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学2,这是在“得到”很早就买了的一本听书音频,一直束之高阁,这两天偶然听到,觉得颇有意思。
书中陈述了6个有趣的的命题,并且根据原著做了相应解读:
1-奖金越高,员工的业绩也会越高吗?
2-人们工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钱吗?
3-同样的创意,你会认为自己的更好吗?
4-开心的事情,应该分开做还是一次做完?
5-为什么少数人的不幸,比多数人的不幸更容易获得同情?
6-你习以为常的行为,真的都是对的吗?
接下来我会分6篇文章,结合路七做的音频解读、原著以及我自己的体会,跟大家分享以上6个命题给我带来的思考。
1. 高额奖金未必提高员工的业绩
对于认知能力要求越高的工作,比如投行、证券或者咨询师,高额奖金比较容易产生反作用;而对于低认知乃至机械性的工作,奖金越高可能成绩就越高。
其实这一点不难理解,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阈值,而我们对自己能力的阈值也有一个主观的评估。对于那种明显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不可能的任务,即便是面对再大的奖励,我们做出的反应很可能是:我做不到,所以放弃尝试跟努力。例如一个高三学生,如果他的平时成绩就是500分,你让他在最后一个月冲刺680分冲刺清华,并承诺一份特别的奖励,有可能他会从内心放弃努力的想法觉得这份奖励跟自己基本无缘。但如果你跟他讲提高10分,是什么奖励;30分、50分分别是什么奖励,可能会更能刺激他的兴趣并且获得更好的激励效果。
而对于“低认知乃至机械性”的工作,奖金的激励效果会越好。例如工厂工人机械性的组装工作,按组装件数提成,提成越高,工人的效率可能越高,因为这是在自己可完成范围之内的提高,不会面临太大的困难和挫败感。毕竟,人,不可能只有理性的经济学思维,更有感性思维。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也是我们幸福指数的重要参数。
在公司里,要避免高额奖金的负面效应,可以将奖金分散,每次少发一点,但发放的次数更多一些;或者,可以根据员工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的平均表现来发放奖金,而非短期内的表现水准。
书中提到,这一命题如何应用到公司管理中,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那就是分散奖金,或者设定长期目标,而不是短期内的表现。其实这跟把一个困难的目标拆解成无数可执行的小目标,然后单个奖励、分期奖励的理念是一样的。其实背后的逻辑就是:管理者需要把激励定制在可以实现的目标上,“可实现”,要么就是以大化小,要么就是给到足够的时间。
书中还给出了一个研究案例:
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要求志愿者完成一系列类似于走迷宫、拼积木之类的小任务,并将志愿者分成三组,分别许诺少量奖金、适量奖金和高额奖金,来观察人们在不同程度的激励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实验结果显示:奖金最高的第三组志愿者,成绩反而要比前两组差很多。因为高额奖金的人感到紧张与巨大的压力,反而会表现下降。
相信这个案例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思考。其实这一命题,绝不仅仅只能应用到公司的管理中,还可以渗透到许多方面。
例如,亲子关系中,你怎样鼓励你的孩子?如果你是老师,要如何激励你的学生?如果你是一名微商,怎样管理你的团队?
也许,你生活中会遇到的种种难题,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能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