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怎么办才好?”
“这件事,你怎么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每次遇到这类型的问题,我们很容易就不知所措,也许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了“彻底思考”的能力。总感觉,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伸手党到学会思考;从无知到有意识;从拖延到高效…也就是说,如果你意识到这些问题,就已经抛开了大多数不爱思考,甚至浑浑噩噩的人一大截距离了。
归根结底,这一系列的蜕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与我们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很大的关联。作为思考星人,从《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这本书中,得到了对于思考的启发和进一步的认识。
独立思考,通俗来说就是彻底思考。书中给出的定义是“思考信息、意见和想法的对错,从中摸索出更好的‘答案’”,是一种不流于他人的想法,自己认真思索意见的思考方法。
其实独立思考,也是有套路的。
彻底思考的四步走:深入理解——扩展观点——预想未来——交换意见
关于如何思考,我想我们经过了一系列的教育,甚至是社会经验,各自都会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和方法。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其中提出的具体的方法论。接下来,我给大家抛砖引玉地点出三个实操技巧。
一、5岁小孩说明法
在“彻底思考”的第一步——“深入理解”中,一个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的方法之一,也比较切实有效的方法就是“5岁小孩说明法”。
顾名思义,就是去给一个5岁的小孩说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因为5岁小孩的认知相对比较简单,他们无法听懂太多复杂的解释,而且他们会特别直接地给于你反馈,懂还是不懂,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
如果你能够把信息说明得连5岁小孩都能听懂,这样就能说明你已经做到充分理解。
小孩真是特别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天真单纯,对事物好奇心特别重,不耻下问,只有你想不到的问题,没有他们问不出的问题。所以为什么说,养育孩子,是件特别考验人的事情,而且你的能力怎么样,完完全全就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好吧,想着想着,发现养孩子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它会时刻倒逼着你去输入和输出。无疑有增加了一个爱孩子的理由。
二、一张A4纸决定表格
这是针对“彻底思考”第三步的“预想未来”中的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拿出一张A4纸,或者打开笔记簿,或者新建一个Word文档,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分析和思考(以跑一场马拉松为例)。
1.写下无法做出决定的行动:跑一场马拉松
注意要用肯定句,这样可以避免自己摇摆不定。这是特别重要的前提。
2.你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采取这个行动:为了锻炼身体、为了完成第一次的体验
注意这是“目的”,而不是“理由”。要写“为了……”,而不是“因为……”。另外,“目的”需要锁定一个,如果欲望太多会反巧成拙。
3.列出所有可以尝试的方法
4.预测结果,列出顺利和不顺利的情况
5.删掉不可实施的行动内容
例子:
做到这里,其实我们已经在践行着彻底思考了。
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可能你会迸发更多的灵感,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深层意愿。最重要的还是得“我愿意”。
三、对重要事物的观察顺序
发现心中有点芥蒂 → 不压抑感觉,承认它的存在 → 思考这感情从何而来,寻求本质 → 为什么出现,寻求根据 → 承认“xx都对我来说很重要”
除了“彻底思考”的四步走之外,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也很重要。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What-How-Why。说到底,思考是件非常私人的事情,所以重心是你自己。不断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够更顺利和高效地进行独立思考问题。
方法论,我们收入囊中,刻意练习。自我意识,渗透并迁移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跟方法论是互相发展和促进的。
不管是职场还是日常交往,大家都知道沟通交流很重要,很讲究技巧。而思维方式就是沟通交流的根本。我们的所说所做,都源于内心的思考和分析。那你说,学习独立思考,是不是很重要呢?!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贯穿着大大小小的方法论和操作技巧,以欧美的开发式思考为切入点,层层深入,每一小节都总结出关键点。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致用类书籍,如果你希望更加系统和深入地学习,建议可以购买阅读全书。
最后还有彩蛋:
交换意见的14条规则
1.这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意见
2.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和文脉
3.揭示接下来说话内容的“地图”
4.重要的地方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再三重复
5.避免武断的语气
6.反对≠否定人格
7.把否定当成对方的“提问”
8.不打断对方说话
9.“不懂装懂”不可取
10.全盘接受对方的意见,并不是“尊重”
11.不要跟随对方的脚步
12.问根据,说出来
13.不要假装自己什么都懂
14.要反对,就要提出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