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开始,就觉得自己在时间管理上做的不好,每天时间不够用的感觉。于是就学习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工具,比如吞三只青蛙(每天起来先处理当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把事情想成青蛙先吞下去)、番茄工作法(列出你当天要做的事,设置25分钟闹钟,然后从第一件事开始。此外还要有每日回顾、做每日承诺、控制中断、预估要花的工夫等。)、时间四象限(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GTD工作法(通过收集-处理-组织-回顾-执行五个步骤把工作进行拆解)、时间轴记录(每天如实记录从0-24小时内做的事情)、晨间日记(每天3-5分钟以九宫格的方式记录昨天的事情,思考今日和接下计划)、OKR工作法(以目标与关键结果为导向,倒推计划)、三十四枚金币(每半小时一枚金币,用不同颜色去区分,一天下来总结时间花销)等等。
在不同的背景下,满足我时间管理的需求。大学时期以番茄工作法、三十四枚金币为主,实习后以吞三只青蛙、时间四象限为主,工作后以GTD工作法、晨间日记为主,当妈后以时间轴记录、OKR工作法为主。
但是,特殊时期,我们的每个身份都在同一个空间和时间里重叠,特别时这个娃还不具备独自玩乐的习惯和学习力,之前习惯的工作法仿佛都渐渐失去了效果。
相信很多在家办公的宝妈一天的时间跟我差不多——
早上起床、洗漱、吃饭,刚打扫完房间娃醒了,于是处理娃洗漱吃饭,再陪娃玩一会,刚准备开始学习,就到10:30要准备午饭了。
午饭后哄精力充沛的娃睡觉,睡熟后悄咪咪下床刚准备看书,娃一翻身发现妈妈不在哭了,于是又去哄。好不容易看几页书,没来得及记录,娃醒了。又开始重复洗漱玩乐吃点心。然后,又要迎来晚饭时间。
陪娃吃完晚饭,与家人同娃玩一会,带娃做些早教体验,又开始给娃泡奶、洗漱,又开始哄娃睡觉。想娃睡了起床学习,往往陪着陪着自己也睡觉了。
还没包括跟同事对接思考接下来工作内容的时间。挤压下,又有多少时间是留给自己一个人的时间呢?能用来自我提升的时间又剩多少呢?少的可怜。
在家磨合了一个月,终于找到点这个时间下的时间管理方法,分享给跟我相似经历的宝妈/宝爸——
1.摆正心态,接受现状,不要因为没有长时间段的自我时间而影响情绪。在每个角色中如何没法立即转化,可以以喝杯水过度。
2.碎片时间管理。以5分钟、10分钟、25分钟、45分钟列出可以做的事,当碎片时间出现,就选一个来做就好。5-10分钟可以写让自己放松的事,比如刷微博关注的人的动态,这样也会被想成为的人激励到,快速调整状态。25-45分钟可以设计看几个章节的书,或者听一个网课,下一个25分钟就可以做笔记或者简短的输出。
3.一周一个关键词。每周学习的方向可以设置一个关键词,集中学习,这样不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的感觉。比如这周我的关键词就是#时间管理#,我就会着重这方面信息的查找、书籍的复读,并列下三点自己的执行计划,在周五到周末去完成。
4.总结,微成就清单。每晚我会写当日总结,可以记录自己的微成就,这个微成就并不是要多高大上,反而是小的,比如今天跟着电视跳了健身操,比如晚饭完靠墙站立30分钟。开心的入睡是很重要的。
最后给大家推荐几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时间管理七堂课》《吃掉那只青蛙》《番茄工作法图解》《只管去做》《把时间当作朋友》《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晨间日记的奇迹》,大家可以先找一点当下可以做的去做,快速调整成适合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总能找到适合去做好每个角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