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爱好,看电影。这个爱好打小就有。
小时候,因为生长在农村,要想看一场电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年看个一两次电影算是好的了。想看电影,只有一个字——等。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不到城里去看呢?
因为家离县城很远,那时候又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但是,骑车去城里一趟很费时间,来回就需要一整天时间。
记得是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和班里的一个同学,骑车去城里买闹钟。我们是周日早上去的,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到城里的时候,已经大半个晌午了(10—11点左右)。找到新华书店,买了钟表,都已经快12点了。
两个人一人吃了一碗面,就要往回赶。正好路过人民路上的电影院,看到电影院大门旁边张贴着的电影海报,花花绿绿的,真是吸引人。当时,真想去看一场电影。但是,没有时间看。因为,必须得在天黑之前赶回去,否则就要走夜路。那时候骑自行车走夜路很危险,马路上不像现在,根本没有安装路灯,而且是土路,坑坑洼洼的,很不平整。
记得那次,回来的路上还下大雨了。路上的尘土,很快就变成了黏黏的黄泥巴,粘在自行车轮胎上,骑也骑不动,就下来推,推也推不动,就找根棍子,推一段路,用棍子把粘在轮胎上的泥巴刮下来,再往前推一段。一段一段接一段,段段难行路啊!天上还下着雨,甚是狼狈不堪!
所以,要想到城里看电影,必须得早点赶过去。看完电影后,就几乎没有时间再办其他事情了,必须马上赶回去。这样的话,那么大老远跑到城里,如果到城里只是看一场电影,是十分不划算的,也是于心不忍的。
所以,初中毕业进城上高中之前,我自己都没在城里看过几场电影,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相比较,还是在乡下自己村里看的电影次数多。村里每次放电影的时候,大家都会感到很兴奋。这几乎是那个70、80年代,村里为数不多的娱乐形式。
一片空地,立上两根长长的木桩,用来悬挂电影银幕。这个时候,旁边总会有很多的孩子围上来看热闹,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嬉闹,欢笑个不停。
村里很多户人家,都会派小孩子去邀请住在邻村的亲戚,前来一起看电影,然后早早烧晚饭,其乐融融地欢聚一次。晚饭过后,一家人和亲戚一起,赶到放电影的场地。场地上,小孩子早已用小板凳已经占好位子,翘首以待地在等待他们了。
那时候,看电影,对村民来说简直就是过节日,甚至比过节还要热闹。至于放映什么电影,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种娱乐形式,可以让大家放松放松。因为,常年田野间辛苦劳作,周而复始,劳累又乏味,心灵太干燥太需要湿润、放松一下了。
特别是年轻人,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心灵更为饥渴,甚至是焦灼。那个时候,只要是听说哪里放电影,马上就会呼朋引伴,跑步前去。
但是,有时候消息不准确,跑到目的地后,一打听,这个村子根本就不放电影,顿时感觉很失望。结果又告诉说,是另外一个村子在放电影,于是赶紧接着跑。
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们一群6、7个人,跑了大概好几个村子,最后才打听到一个村子真的在放电影。那一晚上,我们跑了大概有40多公里。知道这个村子在哪里吗?河南省!我们从安徽跑到了河南。我们都跑出省了,跑到河南一个村子里去看电影了。
那一次看的电影,我影响特别深,到现在还记得——《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可是,非常遗憾的是,一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这部电影讲什么内容的。只知道是一部外国片,而且是战争片。
唉,战争片!战争片害死人,累死人。那次长夜远途奔袭之后,再也没有跑那么远的路去过电影了彻底累伤了。但是,附近村子里放电影,还是一定要去看的。
那时候放映的电影,现在看来都是一些老片子,战争片居多,大家也都爱看。每次放电影,如果不放一部战争片,根本不能满足大家的胃口,看完就会评价,这次放映的电影不好看。
记得有一次,村里放映一部《永不消失的电波》,事先有人传言,说这是一部打仗的电影,可是看了半天,就是没有战争场面。没有枪炮炸弹,也没有嘹亮的冲锋号。小伙伴们眼巴巴地看着银幕等呀等呀,就是没有打仗的场面。看完以后,大家都觉得很不过瘾。散场的时候,好多人都再说,这放的啥啊?根本看不懂。
时间虽然转眼到了21世纪,喜欢看战争片,仍然是那个年代那代人的一个喜好,这个喜好好像被一直保留了下来。要不现在抗日神剧还仍然这么有市场呢!
我还是喜欢看电影,但是战争片已经很少看了。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欣喜、冲动和激情。我看到电视里面那些人,手里拿着枪,衣服却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头发一丝不苟,还光溜溜打着发油,脸上抹着厚厚的白粉,嘴上涂着鲜艳的口红,就心生别扭。虽然有时候,他们也满脸怒气,面目狰狞,张牙舞爪,但是总是觉得在矫揉造作,装腔作势。
感觉实在是太假了,太假了!不看也罢。
现在,倒是更喜欢一些纪实片。其故事的真实性,代入感好像更强烈一些。其故事的曲折性、复杂程度,好编剧都未必能想得出,是不是让人感到有点突然。
写到这里,想到抽屉里还有几张电影票,如果发现有自己喜欢的电影,就抽空去用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