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消费升级,互联网心理服务行业逐渐发展。相比传统线下咨询,互联网心理咨询突破了地域和资源的限制,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
但目前来说,由于宏观环境、消费者观念和体系标准等各方面的限制,互联网心理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对综合性心理服务app“壹点灵”进行分析,并从功能方面提出改进意见,欢迎交流指导。
目录:
1.产品概况
2.功能架构
3.市场分析
4.用户分析
5核心模块分析及建议
6.总结
1 产品概况
简介:简介壹点灵是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心理服务平台,运用心理测试、心情电台、专家专栏、在线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内容,通过包括免费的“说心事”、APP私聊、电话倾诉、预约咨询服务于定制化咨询服务这四个层层递进的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涵盖情感婚姻、情绪压力、孩子教育、职场人际等共8个领域的精准心理咨询服务。
壹点灵采取 “内容+社区+预约咨询“的模式,以优质的心理相关内容作为流量入口,以免费互助社区培养粘性和使用习惯,最终以付费心理服务进行变现。
定位:互联网+心理服务的在线平台
目标人群:有职场压力、亲子教育、夫妻矛盾、情感倾诉等方面的心理服务需求的泛心理亚健康人群
Slogan: 壹点阳光,温暖心灵。携手壹点灵,每天好心情。
愿景:做最专业的心理服务平台
2 功能架构
根据壹点灵“内容+社区+预约咨询”的业务架构,将产品功能架构拆解为心理内容、问答社区、预约咨询、用户中心四个部分。
心理内容:包括心理测试、心理课程、心理杂志和心灵电台四个模块。
· 心理测试:各种实用心理测试,通过测试报告帮助用户了解自己。
· 心理课程:不同主题的系列课程,让用户有针对性、系统地学习某一心理知识。
· 心理杂志: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心理资讯,由来自壹点灵的心理学科班出身原创团队与国内知名心理学专家顾问合作创作。
· 心灵电台:由平台主播诉说温暖的故事并配上放松的音乐,缓解用户的不良情绪。
问答社区:“话题问答”形式的用户互动。用户可查看或关注某一话题、发布动态、提问和回答与心理有关的问题等。
咨询预约:包括专家咨询与即时倾听两个模块。
· 专家咨询:可通过电话咨询、视频咨询或当面咨询与壹点灵的认证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主要解决中度、持久性的心理问题。
· 即时倾诉:以匿名电话形式连接经专业训练的聆听者进行即时沟通,主要解决轻度、暂时性的心理问题。
用户中心:包括消息、个人资料、关系与动态、个人账户、APP相关、分享与入驻等功能。
3 市场分析
3.1 宏观环境
3.1.1 互联网心理服务市场规模近千亿
2018年5月,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了最新的调查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13.9008亿人口中精神障碍患者达2亿4326万4千人,总患病率高达17.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1600万人,发病率超过1%。
据调查,中国有1.9亿人一生中需要介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数字之大引起国家的重视。
艾媒咨询在《2017上半年中国精神类服务电商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2016年中国精神类服务电商用户规模超过三百万人,预计在2019年突破4千万。
另外,中商产业研究院在《2017中国互联网心理健康咨询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互联网心理咨询的市场规模为950亿人民币。
千万级别的用户规模,近千亿的市场规模,可见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行业潜力巨大。
3.1.2 用户心理服务需求正在酝酿爆发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消费结构亦随之变化,居民消费逐渐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精神心理层面需求日益得到重视,减轻烦恼,愉悦心情,增长智慧为目的的享受型消费增加。
精神类服务电商的出现,迎合了消费升级趋势,切中当下居民更趋旺盛的精神层面消费需求。
随着民众对精神消费越来越重视,未来几年精神类服务电商市场将得到有利挖掘,用户规模实现高速增长。
再者,通过对世卫组织成员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与人均精神卫生支出的对比研究发现,GNI(人均国民总收入)和心理健康服务费用表现出稳固的相关性。
从趋势图可以看出,当GNI超过10000美元时,人均精神卫生支出表现出明显的大幅增加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的GNI为8250美元,即将突破10000美元。
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也将迎来大爆发。
3.2 产品数据表现
官网显示,壹点灵目前注册用户超过300万。
根据易帆千观网站的数据资料,壹点灵app虽然在全网及健康领域并不是名列前茅,但在心理健康行业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2018年12月排名第一,月活为9.0万。
通过对近半年该app的搜索指数进行查阅,发现基本呈现出稳定的趋势。 在移动端,工作日与周末的搜索指数无明显差异。而在PC端,该APP在周末的搜索指数达到最小,在工作日达到最大。且移动端:PC端≈1:1,侧面说明此app的主要用户有接近一半为有固定上班时间的白领。
通过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的日下载量得知,壹点灵在过去一年实现了用户量的大幅增长。日下载量从8月开始有了明显的波动增长趋势,且基本稳定在2K以上,峰值为5646。
壹点灵的排名在过去一年呈上升趋势,8月份之前与壹心理、心理咨询呈现角逐状态,于8月份开始在健康健美类进入前100,领先其他两个竞品排名。由趋势图可知,与同类APP相比,壹点灵有更强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说,虽然目前壹点灵领跑心理咨询类app,但是目前市场占有率仍较低。继续促进用户稳定增长和增加用户粘性是目前首要关注的问题。
4 用户分析
4.1 产品定位
壹点灵的定位为互联网+心理服务的在线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职场压力、亲子教育、夫妻矛盾、情感倾诉等等泛心理服务。
4.2 用户画像
用户性别:男女占比接近1:1,女性略多于男性。
年龄分布:用户年龄主要分布在24岁以下及25-35岁人群。其中25-30岁用户比例最大,31-35岁用户占比次之,24岁以下用户比例与31-35岁群体相当,差距不到3%;中老年群体用户相对较少,36岁以上群体仅占约20%,数量较青少年群体相差较大。
从用户分布的省份来看,浙江、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山东依次为排名前六,均为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
从分布城市来看,杭州、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依次排名前六,均为一线城市,可以看出此app的大多数用户居住在消费水平中等或者消费水平较高的一线或者二线城市。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得出壹点灵APP的产品用户画像——多为一线/二线城市(且华东地区居多)的青壮年,男女持平,大半为上班族,另一部分为中大学学生。
4.3 使用场景
小陈,男,32岁,杭州某互联网公司员工。背负房贷、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的压力,职业发展遇到瓶颈,时常觉得暴躁、焦虑。下班后会听FM缓解情绪,付费进行专业心理测试,同时会学习职场相关心理课程。
小君,女,21岁,广州某高校的在校生,对心理学感兴趣。闲暇时间会打开壹点灵阅读心理资讯,喜欢在夜晚收听心灵FM,经常通过各种心理测试来了解自己。
阿强,男,28岁,上海某事业单位的员工,不善于与人相处,有抑郁症的倾向。小艺在壹点灵上找到了擅长人际处理的心理咨询师,开始进行咨询,在咨询师的建议与治疗下,正在变得乐观。
婷婷,女,35岁,成都的家庭主妇,与丈夫、婆婆的相处存在矛盾。她在心事群找到了与自己相似困扰的问题,查看专家的解答,并在问答区提问,寻求别人的回答,同时,小婷会寻找倾诉师以及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
5 核心模块分析及建议
本章对专家咨询、问答话题、心理测试、用户中心四个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5.1 专家咨询模块
主要需求:满足用户选择专家、预约咨询的需求。
次要需求:满足辅助用户决策的需求,如查看咨询师案例、评价等。
模块分析:
专家咨询的三个入口集中在首页,分别是顶部的搜索框、banner下的分类栏和分类下的三个主要按钮之一----蓝色按钮,三位一体组成重要的流量入口。可见壹点灵对咨询功能的重视程度和对产品定位的准确把握,希望预约咨询功能在用户进入APP时便引起充分注意,并提供便捷的预约体验。
如上,用户在壹点灵app走一遍专家预约咨询的流程最少需要经过6个步骤:“预约专家—选择专家—立即预约—选择服务-填信息—支付”,对于付费的重要决定来说,整个流程长短在合理的范围内。
总的来说,壹点灵的预约咨询功能入口易找,进入方式较丰富,重要信息突出,流程设置合理。但在功能细节上仍有待优化,具体问题及优化建议如下。
① 按照咨询师显示的搜索机制大大降低用户体验。
从分类栏和预约专家按钮进入专家/服务搜索页时,用户在搜索框输入具体问题(如:焦虑)时,显示“没有符合条件的内容”。虽然有提示“按主题搜索看看”,但点击后跳到“全部分类”页,用户需选择相关主题后再进行搜索,增加了用户的操作步骤,影响用户体验。
另外,搜索页面提供的热门搜索也是问题标签,选择某个标签进行搜索后也是一样的结果,并没有体现出热门搜索的优势。因此,我认为这个是亟待改进的问题。
优化建议:
搜索结果默认按照服务显示,这样无论用户搜索相关主题还是专家,都不会有“没有符合条件的内容”情况出现。
② 搜索时只提供热门搜索,没有历史搜索。
热门搜索缩短了用户搜索普遍问题的步骤,但由于同一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遇到的问题相对固定,用户在下次搜索时会倾向找相同主题的咨询师或服务,此时热门搜索给用户带来的参考价值较低。
优化建议:
在热门搜索的基础上增加历史搜索,展示之前10次的搜索记录。展示方式同热门搜索。
③ 点击立即咨询后弹出“选择服务”,但看不到服务简介和费用等信息。
用户需要重新回到专家主页去了解服务介绍及价格,较为不方便,且会导致预约流程的中断,不利于转化。
优化建议:
增加“选择服务”页面,展示该专家提供的全部服务及其介绍和价格、时间等因素,用户在专家主页点击选择某一项服务或点击右下角的“立即预约”按钮时,都跳转到该页面。
5.2 心理测试模块
主要需求:满足用户进行心理测试自我了解的需求。
次要需求:满足用户寻求趣味、增加生活乐趣的需求。
模块分析:
心理测试属于壹点灵心里内容板块,起到的作用是引流。壹点灵为心理测试设置一个按钮放置在首页作为入口,说明壹点灵对该心理测试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咨询模块。心理测试主页比较细致,分为搜索、轮播banner、分类栏、每日精选和热门推荐等五个部分,信息多却不混乱,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测试。该模块主要不足是缺乏内容推荐及鼓励用户分享的功能,以下列举三个问题:
① 转发按钮作用不明且位置不恰当。
位于测试页面右上角的转发按钮,意在让用户转发该测试还是分享测试结果没有说明清楚,会打击用户分享的信心。另外,用户在测试中途不会想要转发,因此没必要把转发按钮放在固定顶栏。放置“重新测试”按钮更合适,因为用户重新测试往往是因为觉得某个题目选择有误,这个情况可能发生在测试的整个过程中,将“重新测试”放在固定顶栏,方便用户在测试过程中随时重新开始测试,提升用户体验。
优化建议:
将测试结果页中的重新测试按钮提到固定顶栏,在测试结果下放置三个按钮:分享结果、推荐朋友测一测、专家解读,并强化后两个按钮,帮助引流及转化。
② 测试之后缺少其他心理内容推荐。
在壹点灵完成心理测试后的页面只展示了测试结果,没有相关内容的推荐和引导,这会影响用户在平台上的停留时间。一方面用户完成测试后如果想继续进行相关测试,只能返回测试主页重新查找,另一方面用户做完测试想通过其他相关心理内容来了解自己也只能回到发现页,体验不连贯。
优化建议:
测试报告下面推荐相关测试、文章和课程。
③ 已做过的测试没有提醒,导致用户重复测试。
优化建议:
已经测试过的在测试介绍页面增加“已测过”提示,并提供“相关测试”,并将“立即测试”按钮改为“查看结果”和“再测一次”两个按钮。
5.3 问答社区
主要需求:发表心事、进行提问寻求帮助的需求。
次要需求:用户间相互交流的社交需求。
功能分析:
话题问答模块以心事群的方式让用户进行问答交流,用户可以发布动态或提问,也可以评论、回答他人的问题。顶部banner下面是用户关注或系统推荐的心事群,心事群下面是问答展示feed流,有热门、推荐、关注三个类别,点击相应类别后,信息流以问答为单位进行展示。页面右下角固定一个蓝色编辑按钮,供用户发表动态和提问。优点是界面简洁、操作简单,但若要进一步提高用户粘性,我认为有以下三点需要优化。
① 没有提供问答或话题搜索功能。
问答只分了热门、推荐、关注,且系统推荐的话题数量有限,用户较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答和话题。
优化建议:
顶部增加搜索框,提供关键词搜索功能。用户输入关键词后,按照匹配程度和热门程度展示搜索结果。
② 发布提问时匿名按钮不够明显,较难引起用户注意。
匿名作为保护用户隐私、增加用户安全感的功能,能够很好地鼓励用户放下心理防备,进行提问或分享心事。壹点灵将匿名按钮放置在右下角,且按钮不够大,灰色色调也很难引起注意,用户可能直接忽略匿名按钮而直接点击右上角的发布。
优化建议:
将匿名按钮放置在文字输入框右上角靠近“发布”按钮的位置,且适当放大,起到强化作用。
③ “我的问答”入口较深,查看不方便。
用户在我的问答中的主要需求是发表心事、进行提问寻求帮助,“我的问答”是用户在社群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而在壹点灵app中,“我的问答”需要在“我的-我的动态”中查看,入口较深。再者,查看完我的问答后用户需要重新点击“问答”tab才能回到问答社区,增加了用户的操作成本。
优化建议:
建议在问答主页右上角增加“我的问答”按钮,方便用户在社区中随时查看。(见“优化后的问答主页”图)
6 总结
壹点灵瞄准了互联网心理服务这个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定位精准,功能布局较合理,在互联网心理服务行业中跑在前头。但目前功能细节方面还需不断完善,特别是在引流和增加用户黏性方面需要再下一些功夫,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的心理服务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