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你的朋友想要一个,你会给他哪一个呢?”
“那给大的吧!”
“以前,我两个都会给。”
“那说明我闺女朋友多。”
“不是,他们觉得我不爱吃苹果。”
“那现在呢?”
“看心情吧”
这是电影《热辣滚烫》中,杜乐莹跟父亲的一段对话。
以前的杜乐莹,是个贪吃贪睡不工作,宅家啃老的巨婴。
从心理学角度,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她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了挫折所采取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退行,即退回到婴儿状态。作为口欲期的婴儿,会通过不断的进食刺激口腔缓解压力,像婴儿一样过度依赖家人,吃得多,活动少,她理所当然得变成了臃肿肥胖的女人,这形象又成为新的压力源导致她更严重的社交障碍,恶性循环一旦开始,只会越来越难挣脱出来。
不能不说,她能躲在家里逃避社会竞争,说明她还有人兜底,还有家庭当做退路,有父母可以依赖。
然而,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年之后,她躲避的港湾里风波频生,让她再也无法继续这样逃避下去:父母逐渐衰老,能力渐弱,妹妹的日子也鸡飞狗跳,家里对她的容忍度日渐降低。
妹妹想要她的房子,要得理直气壮。
闺蜜要她的男朋友,还要她当伴娘。
表妹要让她当小丑,录制一档热火的节目。
那时候的杜乐莹,就是别人要,就把两个苹果都给出去的人。
刚和妹妹撕扯完,还是签了房屋转让书;
男朋友和闺蜜结婚了,她还是为了保全他们的面子去当了伴娘;
表妹的节目里,尽管不愿意,为了表妹的业绩,她还是违心地在镜头前抖出自己的隐私;
然而,所有人都认为她“不爱吃苹果”。
妹妹拿了房子,觉得那是她该得的。
男朋友和闺蜜如愿以偿结了婚,却毫不顾忌她的情绪
表妹拍到了她想要的点,赶紧跟她撇清关系:不是什么亲戚,要不是为了找热点,才不会找她。
亲戚朋友们这副“她不爱吃苹果”的样子,真的因为她给得太多了吗?
不,她们当然知道她的付出,只不过,当这个人在她们眼里没有价值,她的付出也就没有价值。
当你弱小的时候,你掏心掏肺地付出,都会被认为是讨好,而一旦觉得你讨好,她们在潜意识里就会进一步认定你的无能和弱小,只会进一步嫌弃你,鄙视你。
当你比她们强大时,你所有的付出都会被珍视。你让利与人,那是你大方。你谦恭,你那是礼贤下士。
人们习惯拿着放大镜在弱者身上找缺点,在强者身上找优点。
就连杜乐莹暗恋的健身教练都是这样,一边享受着她的付出,一边嫌弃她。
当亲情、友情、爱情的重拳轮番将杜乐莹击倒在地时,那个懦弱、自卑的女人在风雨中绝望而死,新的杜乐莹置之死地而后生。
她通过专注于练拳击,从运动中慢慢找回了对于自己生命的掌控力,在日渐强健的肌肉和甩掉的肥肉中,不断获得正反馈,从而一步步从自卑走到了自信。
尽管,最后,她也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她虽然走上了竞技场,依然难以战胜职业选手,她还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然而,当她以超凡的毅力战胜了懒惰、肥胖、自卑、怯懦的自己时,她获得了身边所有人的尊重和欣赏,而爱只会在尊重和欣赏中产生。
所有的关系中都难免出现“慕强鄙弱”,这个强,可以是社会意义的强,也可以是精神的强大。
“如果你有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你的朋友想要一个,你会给他哪一个呢?”“看心情吧!”
你当然可以给出两个苹果。只要不想用“给苹果”证明自己善良,不想用付出换取他人的善待,想给就给,给就给了,无论对方怎样反应都事过无悔,不放心上,那你就算给出两个苹果,别人也不会觉得你是讨好。
你也可以一个不给。当你不想给,说不给就不给,不纠结,不为难,不担心得罪人,不怕对方跟你翻脸的时候,别人反而不敢轻易跟你翻脸。
给不给,看自己的心情,而不是对方的心情,这是找到“自信”后的杜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