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贾谊论》,大有惺惺相惜之势。苏轼与贾谊都是少年得志,都是郁郁而终,区别却在于贾谊恃才傲物,不识时宜;而苏子却圆滑乖巧,积极谦卑,且有隐忍、有规划、有耐心、有姿态。那么是什么造成他们相似的政治命运呢?
贾谊的经历我们自不必说,而苏子的经历我们却深感唏嘘,苏轼的才情不可谓不高,用心不可谓不深,但谋划虽巧,造化弄人。究其缘由,其因有三。
其一,因为父母服丧,晃晃近十年,归来仁宗、英宗已逝,庙堂早已物是人非,失去了最宝贵的政治积蓄期。
其二,一生之敌上位,在时间上占据了自己政治生涯的黄金时期,长时间远离权利中心,一方面拳脚不得施展,另一方面处处受到掣肘和打压。
其三,也是最主要的,是在世事变换中,政治思想过于理想化,立场介于两个政治团体之间,于两方都不受待见。王安石当政时,与遗老走得更进;王安石失势后,又为王安石改革的部分政见翻案,和本来政治势力决裂。这也是苏子晚年颠沛流离的本质原因。
总之,苏轼的一生在文学上流光溢彩,在政治上乏善可陈。造成如此的结局即有环境上的因素,也有他个人立场和性格方面的原因。从笔者个人的情愫分析,在一定意义上讲,苏子并不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因为,他虽然认识到贾谊在政治上的幼稚,但并没有逃脱出才子的宿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不仅仅因为别人对他的另眼相看,还在于他们思想认识的本身也同样卓尔不群。仅仅从理论的角度上说,可能苏轼的政见更趋于温和,更适用于宋代的社会本身。但是古往今来,政治的本质就是站队,政治没有对错只有利益,贾谊在于太急于求成,而苏子则在于太理想化了,理想的去同情政敌,最后也因此被同僚看作是骑墙派。
呜呼,哀哉!心中酸楚不为向后人道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