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记述了作者双腿瘫痪后,在轮椅上的所思所想,以及对往事中一些人,一些事的回忆。
最打动我的是第一篇散文《我与地坛》。作者双腿残废后,没有出路,没有工作,甚至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多少个日子,他坐在轮椅上,在地坛安静的度过,看时光从指缝溜走,看四季在树梢变换,看母亲的身影环绕着自己忙碌。在这里,作者思考着生与死的命题,探讨着活下去的意义,沉淀着年少的张扬与浮躁,追随着文字带来的期许与希望。
母亲试探,鼓励,小心翼翼,担忧,不安,不离不弃,努力唤起儿子生的希望。她偷偷的来地坛张望,看不到儿子身影时内心紧张,却又不敢大声呼喊,她一遍一遍的寻找故意藏起来的孩子时,那份焦虑令人心疼。
母亲理解儿子,她克制内心的焦虑与恐惧,送儿子到地坛,任由他一天天孤独的待着,期待他能够振作,试着做事,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通向幸福的路,因为希望太过渺茫,母亲愈加痛苦。
49岁那年, 母亲倒下了,不知道这样的结局是不是上天对她的垂怜?她太苦了,她宁愿受伤的是自己,她因为不能替代儿子痛苦而更加痛苦。
母亲走了,作者意识到自己要好好活着,他一遍遍思考怎么样活下去,四肢健全的人们生存尚且不易,何况残疾的他。他试着用纸笔撞出一条路来,母亲却没机会为之骄傲了。
一个人的身体如无法行走,他的灵魂一定能走的更远。作者的思考是这本书的主旋律,因为有大把的时间和安静的空间,他天马行空的想一切能想到的。我们去读这一部分的某些内容,容易分心,跑神,就是因为有太多的诱惑极力想把我们从书中拉出来。我控制自己读下去,却因为不能共情,记下来的非常有限。
写作的意义,也是寻求一份“共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