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统
我们不怕痛苦,怕痛苦得没有意义。破局思维这一章的学习是很有意义的痛苦过程。
举例子:一场恋爱,是两个心智模式的系统反应。单看具体一件事,很难破局,而会陷入轮回。
事情有两种改变的形式:一种是不影响原有模式的改变,叫做“第一序改变”,也就是“状态改变”;另一种是模式的改变,叫做“第二序改变”,也就是“模式改变”。
第一序改变:系统内改变,改变状态,改变体验;
第二序改变:对于系统的改变,改变模式,改变结果。
大部分人的精力都消磨在第一序改变上,这恰恰阻碍了他们的第二序改变,也正是因为在第一序中花了太多能量,所以他们一直无法跃迁。所谓的跃迁,就是一次次让自己做第二序改变,一次次地破局。而改变的第一步,就是识别所在的系统。
一个系统至少包含三个因素:元素、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功能。一个系统的基本特质:系统由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比元素更重要。
2 回路
回路:从时间维度看到事物发展的脉络,找到过去和现在的关系。
增强回路的一个栗子:
快速学习的知识IPO
通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输出产品,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向外输出,从而吸引更多重要的问题输入,形成一个循环。所有伟大的知识工作者都在跑通这个循环。彼得·德鲁克的生产模式是:用咨询驱动,用讲课整合,用写作产品化。
反馈回路都有一个特点:短期感受和长期收益总是相悖。所以啊,敲黑板,学会延迟满足感是多么的重要!
好的破局者往往知道:当一个体验短期很爽的时候,你往往要警惕:长远的损失是什么?而当这个体验短期痛苦的时候,你也需要自我激励:长远的收益会是什么?
作为一名系统思考者,能养成的第一个思维习惯是:逆时间打断负循环;第二个思维习惯是顺着时间搭建正循环。
学习一些能自增长的技能:读写能力、够用就好的破英语、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聪明的善良。
3 层级
层级:从空间维度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上层决定下层,下层无解,跃迁一层有答案。
高效能人士的自我管理体系是一个“高效能塔”:
由下到上——
资源层:个人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资源;
方法论层:使用资源、提高效率的方法论
目标层: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背后的价值判断
勤奋也是有境界的: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奋靠方法论;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
一定要相信,你今天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经历过,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你所要做的,只是学习。
产品经理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洞察用户、理解趋势、关注同行”。而不是项目管理,各种分析工具,美工技能等等
只要你能够洞察客户的需求,就能说服各个领域的高手按照你的想法工作;只有你足够理解趋势,才能在关键时候引爆;只有你关注同行,才会不断被启发用新的方式组合内容。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和访谈之上。
想得足够明白,足够了解这里的关系,就敢少做事,找杠杆支点。做那些更少更好的事,是最重要的高效能。
如果一个人经常和自己说“做不到”,他的能力范围会越来越小,会成为一个无助感很强的人;但如果对自己说“我选择不做”,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你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只是你不愿意,你依然可以掌控这件事。
困于底部,说白了就是意识还未完成进化的跃迁,也就失去了在更高层次调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控制点
将一件事分成层级目标,如果能把握各层级大部分的控制点,这个事情就基本可控。把控一个多层系统有三个原则:多层布点、单点可控、目标折射。
从办张健身卡到练出六块腹肌,这里面有多少控制点呢?
真正的好组织,都是多层控制的。阿里最核心的两个部分是企业文化和销售团队。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对于组织的多层管理有精彩的总结:家国情怀、学者智慧、商业思维、江湖行动。
人生每一层都要设置控制点。人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多层系统,我们没法直接跳过下面一步登顶。两点之间最近的,不是直线,而是阻力最小、控制点最多的线。
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运作,都不在你眼前发生,世界早已先你而行。如果你看不懂系统,就永远无法理解事情的本质。世界是个大系统,世界属于能理解它的人。
本章小结:
1. 第一序、第二序改变:第一序改变状态,第二序改变系统。
2. 系统:是高手看世界的方式,系统由元素、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三部分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比元素更重要。
3. 回路:从时间维度看到事物发展的脉络,找到过去和现在的关系。
4. 层级:从空间维度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上层决定下层,下层无解,跃迁一层有答案。
5. 控制点:多层布点、单点可控、目标折射
(每个人读同一本书,抓取的重点可能会非常不同。所以,这个所谓精华版笔记更多是抛砖引玉,有兴趣的老铁请阅读原文本——这才是尽可能接近知识源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