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呼伦贝尔的一天两夜
我们是在十一节假日期间去的内蒙,现在已近十二月了,一直没有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简书给了我这个机会吧。
东北凌晨四点的天也是黑暗的,远处暖房的光朦朦胧胧,让人有身处傍晚的错觉。
大家陆续到达集合点,吃了早餐就先在车上补个觉,一群大多都互不相识的人窝在一辆大巴上也能睡得香甜。
大概八点多,我们都醒的差不多了,领队让我们通过"守护国王的天使"的游戏做了自我介绍,我才发现,原来同行的人基本都是同省的大学生,心里有点暗暗的庆幸,有点志同道合的味道吧。
我算是特别晕车的那类人,长达十二个小时的车程对我来说算是极大的考验,中途吐了两次,不敢再进食,只好窝着睡觉。很感谢作为副领队的小姐姐,格外照顾我,还有身边的小伙伴,游戏轮到我的时候主动替我上台。
半梦半醒之间,隐约看到美丽的小城镇,又实在难受,勉强用手机记录下来。
匆匆扫一眼,发现我们已经进入了兴安盟呼和浩特市。可惜我们在内蒙停留的时间太短,没能去看看呼和浩特小镇内的集市。
漫长的行程中,大家聊着天,玩着歌词接龙,到达滚吉给时,已是晚上七点多了。或许是因为位置偏北,天还是深蓝的,睡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依然向游人展示了他的胸怀。
我们终于到达巴尔虎民俗园,憨厚的巴特尔大叔操着一口夹杂着蒙语的普通话,为我们所有人献上洁白的哈达。大家在蒙古包内吃了到达内蒙的第一餐:没有一点膻味的烤羊腿和手把羊肉。
大概七八个人围坐一桌,大口吃肉,会喝酒的各敬一杯,不会喝的就以汽水代酒。 我们这桌正好是一个学校的,一边是学姐一边是学妹,大家由刚开始的拘谨到后面可以互相调笑。
这样,酒足饭饱,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还有蒙古族的长调,外面是零下的寒风,里头气氛热烈,心满意足。
到了深夜,所有人睡在一个大蒙古包里,头对头,脚对脚,中间烧着炉子,压着声音凑在一起聊天。即使离家几千里之外,也不会孤独。
到了第二天早上五点,五二叔叫我们起来看日出。
零下一度的草原上已经非常冷了,风很大,手裸露在外一会儿就受不了,但我们还是希望能把这一刻记录下来,虽然拍照技术很烂,但这一刻的草原,无需滤镜与修图,就可以美成一幅画。
回去的路上,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草原上的动物,很害羞的骆驼。
简单的吃过早饭后,巴特尔大叔带我们去祭敖包,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敖包的故事是很奇妙的感觉,当然,因为并没有到正式祭敖包的节日,我们只是简单的进行了求神降福,围绕敖包转三圈。
不管怎样,在头扣下去那一瞬间,我认为我是虔诚的。
试着在草原上寻找一个目标,朝向它,坚定的、笔直的走过去。你会发现草原有多么辽阔,你认为似乎触手可及的那个地点实际上需要漫长的跋涉。
但你只要坚持走下去,就绝对可以到达。人生亦如是,只是通常,你想要去往的那个远方,被其他东西遮住罢了。
尽管时间很短,位于新巴尔虎左旗的呼伦湖依然是我们必去的地点。
在湖边,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游客,策马的牧民,悠闲的牧犬。
我们穿上蒙古族的传统服饰,跟着巴特尔大叔学射箭,即使手被划伤依然兴致盎然。
帅气寡言的阿牧教我们骑马,他长着蒙古族特有的棱角分明的面庞,骑着马的样子吸引了很多小姑娘。
我们一起拔河,和小巴特尔摔跤,一起坐在蒙古包外找4G网。
在巴尔虎民俗园,我度过了离家以来的第一个中秋夜。
我们按照蒙古族的习俗,进行隆重的仪式,享用了正宗美味的烤全羊和其他蒙古菜式。
天气太冷,我们只能在蒙古包内办中秋晚会,副领队组织了一些小节目,还为每个人准备了月饼,大家欢乐的玩闹,与牧民们跳舞。
走出蒙古包,我们发现这个往常的月圆之夜看不到月亮,只有微微的月光从黑色的云层中透过来。
这时心里难免有点失望,四周暗暗的,我拿起手中会发光的气球映照这黑夜,当气球变成白色时,按下了快门,画面中,我们的"月亮"圆满了。其他人也加入进来,于是,草原上出现了五颜六色的"明月"。
在这个时刻,不管从前是否相交,我们这群离家的游子,团圆了。
感谢五二叔,领队和副领队,巴特尔一家人还有阿牧。
十月的呼伦贝尔,阳光很好,风很大。
期待与你的下次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