,它有一百种缺点,但只有一点——它是我喜欢的,甚至可以说,它是我唯一一件依靠内在动机而做的事情。我决定接纳这个“四不像”,也相信着总有一天,它会在我枯燥的生活里变得更有温度。
03 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非理性,非稳态
非理智?陈楸帆老师从小将自己带入《星际迷航》中斯波克的角色,后来他意识到这种过度理性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凡事也很难将理性和情感完全割裂开来,所以他便“用理智的方式来丧失理性”。
选择雾里看花而不是巨细靡遗,选择金玉之交而不是点赞之交,选择感同身受而不是置身事外。
理性之余,我们也要关注获得的体验是不是美好,如果不是,希望我们一起找回失落人间的情感。
非稳态?“非稳态人生”这个概念太性感了,出自路意老师的《拥抱非稳态的人生》,恰巧这篇也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以至于我不舍得来写,生怕亵渎了作者本意。
不断跳出舒适区,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这种生活方式就是非稳态。非稳态人生,是个勇敢的开始,需要做好准备接受“生活的暴击”。我很佩服像路意老师一样拥抱非稳态人生的人们,他们是真正的创造者,哪怕不被理解,也总能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热情和创造力。希望有天,我可以如他们一般勇敢。
—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在年轻时选择大城市?心中渐渐有了答案,大概是为了让自己能在 10 年后有机会,去发现更多可能,有自由,去做更多选择。
一个人再努力,努力不过趋势;一个人再聪明,聪明不过时代。
虎平老师鼓励年轻人掌握新型产业,到新的城区创造未来;安替老师说我们要到最接近未来的地方去。无论是哪一种建议,都提醒我们要有敏锐冷静的洞察力,顺势而为。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我们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敢于想未来,敢于想 10 年后的一切可能。希望你我,今后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不依赖外力而做的决定。
《认知尺度》这本书有十二篇演讲文,每篇信息量都很大,但并不难读。十二篇文章,十二个故事,虽不能完全套用在你的身上,但它从十二个角度给你启发。
公众号/简书:麦穗时间(myselftimes)
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