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受邀去参加新媒体行业峰会,现场来了100多位观众。来自海内外的特邀嘉宾来了60多号人,还有很多人是从其它城市专门飞过来的。
现场有位观众说,昨晚凌晨2点才睡,今天一早6点从东莞开车过来学习。只为了近距离跟大家学习和交流。
4小时不到的睡眠,支撑他一整个早上的精神动力,就是从更优秀的人身上学到东西,从而不断成长、不断迭代。
策划人之一的家华在台上说:今天这个峰会,我亲自邀请了100个朋友来参加。其中一半的人来了,另外一半的人没来。没来的人在忙什么呢?原来是去上各种类型的课程,从北大商学院到中欧商学院、再到特定的培训课程。
我听完这个数据也表示很惊讶:毕竟在这秋高气爽、阳光宜人的周日休息日,陪陪家人、睡睡懒觉、看场电影不是更惬意的选择吗?
没想到,这么多人告别舒适区,选择了继续学习。
你的圈层,决定了你的能量
再引发我深层次的思考:你身边的朋友是什么样子的,决定了你是什么样子的人。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是热衷于学习、在工作上是劳模,那你也差不多也是这类人。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关注哪个app买东西更划算,最近哪里购物可以撸羊毛,那你基本上也是这类人。
所以,你身边朋友群体所关注的领域、认知水平、所处的财富纬度,间接也决定了你的综合整体水平。
当你想提高认知的时候,你就要跳出现有的圈子,往高能量、高势能的人群地方流动。
如果你一直沉浸在固有的圈子,那你就很难迭代前行。你会发现,每一年的自己都差不多。
很多人的确很努力,但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什么长进。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道理:圈层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乔布斯在上世纪50年代搬进硅谷,开始和工程师们交朋友,20年后,他成为苹果手机之父;索尼创始人盛田绍夫1963年在曼哈顿第五大街1010号置业,与世界500强董事长、CEO为邻。此后不久,索尼在美国市场占有率翻了几倍。
他们的成功或许你无法复制,但他们建立圈层的思维,你是可以模仿的。
学习和折腾真的是反人性的事情啊!大部分的人,都是又懒又蠢又暴躁。而那些热衷于学习提高的人,却好像一台永动机,永远不会累。
为什么?因为他们靠的不是体力,而是强大的自我管理。
你的认知,造就你与他人的不同
下午新商业女性大学校长胡萍的分享内容,进一步揭示了真相:
人与人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认知的区别。因此,很多人选择主动学习、主动提高自己的认知。
普通个体和超级个体的区别,却在于“行动力”。
普通的人仅仅是提升了认知,高级的人却可以做到马上行动。
天天看所谓的励志视频、读心灵鸡汤,热血是热血了,却从未想过要让实践落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有可能突出重围。
对!行动!行动!行动!
先完成,再完美。
付出行动的过程注定是让你不舒服的,需要你花力气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脉”,但有朝一日当你绝技傍身时,你才会感谢当初那个拼了命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