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过程理论是什么
每天海量的信息袭击着我们的大脑,大脑是怎么处理这些信息的呢?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给出了一个答案(你可以对照一下是否也有同感),证据显示大脑处理信息有两个类型,为方便说明可以称为进程一和进程二。进程一的特点是处理信息速度快、不需要认知的参与(不费脑),例如走路、面部识别,进程二速度慢,需要大脑分析思考,需要动脑子,例如做数学题,写作。它们和我们实实在在的大脑神经什么关系,进程一对应大脑神经网络的C网络,进程二对应大脑神经网络的A网络,这是双过程理论的神经科学基础,可见该理论通过了实验的证明。
再进一步的说明两个进程都包含哪些事情,进程一包括:
情绪对行为的调控
为解决适应环境问题而存在的心理模块,比如面部识别、语法获得模块
内隐学习的加工过程
因为过度学习而产生的自动化激活,比如对下国际象棋的可以练习、品酒师的刻意练习形成的自动反应
进程二包括就是“有意识的问题解决”,因为需要动用大脑能量,大脑处理信息时首先使用的是进程一,这是大脑最经济的选择。
什么是三重心智模型
通过使用双过程理论比较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我们会发现,人类的进程一很相似,不同的在于进程二,在细化研究进程二的时候,又可以进程二分为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算法心智指的是通常说的智力(IQ),信息处理效率的不同,算法心智与工作记忆密切相关,反省心智指每个人的信念、目标、思维倾向性等。再加上进程一的“自主心智”,现在就一共有三个心智,反省心智、算法心智和自主心智,这就是三重心智模型。
三者的关系如下:
怎么样可以变得理性
通过上面的学习三心二意(双过程理论与三重心智模型),我们知道了我们处理信息的过程和人与人的差别,那么接下来要说怎么样才能变得更理性做事,理性意味着行为更有利于目标实现(工具理性),认识更符合世界真正的样子(知识理性)。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是减少进程一自主心智的决定,第二是为进程二增加心智程序(减一加二)。自主心智因为不费力,大脑也会选择它作为默认,这个被称为“认知吝啬鬼”,然后欲速则不达,省力往往意味着不准确,往往会做出不理智的选择,例如框架效应。当我们开始思考,慢工出细活,利用进程二的时候已经成功了第一步,但有时会因为缺少相应心智程序(心智程序缺失)或错误的心智程序(污化的心智程序)而做错事,例如忽略备择假设、相信占星术。心智程序的意思是个体从记忆中提取的规则、知识、程序、策略,用于辅助决策判断和问题解决过程。
根据上面把非理性的原因做一个分类就是下图:
在进行表格化细致一下就是下面:
现在知道了我们常犯的错误,在生活中就能提醒自己,要理性就要减一加二,办法就是当自己很快做决定的时候,停一下思考一下(if我要快速做决定,then告诉自己停下来想一下),同时多看书学习一下概率知识、科学决策、批判性思维、经济思维等,增加好的心智程序,决绝坏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