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2|你是你,我是我,你和我加起来就是我们。
上一篇,我们解读了安德烈,安德烈的妈妈和爸爸不同的十八岁,年代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喜好也不一样。安德烈的喜好是怎样,妈妈的又是怎样,今天我们继续解读。
1
安德烈觉得他们这一代年轻人要比妈妈想象的复杂,他用音乐来举例。
比如:二十年代流行jazz和swing,五十年代是叛逆性极强的摇滚乐,六十年代是披头士······随着年代越来越近,音乐的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到如今的德国排行榜前十,什么音乐都有。
而他崇拜爵士乐,也曾喜欢过“嘻哈”,并且是冷门的嘻哈。当他发现一首朋友们没有听过,而且很有意思的嘻哈时,和大家分享,并热烈讨论歌词里的隐喻和奇怪的思想观念。
安德烈判断一支歌曲好不好主要有三个元素:气氛、歌词、音乐。一支曲子里,三个元素都并存更好,只有一个元素也没关系。
如同音乐的多元化一样,安德烈这代人个性化分明,每个人有自己的路,自己的品味,自己爱玩的游戏,对错标准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是小小的,个人的。
但是有个性不代表叛逆和放荡,安德烈认为他们其实是很乖很保守的一代,因为没有什么关乎国家命运、民族存亡的大事要他们去做,他们这一代能做的不过是生活中的芝麻小事罢了。所以他认为他们这代是无标识无叛逆很自我的一代。
安德烈觉得他和妈妈的代沟就在这里,他说什么,妈妈不太懂。而他的同龄人,不需要他多解释,同伴们就能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他对妈妈的要求是可以问他,瞭他,但是不要判他。
对面安德烈的“指责”,妈妈大呼“冤枉”。首先她肯定了安德烈的说法:每一代的年轻人都比他们的父母想象得要复杂、要深刻得多。妈妈告诉安德烈,自己没有判他,妈妈在学习“问”他,“瞭”他。
她也很积极跟自己的儿子沟通,比如写信,也向安德烈虚心求教什么是“嘻哈”。母子俩在邮件里,如同安德烈和他朋友一样,一起讨论嘻哈的歌词,和歌词背后的隐喻。
妈妈说:流行文化经过时间的筛子,泥沙被淘汰,金块被留下,留下的就被叫做经典或古典。
就像妈妈喜欢的音乐一样。妈妈小时候大家都会唱李叔同的《送别》。妈妈喜欢的音乐旋律优美,歌词恬淡典雅,意义深远。
比如舒伯特的《菩提树》,这首歌是很多台湾人共同的记忆。妈妈特意告诉安德烈菩提树与佛的渊源,还去广州光孝寺去看六祖慧能剃度的那株菩提树。
妈妈用心良苦,她告诉安德烈,她看到菩提树的心情就如同安德烈看到马丁·路斯亲手种植的树一样。
菩提树是信仰之树,觉智之树,是追求超越的、出世的。热爱这首歌的妈妈还特意去了德国东柏林那条有名的大街,想看看是不是路的两边都种满了菩提树?但是她看到的确是椴树。
在德国有一种说法,在孩子出生的时候,种一棵椴树,树长得好坏预测着孩子未来的命运。日耳曼人把椴树看做是和平的象征,它的守护神芙瑞娜是生命和爱情之神。
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不管菩提树椴树代表什么样的意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容置疑的。
2
爱子心切的妈妈努力和儿子拉近距离,但安德烈“嫌弃”妈妈的穿衣品味差,称妈妈穿衣服就像披上一个装马铃薯的麻布袋或者盖上一条地毯。
安德烈呢不说穿得多么炫酷,至少利落帅气。比如某天的穿着是这样的:牛仔裤,红色的POLO衬衫,暗红色的跑步鞋。
如果每天用三十分钟来打理自己,他会花十分钟洗漱,剩下的二十分钟花在搭配衣服上。
当缺衣服裤子鞋子的时候,安德烈首先想好要怎么搭配才顺眼,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目标寻找购买。
虽然安德烈很新潮,但是他还是愿意陪着老爸去看,他觉得无聊透顶,老爸却觉得有意思的雕刻展,也愿意穿“牛津”味的衣服和肥裤子运动衣。
安德烈曾尝试让爸爸了解他的世界。在香港的时候,头一晚带爸爸去怀旧的酒吧,酒吧里还有乐团在演奏。
老爸很陶醉,就差唱一曲时光一去不回头,往事只能回味······
第二晚,安德烈带爸爸去他喜欢的酒吧,和头晚去的酒吧完全不一样,这家酒吧后现代风的装修,也没有乐团在演奏,只有DJ 在玩唱盘,爸爸浑身不自在,岁月催人老,不得不服老。
安德烈埋怨妈妈,为什么不试着去了解他的世界?为什么不买贵的好的衣服好好打扮自己?为什么不尝试去以前从来都不去的酒吧?安德烈怀疑妈妈已经老到不能接受新的东西,已经定型了。
看完安德烈的信,妈妈赶紧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穿着:青烟色的直筒棉布裙,没有化妆,没有美甲,首饰也没戴。妈妈的衣服要么是白色,要么是黑色,宣称自己是“极简主义者”。
实际上,忙碌的妈妈哪有那么多时间花在穿衣搭配上,同样用三十分钟,更多时候,妈妈会用二十分钟洗漱护肤,用十分钟来挑选衣服。毕竟,比起穿了几次就不穿了的衣服,脸要显得更重要些。
偶尔在大街上看到喜欢的衣服,没时间考虑怎么搭配,先买了再说。另一点,妈妈觉得自己对“美”和“品味”缺乏心得。
妈妈其实一直都在尝试了解安德烈的世界的,但是不可否认,妈妈和安德烈之间是有差距的,即是时代差距,也是文化差距,甚至是阶级的差距。
妈妈给安德烈讲了两瓶牛奶故事。
妈妈买了一瓶牛奶,回家后发现保姆已经买了一瓶。一瓶今天过期,一瓶三天后过期。两瓶牛奶,妈妈问安德烈先喝哪瓶?
吃过苦受过穷的妈妈们,直接先喝今天过期的,再不喝明天就过期了呀。但是年轻的一代有可能会先喝三天后过期的牛奶,因为如果先喝今天过期的牛奶,就永远也喝不到新鲜的了。
妈妈不是马铃薯麻布袋,妈妈是“面粉麻布袋”,小时候,妈妈家里一贫如洗,当时的台湾是美国的救济对象。面粉是救济物资之一。机智的妈妈们把装面粉的麻布袋做成孩子们的衣服裤子。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对于每天吃了上顿愁下顿的人来说,生存是最重要的,而品味?先吃饱肚子再说。
虽然贫穷使得妈妈缺少对于物质的敏感和赏玩能力,但是却加深了对弱者的理解和同情。不管是怎样的过去,都是我们必须概括和承受的。
安德烈这一代,必须“概括承受”的过去是什么?像安德烈不到十五岁就走过半个地球,对于他来说,品味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富裕的生活环境赋予了他们美感和品味,那么有没有剥夺什么呢?他们这一代,是否是另一种“贫穷”?
虽然他们的喜好和品味都不一样,但是母子俩人还是努力求同存异,尝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对方沟通,安德烈愿意和妈妈进一步的沟通吗?我们第三篇继续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