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蒸馒头”。按老话安排,今儿才是蒸馒头的日子。可隔壁村子逢四九是集,二十九这天可是年前最后一次补办年货的机会了。所以,十里八乡的全把蒸馒头的日子往前挪了一天。
如果说二十六那天的采办年货男人是主力,二十九这天就轮到女主人上场了。还有哪些东西没买,女主人脑子里早有一份清单。
对联、福字是必不可少的,大小各一副。大的贴在大门两侧,小的贴在北屋门口,赶上有好看的窗花也买几张贴上,喜庆喜庆。
自己用的万紫千红,孩子的郁美净,都来一盒。当家的手上有了裂子,买凡士林回去,透明塑料纸包着的那种就行,跟糖似的,怪好看的。
小红蜡,大白蜡,洋火,都得多备下几包。线香、烧纸也该买了,回去老太太准得问。
再买把塑料梳子,跟隔壁她三婶子那个一样的,梳起头发来又不起静电又不刮得脑袋皮子生疼。
鞋刷子买一个,家里那个快没毛了;钢丝球买一袋,今天下午把几个锅盖擦擦;对了,还有洗衣粉,洗涤灵。
买包茶叶,茉莉花茶,等年下她大伯一家子来了,喝;有卖小金鱼的,买一块钱的回去,老二嚷嚷着要了好一阵子了;给老大买蜡笔,省得回去打架。
买两只鸡,一只今天炖好晾起来,哪天有客拆着当下酒菜;另一只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现炖加上土豆块,发好的香菇,别提多香。
买两条鱼,明天煎出来,大年初一中午吃一条,来了客人吃一条,配上香喷喷的蒸大米饭,搁谁也得多吃一碗。
买几斤肉馅,今儿个回去就浆上,什么时候包饺子就擓上两筷子。自家吃就吃白菜肉馅的,来了客人就切上把子韭菜,一口一个肉丸,咱脸上也有光。得,韭菜得来二斤。
再来块五花肉,在院子里放着冻一宿,切成丝,切成片,炒菜的时候直接放也中。
说起鲜菜来了,怎么也得买几样子回去,来了客人也好招待。韭菜黄一把,炒鸡蛋吃;黄瓜来几根,炒木耳鸡蛋;柿子椒来二斤,炒肉;蒜薹、菜花、蘑菇多来点,加肉炒,客人爱吃,孩子们也爱吃;西红柿也来几个,炒鸡蛋,要不就拌白糖,清口又败火……
一到年根底下,这菜就都比肉贵,也就是过年呢,平时可舍不得这么买。真是那句:“年好过,节好过,日子不好过啊”。
话这么说着,身后的小三轮车斗可就装满了。得赶在十一点之前回去,家里好几张嘴等着吃晌午饭呢。
诶,前边是卖苹果的,买回点富士去,二十斤一袋的。再来把香蕉,得省着点吃,谁知道哪天家里再来俩孩子来玩呢。
吃过中午饭,下午的活儿轻省点。上午自己不在家,当家的早把当院和胡同扫了个干净。当然,孩子们也没闲着。下午就是端着盆、拎着桶,把扫过的地方泼它两遍,省的再起尘土。
做完这些,把炉子捅开一个口,坐上个小铝盆,盆里是面加上水,筷子往一个方向搅,防止糊锅。不一会儿,浆糊就做好了。连小盆带筷子递给当家的,父子几个就去贴对联了。
大的贴在大门口,小的贴在北屋门口。要是懂平仄的呢,就按规矩帖;要不懂呢,随便贴,反正怎么念都是吉利话。福字贴在两扇门上,倒着贴,谁家都这样。有窗花的,有年画的,也都贴上,不用省着,明年就又有新的。拖拉机贴上个“出入平安”去,昨儿天擦黑时老郑送过来的。
这一天,又过去了。
文|刘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