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一个主要分歧在于对空的认识不同。
佛教的两个最基础的理论
一个是哲学理论:万法缘起。
一个是神学理论:轮回说。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中,所有的事物都有生有灭,所以说万法不可能是恒常存在的。
辩证唯物主义也反对虚无主义,这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就是存在的,不能因为它的变化就认为他的不存在。
大乘佛法的第一个佛学高峰是它对空的看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有点像。
——
印度佛学家龙树提出中观学
是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中观学认为是假有。
假有大致意思是,我们既不能认为事物是永恒不变的,也不认为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认为事物存在但不是永恒不变的。
那么,当佛教说我们要破除我执和法执的时候,意思并不是让我们把一切看成完全的不存在。我们认同事物的存在,我们是通过认识到事物无常的一面,来意识到它的虚幻。
事物存在,但不值得我们迷恋。
——
中观学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对事物的认识是基本一样的,都认为物质是存在且暂存的,只不过,唯物主义和佛教对于这一本质的态度是不同。
唯物主义偏向于假有中有的一面,认为然物质是存在的,但物质仍旧是世界的基础和本质,桌子的分子虽然每一秒都在变化,最终整个桌子都会消失。但它对我们日常生活是相对稳定的,它无常的一面并不影响我们暂时去称呼,研究和使用它。
中观学偏向于假有中的假的一面,认为既然人和事物都是暂存的,那么就不值得追求依恋,桌子虽然存在,但不值得我们战友,因为无论我还是桌子最终都会消失,一切都会成空。
——
中观学说,因果报应是存在的,只不过他们的本质也是假有,我们做下的业并不是永远存在的,完成了相应的报应,业的作用也就消失了,我们受到的果报也不是永远存在的,经受了也就消失了。
——
我到底存在吗?轮回的主体又是什么呢?
我也属于万法,我的本质也是假有,换句话说,我不是恒常存在,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的,我们的所思所想每一刻都在变化,这一秒的念头和上一秒的念头绝不相同。我们的身体细胞每刻都在新陈代谢,肉体和状态也和上一秒不同,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存在。
当认识到我的假有的本质后,我们就会意识到并没有不变的我存在,那么无论是我的喜怒哀乐还是欲望的满足都是暂时的,都会随时破灭,因而是不值得追求的。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能消除欲望,逐渐不再造业,也就达到跳出轮回的目的。
换句话说,我的本质为假,这一点,是不违背释迦牟尼无我的教诲的。
——
用任何语言,都无法从正面去形容事物假有的本质。
对于中观来说,对于任何事物的否定都是对空的逼近
桌子这个词只是一个假名,只是我们为了生活方便用来指代物品的代号而已。
——
那么,否定一切正面描述,是不是意味着世界的没有永恒的真理呢?这么不断的否定下去,会不会陷入虚无主义呢?
不是的。这是因为,我们否定的只是我们对真理的描述,并不是真理本身。从逻辑上说,真理是不是存在我们是不能讨论的,因为存在也是一个正面描述。
但佛教告诉我们,终极真理是存在的,是永恒的。它的名字叫做佛性(当然佛性这个词也是用来指代真理的假名)
佛性就是修行佛法追求的目标。
——
中观说的另一个观点,真俗二谛义
谛是真理的意思。
真谛是真正的真理,是不能用语言直接表达的。
俗谛是世俗的道理,是我们从经文中读到的种种用文字写成的话。
中观学认为,我们不要以真谛比俗谛高级,一心想着抛弃俗谛追求真谛。真谛和俗谛,对普通来说同样重要,固然真谛解释了最高的真理,但我们要了解真谛,必须依赖俗谛,假如我们抛弃了俗谛,直接去追求真谛,那么就相当于什么都不学,直接想领悟真理,那是做不到的。
中观学并不拒斥文字,相反学习经文很重要。这样就避免落入玄学的越说越错的境地,中观学依旧可以在学者们的研究讨论中不断发展下去。
当然,因为事物的本质是不可用语言来表述的,所以,最后仍旧要想办法抛弃语言。佛经说,不生众生想,才是最终目的。
——
认为万法实有的小乘佛法派指责大乘说,你认为万法性空,那佛法是不是也是性空?佛经是不是也是性空的?
中观学认为,没错,佛,佛法乃至佛陀,本性都是空。我们看到的有形象的佛陀,我们看到的用文字记录的佛经,用语言表达了佛理,这些事物和桌子、椅子一样的,它们外在的形式虽存在,但本质都是假有的,虚幻的。
真正的真理是不能用文字来表达,所以我们读佛经,最终的目的不是要一字一句复述其内容,而是学会其真理(也就是佛性),等学会之后就应该抛弃佛经上的文字。
佛陀、菩萨的形象也是假有的、虚幻的。是佛陀为了让普通人便于接受,幻化出来的形象。佛陀真正的本质是空,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所以寺庙中的佛像只是方便我们膜拜的塑像,拜佛就像孔子说的——祭如在,拜佛的目的只是在自己心中想象佛,佛像和膜拜本身意义不大,在内心中追求佛性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