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PIXIU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位居“四大悲剧”之首的《哈姆雷特》,也译作《哈姆莱特》。可以说,这部作品让莎士比亚达到了艺术创作的颠峰,同时它也代表了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人们常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带着疑问,最近读过这部作品后,总是感觉是:人物命运是极度悲惨的,或者说是极富哲学意味的。抛开故事情节不说,单就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便众说纷纭。有人为他高唱赞歌,有人为他悲叹流泪,也有人为他的行为质疑反思。作品问世几百年来,让无数人的着迷探究。这也许就是一代文豪莎士比亚留给后人的艺术瑰宝。
(一)忧郁的王子
丹麦国王意外中了蛇毒,不幸去世,其弟弟(克劳狄斯)马上继承王位。几个月后,王后(乔特鲁德)也嫁给了新的国王。远在德国读大学的王子哈姆莱特回国奔丧时,才得知这一情况。
从此,他有了心病。一方面他对父王的突然逝去悲痛欲绝,无法释怀。按理说王位应该由他继承,而不是叔父,这不是公开篡位吗?另一方面父亲尸骨未寒,他的母亲却公然嫁人,小叔子娶了嫂子为妻,这不是乱伦吗?虽然叔父承诺,哈姆莱特将是未来的王国继承人,但眼前发生的一切,让他根本无法接受。在感到羞耻又疑问重重的情况下,他变得郁郁寡欢,闷闷不乐。
一天夜里,哈姆莱特见到了父王的鬼魂,鬼魂说了一个惊天秘密:他是被人害死的,凶手就是他的弟弟,身负弑君、篡位、夺妻之罪。只要这个恶人一天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他的魂灵便没有一天可以入土安宁,只能做一个四处流浪的游魂。他告诉哈姆莱特一定要替父复仇,前题是不要伤害自己的母亲。
先前的疑问终于找到了答案。哈姆莱特发誓,打破牙齿也要把这个秘密咽到了肚子里,替父报仇成为他唯一的决心。于是他开始装疯卖傻,嘴里胡言乱语。在旁人眼中,这次他真的病了,而且成了疯子。
对哈姆莱特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国王夫妇百思不得其解。叔父派出两位朝臣(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他们二位都是哈姆莱特的同学),负责试探和窥视哈姆莱特的内心里到底藏有什么秘密?他因何变得如此疯癫?
这时,御前大臣(波洛涅斯)抢先前来禀报,哈姆莱特对他的女儿(奥菲利娅)一片倾心。但他和儿子(雷欧提斯)双双告诫奥菲利娅,一定要拒绝哈姆莱特的约见、求爱,让他死了这条心。波洛涅斯断言:哈姆莱特是因为爱情受挫而发疯的。有情书为证:给那天仙化人的,我的灵魂的偶像,最艳丽的奥菲利娅:
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
你可以疑心太阳会移转;
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话;
可是我的爱永远没有改变……
最亲爱的小姐,只要我一息尚存,
我就永远是你的--哈姆莱特。”
为爱而狂,这就是他的心病吗?世人皆醉,唯其独醒。哈姆莱特表面疯颠,暗地里却开始了他的复仇之旅。
为了确认叔父行凶的事实,他安排了一场特别的剧演,国王、王后及重臣受邀出席。内容就是父亲的鬼魂讲述的受害过程,他想借此观察确认叔父和母亲的反应。演出很快开始,剧情如下:
午后,一位国王在花园小憩,美丽骄艳的王后陪在身边,君妇相心,状极亲热。面对丈夫的戏言,王后信誓旦旦地表示:
妇人失节大半贪慕茶华,
多情女子决不另抱瑟琶;
我要是与他人共枕同衾,
怎么对得起地下的先灵……
不久,国王便在花坪上睡熟,王后离去。一个男子偷偷上来,把带毒的叶汁注入国王的耳内,迅速离开。等王后重新回到花园时,发现丈夫受蛇毒致命,作出大哭大呼状。施毒者及侍从马上来到现场,惊呼,一起陪王后哀恸。国王不幸故去后,施毒者马上接任成为新的国王,他就是前国王的弟弟。为了答谢王后的巧妙配合和相助,他赠予对方礼物,并请求嫁给他。王后假装不愿意,最后迫于盛情,终于投入对方怀抱……
“这个故事难道不是在影射克劳狄斯吗?说他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前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
没等这场“戏中戏”演完,哈姆莱特的母亲变得惊恐万分。他的叔父更是勃然大怒,愤而离去。他秘告两位心腹(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纵容他这样疯闹下去,对于我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你们俩尽快打发他一起离开丹麦,到英国去。”
与此同时,国王克劳狄斯在遣送公文里又秘密写下一份告令,委托英国国王把哈姆莱特杀死。这份秘令只有国王一人知道,他想借刀杀人。如果自己直接动手恐会激起民愤,毕竟自己刚登上王位,还缺乏根基。这就是他的阴谋。
确认鬼魂所言属实后,哈姆莱特变得义愤填膺,提剑奔向叔父的寑宫,想昭雪复仇,这是个绝好的机会。但是,当见到国王正跪在地上祈祷时,他动了恻隐之心。“这个罪人现在正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个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残酷的机会吧;当他在酒醉以后,在愤怒之中,或者在乱伦纵欲的时候,有赌博、咒骂或者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我就叫他颠踬在我的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
他没有下手,暂时放过了凶手。紧接着,被母亲招至寑宫,准备接受训质。“哈姆莱特,你已经大大得罪了你的父亲啦!”
看到自己的母亲、当今的王后毫无悔过之意,更不愿坦承自己身上的丑事,哈姆莱特心中压抑许久的积怨瞬间爆发,愤慨指责了母亲的一系列错误行为。然而,他并不知道,身旁的帷幕之后正藏着一个人。他就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是国王安插过来偷听他们母子对话的。哈姆莱特错把他当作新国王,一怒之下杀了御前大臣。
一条由丹麦开往英国的轮船出发了。船上除了哈姆莱特,还有他的两位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共同出使英国。与其说两位同学是陪伴者,不如说是监押者。哈姆莱特怎能如此顺当离国,叔父会放过他吗?他越想越生疑,半夜偷偷查看了出境公文,从中发现叔父的阴谋。于是把委托英国国王杀死哈姆莱特,改为杀死二位陪送者。穿洋过海途中,他们遇到了海盗,哈姆莱特被人掠走。
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也变得疯疯癫癫起来。父亲遇到意外(国王掩盖了哈姆莱特是凶手的事实)、心爱的人离开,让她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最后,这个纯洁痴情的姑娘选择了跳河自尽,鲜花遍身簇拥,随那滔滔江水去找寻心中的白马王子……
哈姆莱特听到消息,不顾一切向家乡跑来。
奥菲利娅的哥哥、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多年在外,听说父亲和妹妹双双去逝后,带着怒火与军队一鼓作气,攻到皇城门下,想找国王算帐。
此刻,国王已经得知哈姆莱特还活着,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为此,他与雷欧提斯秘谈,告诉两位亲人的死亡都是由哈姆莱特引起。雷欧提斯服了软,听从国王的安排,准备通过决斗了结与哈姆莱特的恩怨。决斗时,会事先在一堆钝剑里藏下一把利剑,专供雷欧提斯使用。剑上涂有巨毒,划点肉皮即可让对方毙命。这是计划的第一步,如果失败,就启动第二步计划。国王会在决斗途中,向侄儿哈姆莱特献酒助兴,但它是一杯毒酒。有了这个双保险,哈姆莱特必死无疑。很明显,这又是一个借刀杀人之计。
决斗场上,哈姆莱特夺到了对方的剑。国王大喜,亲自为哈姆莱特献酒,却被王后接过,一饮而尽。哈姆莱特的母亲随及倒地身亡,她为救自己的儿子喝下了毒酒,她曾经犯下的过错算是得到了救赎吗?紧接着,决斗场上的两个年轻人同时受了带毒的剑伤,哈姆莱特的复仇计划还能够实现吗?国王在窃喜微笑……
这就是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给我们留下的悬念。
(二)作品的魅力与影响
《哈姆莱特》的故事取材于公元1200年的《丹麦史》,它曾被改编成流行的复仇剧,后经莎翁之笔流芳百世。它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情节最为复杂的一部。一般来说,一场戏剧的表演时间大都限制在2-3个小时,而这部作品要上演整整4个小时。据说1602年,这部剧本公演时,剧团同仁们都很担心,极力劝导莎士比亚删减情节,把演出时间压缩在3小时之内。然而,他并没有同意。作品上演当日,就引起轰动。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剧中的经典名言,随着演员哀恸凄婉的悲叹调,很快被模仿传遍英国的大街小巷。其实,在演出当时,可怜的姑娘奥菲利娅最后跳河而死的场面,让观众没有不悲痛哭泣的,现场人潮涌动,怒吼着要求杀死国王克劳狄斯。
这部作品赢得意想不到又可预见的成功。至此,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达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巅峰。它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且位居“四大悲剧”之首。时间是检验一部作品是不是足够优秀的最好标尺。《哈姆莱特》问世几百年来,经久不衰,被誉为莎翁最负盛名的一部剧作,被多次改编成舞台剧、歌剧、影视等作品。这就是其魅力最好的证明,不是吗?
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深刻的悲剧意义。它不仅仅体现在作品最后的悲惨结局,同时还在于作品带给人们沉重的反思,对哈姆莱特命运的反思,对当时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背景的反思。
第二、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注重通过内心矛盾的冲突来描写揭示人物的深度。尤其是成功塑造了哈姆莱特的形象,成为文学史上扑朔迷离、让人回味无穷的经典,也成为莎学中研究最多、也争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第三、在故事结构上,安排了三条复仇线索:主线是哈姆莱特为父复仇,另外暗含着雷欧提斯和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为各自的父亲复仇的故事,三者互相对比,交替推进,主辅衬托,激化矛盾,共同表现主题,从而让戏剧的生动性与丰富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四、人物对白是戏剧的核心,从语言特色上看,粗俗与高雅兼有,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对比、隐喻、双关等手法,加之长短句结合,配以不押韵的诗歌,让整部作品如一首长篇悲诗,充满了张力、感染力和哲学意味,让人从心灵深处受到极大的冲击,这就是莎士比亚独创的完美的悲剧艺术的表现手法。“莎氏之文墨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名言百出”。据统计,莎士比亚一生创作的词汇量有29066个,因广为流传而不得不被收入字典。
因此,公认的观点是:“《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艺术最完美的体现,代表了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这个称誉不可小瞧,可谓是高山仰止、无人能及。也就是说,至今尚没人能够与之称雄媲美。
(三)哈姆莱特的性格之迷
如果说,不随时光流逝变得暗淡无光,反而煜煜生辉,魅力永存,是《哈姆莱特》这部戏剧的最大优势,那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莎士比亚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的人物形象-哈姆莱特。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是意思是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这表明了哈姆莱特性格的多重性,也表明了其性格魅力的永恒性。在复仇的过程中,他一再矛盾纠结犹豫,无疑给人留下的思考、教训和启示也是多元的,这是历代人研究讨论的焦点、热点及持续点。
有评论者认为,“哈姆莱特的悲剧很好的印证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哈姆菜特在复仇之旅上一路荆棘坎坷,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善良与正义的坚持。与此同时,背在他身上的磨难也却越来越重,最后在与邪恶的斗争中英勇地死去。这就是英雄的路:在磨难与不屈中开出美丽之花,在悲剧中体现出人的真正价值。”
也有人总结说,“哈姆莱特一生经历了三次转变,从快乐王子到痛苦王子,进而到积极王子,这三种身份角色的出现,是他思想转变的过程,个人作出的人生抉择。他性格上的复杂性源于其矛盾性,这种矛盾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解释,即勇敢与怯懦、冷酷与温情、焦躁与谨慎。剧中,他有多次可以杀掉叔叔克劳狄斯的机会,却轻易放走。这种性格上的矛盾是最终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还有人认为,“哈姆莱特可能被人当作一个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但他却是一个现实行动上的失败者,至少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沉思者,或者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这并非出于他怒气的缺陷,而是因为他在探询生存意义的道路上,理性褫夺了原本怒气的存在空间。”
上面的分析对吗?您完全认同吗?相信读过这部剧作之后,您一定会有不同于他人、且完全属于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就是莎士比亚作为一代大师、杰出的戏剧家、举世无双的14行诗人,留给世人如诗如幻般的一个迷题。
可惜这位让人仰视的文学巨匠仅活了52岁,便离开尘世。活着的时候,他曾经这样极有信心的预言: “大理石,或者王公们镀金的暮碑,都不能和我的这些有力的诗句比寿……”
如今几百年过去回头看,有多少看视坚不可破的大理石,在风雨的洗礼下或破裂或沉寂,都没有莎士比亚的文字那么历久弥坚,至臻至美;又有多少叱咤风云的王公贵族,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下被碾过遗忘,他们镀金的暮碑也失去了昔日的光辉,早已与它的主人一起长眠于地下,化为尘烟。然而,莎士比亚这个名字以及他的作品,却受到了一代一代人的喜爱与传承。它如明月一样清澄,似日晖一样耀眼,因为作品被注入了生命与思想,这种生命与思想之火一旦被点燃,便生生不息,永远照亮着人类进步发展的前程,使之向文明迈出更大的一步。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莎士比亚不仅属于英国,他属于全世界;莎士比亚不仅属于一个时代,他属于所有时代;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剧作家,他还是一个能窥视到人心底的灵魂家。他用粗俗与高雅争峰的对白,用波起浪涌般的诗韵与弦律,用人与鬼对决质问一般的气魄,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双重性,上演了一幕幕关于善恶交织、正邪较量的人间剧幕。悲剧的意义就在于它彰显了生命的价值。
最后,让我们以莎士比亚14行诗里的一句,再次向这位不朽的大师、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人致敬:
如果你活着,不愿被人记起;
那么,就带着你的回忆,独自死去。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