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画宗一罗牧考略

罗牧(1622一1708),江西宁都人。清初著名画家。乾隆六年《宁都县志·方伎》载:“罗牧,字饭牛。工书画,海内争购其笔墨真迹或不可得。大中丞宋公荦尝以其画呈御览,旌‘逸品’二字。”


罗牧像张启锋作



    清道光四年《宁都直隶州志·方伎》载:“罗牧,字饭牛。工书画,在北苑子久之间,为西江大家。尝呈御览,旌逸品。寓居南昌,中丞牧仲宋公荦作《二牧说》赠之。得冠石林确斋岕茶法,亦善制茶。中丞郎公廷极为诗纪其事。牧亦能诗,年八十余。海内争购其笔墨真迹,多不可得。”

罗牧被誉为“江西派”山水画祖的说法,见诸清张庚《国朝画征录》:“罗牧,字饭牛,宁都人,侨居南昌。工山水,笔墨意在董黄之间。西江志云:‘得笔法于魏石床,林壑森秀,墨气滃然,诚为妙品。江淮间亦有祖之者,世称江西派是也。’牧敦古道,重友谊,与徐徵君榆溪世溥善,世溥赠诗云:‘彩笔常是梦里思,十年古道见须眉。云山本是无常主,更写云山卖与谁?’巡抚宋荦牧仲高其人,作《二牧说》赠之。牧能诗善饮,楷法亦工,又善制茶。卒年八十余。”

清书画家李廷钰诗云:“书画门庭各有行,画须生外熟方臻。至今源委西江派,犹说饭牛第一人。”

本文就罗牧出身、师从、交游、成就诸方面进行浅考,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罗牧的出身

由于历史上留下的罗牧出身资料较少,今人多从家谱着手,推论其幼年、童年、少年及青年时代的行迹。罗牧生于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一般的说法,认为其出生地在江西省宁都县钓峰乡黄潭村,祖辈皆为布衣。有学者依据罗氏族谱推论,罗牧从天启二年(1622)一岁至崇祯十七年(1644)二十三岁,一直居住在钓峰黄潭村,而且一边放牛种田,一边用树枝在地上作画。

在史料缺乏的情况下,从家谱着手研究传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家谱的记述,往往过于简略,因之很难反映出传主完整准确的概貌。田野调查,一般也受制于历史年代和叙述者的主观看法。讹传在所难免。

《龙门豫章罗氏族谱》中罗牧的家世情况:


祖父“达伦,字浩泉。于明嘉靖癸亥年(1563年)二月二十六日生,至明万历戊午年(1618年)九月十一殁。娶陈氏,于明嘉靖甲子年(1564年)七月十一日生,至明天启庚午(1630年)四月十三殁。夫妇合葬归仁里浮槛渡蟠龙形。”

父“必远,字士宏。于明万历戊子年(1588年)六月初四日生,至大清康熙己酉年(164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殁。娶丁氏,生殁失考,夫妇合葬归仁里浮槛渡蟠龙形。”

牧本人,“兴富,御旌逸品处士,讳天贵,名牧,字饭牛,于明天启壬戌年(1622年)七月十一日生。至大清康熙戊子年(1708年)十一月初二殁。葬本县归仁里西门风雨坛侧面虎形酉山卯向。”

子贵玉,“兴富之子,贵玉,字伯珩。于大清顺治壬辰年(1652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生。到清康熙辛未年(1691年)六月初五殁。葬万斛里吊马岭月形。娶萧氏于大清康熙辛卯年(1651年)六月二十九日丑时生,殁失考。葬吊马岭象形艮山坤向。

上列罗牧上下四代的生殁年月及葬地,可以确定,罗牧的祖父和父亲已于明万历中期迁居到了县城落脚谋生。

明清时期实行里甲制,宁都县设清泰、太平、怀德、安福、仁义、陂阳六乡。钓峰属怀德乡清音里二十二都一至四图,黄潭村属之。钓峰至县城九十余里,山道崎岖。仁义乡归仁里则在县城周边,罗牧祖父母与父母的葬地,在归仁里浮槛渡,州志载,浮槛渡在州城南五里。罗牧本人的葬所,在“归仁里西门风雨坛”,现已成县城中心。罗牧儿子贵玉的墓地万斛里吊马岭,今亦属县城中心地带。

在路途迢遥的古代,“出身寒苦”的罗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扶柩上百里去埋葬先人,何况埋葬的地方并非义冢。

明代,尤其是明中叶以后,宁都六乡许多姓氏进城经商,城内人口剧增。由于时间久远,资料缺乏,现在已无法考证出罗牧的祖父罗达伦迁居县城的具体时间,但达伦公已离开钓峰黄潭村则是不存在疑义的。罗牧出生时,罗达伦已去世四年。

宁都罗氏,为县内20个著姓之一,县城内东、南、西、北均有分布,尤以北关长庚门、下蔡、罗屋巷及衙背为多。罗氏在县城有三座祠堂,两座在北关,一座在南关。北郊刘城塘的吊马岭(又称马草岭、罗屋山)为罗氏的族山。

罗牧少年时所受教育的地方,显然不在钓峰黄潭村,而应该在县城。由于罗牧家庭出身低微,他亦未能进入官办的县学读书(易堂九子中的魏祥、魏禧、魏礼、邱维屏、李腾蛟、曾灿、彭任皆出自官学)。认为“罗牧幼时可能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后来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出来的学识修养,都是以缺乏系统、非正统的方式自学而成”,毕竟是一种臆测。明代,宁都的塾学已相当发达,城内名师辈出,罗牧理应受到过良好的儒学教育。

由此,那种将罗牧小时候在黄潭村一边放牧,一边在地上画画的王冕式描述,是不能成立的。罗牧本名兴富,改名为牧,取字饭牛,与崇拜元代画家王冕有关系(王冕号饭牛翁)。此外,也表明他不忘自己出身农家。


罗氏家谱上的罗牧像



    二、罗牧的老师

儒学老师之外,罗牧师从过两位闻人,一是魏书,一是林时益。

(一)魏书

魏书,宁都县城人,乾隆六年《宁都县志·隐逸》载:“魏书,字石床,父应秋,工诗,称诗狷,蚤(早)卒。书竭力事母。弟夭,遗女侄三,书为择婿,治装送逾人。袒免未瘗者几三十,悉葬如礼。工诗词,尤善真、草、篆、隶,画山水、竹木、鸟兽,穷态尽妍。”

魏书作为明朝遗老,甲申之变后足迹不出县,是故后来文名不如族侄“三魏”,画名不如学生罗牧。但其实当时魏书已经是个名闻遐迩的文学家、书画家。满族代汉,魏书选择做逸民,与易堂九子的志趣一致。魏书的书画,清初已有定评,“同时以画名家者,江右则魏石床、罗饭牛、八大山人;江左则王安节、吴远度、龚半千。”(《宁都直隶州志·方伎》刘敕条)“同时,魏石床、杨巨源名动遐迩。”(《直隶州志·方伎》赖勷条)

罗牧跟随魏书学画,载于《西江志》:“得笔法于魏石床”,从何年开始,无从考证。可以肯定的是应在明亡前后的几年,其时,罗牧已经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绘画应当有了相当的功底,才能被名师魏书收为弟子。

魏书与易堂诸子关系密切,来往频繁,时有唱酬,写过《六松草堂》、《值松草堂》、《过值松堂送彭躬庵归章下》、《送杨雨三归石鼓峰》、《暮下三巘》等诗。他与林时益关系尤其好,曾在林时益的冠石留宿后写下了《过朱用霖冠石留宿四首》。

罗牧随侍魏书,往返于翠微诸山,魏书有《春晴同罗牧过苇公岩居》:

结伴出西阁,新晴过石梁。溪禽呼气色,峰雪辨云光。野水闲田满,残烧细草芳。定知岩壑本,诗思步层岗。

林时益买冠石种茶后,魏书将自己的弟子罗牧推荐给林时益,学习制作岕茶。

(二)林时益

乾隆六年《宁都县志·寓贤》载:“林时益,字确斋,南昌诸生。……甲申避地宁都,与魏氏三子、彭士望、邱维屏、李腾蛟、曾灿、彭任为兄弟交,其子孙亦多以世次为兄弟。居冠石,课子弟种茶芋自活。风韵潇疎,尝布冠竹杖游行岩壑间,歌声出金石,荷锄相和答,见者以为桃源中人。性喜苦酒,对客饮辄颓然自醉。善地理,行草书,市人孺子皆敬爱之。著有诗集行世。所制山岕芳香轶世,人呼为林岕。”

林时益并不姓林,他本是明宗室,名朱议霶,字作霖,南昌宁王朱权第十世孙,封号奉国中尉。清军入关后,朱议霶与儿女亲家彭士望避居宁都,以字中之霖作姓,改名林时益,号确斋。魏禧曾撰《朱中尉传》,内云:“……士望(彭士望)三至宁都,见宁都魏禧立谈定交,遂同中尉往依焉。与诸子结庐金精之翠微峰,讲易读史,为易堂,凡八九人。……既日贫,中尉曰:‘不力耕不得食也。’率妻子徙冠石种茶。长子楫孙,通家子弟任家世、任瑞、吴正名,皆负担亲锄畚,手爬粪土以力作,夜则课之。读《通鉴》,学诗;间射猎,头着一幅巾,赤脚挥锄,朗朗然歌,出金石声,皆窃叹,以为古图画不过是也。而中尉酒后亦往往悲歌慷慨,见精悍之色。……所制茶高妙,远近名曰‘林岕’。工二王草法,诗于杜为别出,人咸推服之。”清人李萱说林时益“窜家宁都,匿翠微峰凡数岁。后得冠石,买山居之,率妻子躬耕,种茶自活。尝至江南,欲渡淮而返,间走一二百里,负茶自卖之。”

林时益买冠石种茶,是在顺治十一年(1654),其时他来宁已十年,此前一直在翠微峰易堂教徒授课。林时益诗云:“旅食十年久,初春买一岩。病身难作苦,野趣实应耽。雨绿阳陂荈,霜黄沃土柑。感君托二子,从此老长镵。”

林时益出身高贵,是所谓的帝胄之家。但其先祖宁王朱宸濠在正德年间因谋反未遂,全族受到了株连。避乱翠微前,林时益一直住在省城,并未接触过农事和种茶事,后竟能在冠石佣田而耕,种茶制茶,且“香味独异”,远近闻名,实为时势所迫。

林时益后半生困顿潦倒,完全依靠种田制茶谋生。为了生计,林时益多次带着弟子肩挑背荷,出远门去兜售茶叶。

罗牧师从林时益(林的年龄比罗大四岁),恐怕不仅仅是向他学种茶制茶。为了生计之说也站不住脚,因为林时益种茶卖茶收入甚微,日常生活经常靠魏禧、魏礼、彭士望等人接济。他自己也说“不力耕不得食也。”罗牧跟林时益学种茶制茶,应该是魏书推荐他跟林学习诗文的一个理由。应当指出,罗牧所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诗作,都深受林时益的影响。而罗牧的好酒、敦厚、朴直、重友谊,无一不透露出林时益的影子。罗牧跟随林时益出远门卖过茶,这对蜗居一隅坐井观天的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卖茶不仅使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而且接触到了许多文人墨客。这为他后来客寓省城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魏书、林时益、罗牧三人,同是前朝遗民、逸民。罗牧中年以后虽然客寓南昌,声名彰显,但并未出仕作官。罗牧的志向,与其师魏书、林时益是一致的。魏书“甲申弃诸生,肆性著述”,林时益隐居翠微冠石,躬耕陇亩,对罗牧有很大的影响。罗牧所用的“云庵”、“云庵老人”、“牧行者”,含有禅意,“竹溪”、“钓家”、“双江”,则一派隐士之风。




三、罗牧与宁都诸子

罗牧与宁都诸子有很深的交往,尤其是魏氏昆仲和曾灿等易堂人物。

(一)魏际瑞

魏际瑞(1620年-1677年),宁都县城人,原名祥,际瑞为其派名,字善伯,号伯子。明末诸生。

魏际瑞天分很高,其弟魏禧说他:“伯幼能属对,长而强记,于声音字学,不假师授辄能造其妙。年二十,所著诗辞古文已三尺许。十七补弟子员,为郡守所厄,改名际瑞。二十二,崇祯辛已,督学侯公峒曾爱其文,拔置一等,饩。又合赣州、南安士试异才,公奇赏之,以冠二郡。伯屡试高等,然心厌时文,不肯学,私谓禧曰:‘汝自取功名酬二亲,我为闲人可也’”。

罗牧与魏际瑞相善,有书信来往(伯子虽为易堂九子之一,但很少在家),《魏伯子文集》中,有《与罗饭牛》尺牍一则:“古人作画,悬纸高壁之上,闭户旬日,日夕相对。忽有山水烟林,天光地气,发于纸上。经营惨淡,执笔赴之。凡文字书画,精神距一层之先落笔,乃在此一。若守此一,便落第一耳。”估计罗牧在信函中向魏际瑞请教了绘画灵感等问题,故有魏际瑞的上述回复,既是作为文学家触类旁通的一种经验,也是对绘画艺术的一种探讨。志载,魏际瑞对绘画和书法都有研究,尤其是刚进入中国不久的西洋画。


魏际瑞像



(二)曾灿、曾炤

曾灿(1625年-1688年),宁都县城人,本名传灿,字青藜,又字止山,晚年自号六松老人,明诸生。

曾灿与罗牧交情很深,有《为张方伯题罗饭牛山水册》一首:

千林万树乱山曲,不见居人见茅屋。茅屋参差高复低,小桥泻入湖天绿。万里湖天散作云,水光却与山光分。远山飘渺云欲下,恍疑身在具区濆。七十二峰杳难辨,淡烟疏雨来吹面。此中茅屋坐者谁?似与故人重相见。(予向家邓尉一自注)披图如闻山水音,何人能继倪云林?吾友罗子重豪素,为公写作湖山阴。

得到罗牧山水画册的张方伯,不知是哪省的布政使。曾灿在诗中将罗牧比作元代著名画家倪瓒,称呼罗牧为“吾友”、“罗子”,可见情非寻常。曾灿侨居吴下前后达二十年,对罗牧游历吴中有相当大的帮助。

曾炤(生卒年月不详),字丽天,曾灿之弟。文学家。

曾炤为罗牧《自题画》写过一首诗:

泉飞如白练,峰转似青螺。不知饭牛子,叩角为谁歌?

诗中用了春秋时宁戚叩牛角而歌的典故,然并不以为罗牧有上卿之才,有入仕之心。

(三)温应峤

温应峤(1629年-?),宁都县城人,字匡云。文学家,书法家。康熙十一年(1672年)壬子科举人。温应峤与罗牧是相当要好的朋友,他在京城写过一首《都门怀罗饭牛》诗:

自从鲍叔分金后,罗子高风得复闻。齿颊流芳能活鲋,肝肠吐雪却成云。樽倾余沥情偏畅,榻近闲园梦亦芬。此际屋梁明月夜,燕台万里倍思君。

诗中用春秋时齐国鲍叔牙与管仲分金的故事和庄子“涸鲋”的典故,赞誉牧慷慨大度,为人热诚。忆及相交往事,身在万里之遥的京城也无比思念。罗牧去世后,其墓志铭由雍正朝礼部左侍郎、大学士王思轼撰文,温应峤书丹。

(四)魏禧

魏禧(1624年-1680年),宁都县城人,派名际昌,字凝叔(一作冰叔),号裕斋,兄弟中排行第二,世人称魏叔子,因其翠微峰顶居所名勺庭,故又称其勺庭先生。


看竹图上魏禧像



清顺治三年(1646年),魏禧、魏祥(际瑞)、魏礼、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彭任、邱维屏、曾灿隐居翠微峰顶。

魏禧是易堂领袖,他与诸子在山上广收学生,造成人才。高峰时多达数百人。

中年以后,魏禧频频出外游历,他的足迹,多在吴越。“吴越人传诵其文章,谓为南宋以来所未见,求之者无虚日,削版待之,朝成夕登即日流布,海内所推。一二耆旧大耆之老争识面,引为忘年交。士无识不识者皆知有宁都魏叔子。”吴越是天下文化中心,魏禧日后成为清初三大散文家之首(《清史稿·文苑》列第一),与他的吴越之游有直接关系。而他的游吴越,也影响了罗牧。

魏禧的交游,为罗牧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天地。魏禧在《书罗饭牛扇面》一文中说:“别饭牛八年,画益工,山水林木云气悠远而不尽,疏而能积,其书法亦绝可观也。往饭牛游吴越,吴越士大夫好之,今再游,好之必甚。然予交东南士最多,恒散伏草间,或灭迹穷山深谷,不求知于人,人亦不得而见,故于饭牛之行,书其扇以介之。”

魏禧初游吴越,在康熙元年(1662年)。四年后,罗牧始游吴越,其时魏禧的文名早已传遍江南。以魏禧乡梓好友的身份,精湛的绘画技艺,罗牧到达淮扬受欢迎和受尊重的情形可想而知。罗牧是个异常谦虚的人,若干年后他再往吴越游历,想多结交一些江南名士,请魏禧题写扇面,这扇面就成了魏禧给他写的介绍信和推荐书。

而魏禧病逝前一年与宋荦相知相交,更为罗牧晚年与宋荦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魏禧除了为罗牧题写扇面,还为他写过一首诗《余有寒溪闻落木衰草出行人之句罗饭牛为作画复赋》:

左折西桥路,东皋连翠微。谁将一幅纸,写余心所思?松下闻声处,溪前独立时。寒光看不尽,日夕秋山知。


魏禧扇面


魏禧行书



(五)曾先慎

曾先慎,字君有,宁都人。《宁都直隶州志·处士》载其“师事邱维屏。寓居赣上,士过双水者,莫不礼于其庐。为商邱宋公荦所器,遂为莫逆交。著有《兵学钞》、《治学钞》、《遂五堂集》。”曾先慎后来隐居于翠微峰后之三巘峰,潜心著述。宋荦主政江西时,曾征曾先慎出仕,被先慎婉拒。时罗牧回乡省亲,曾先慎几次入城拜访,均未遇见,怅然而返,遂致信求画:“昔倪高士作画,惟以赠贤者贫士。若势利之夫,虽持千金求之累年,终不可得,人到于今称之。以先生高发,讵出倪兴林下?正不欲弟陋巷中独无先生得意真迹耳,惟先生留意。廿二尚在县,有间希为邀二三知友入巘山来。此间多怪石危峰,悬崖绝崖,巍然远望,长川如带,云树缥缈,种种奇观,颇足浇人胸中块磊。与知己相把臂作二三日饮,亦韵事也。跋子望之,饭牛先生有道教,小弟曾先慎拜。”

书间,对罗牧之画甚为渴盼,亦以之与倪瓒比拟。


曾先慎行书扇面



(六)邱巘

邱巘,宁都人。邱巘与罗牧为忘年交,巘寓居南昌寺中,罗牧每每相访。邱巘在罗牧的一祯册页后题跋云:“饭牛先生以书画名海内,一时缙绅大人莫不欲延致之,得其尺幅而后快。然性喜淡寂,东湖云水间多尘外契。而与佑清与善长老尤相倾洽,若有夙因焉。余三十年来频寓居寺中,先生每过余,辄问:‘日来见与公否?’必相与偕访。与公煮香茗,盛陈蔬核,玄谈竟日,不少倦。先生亦时有持赠,未尝轻扰香积也。先生长与公十四年,与公长余岁同之。今先生作古,余亦渐近衰耗,而与公犹健步如壮时。抚今追昔,殊不胜聚散之感。一日持画册出览,曰:‘吾得罗君真迹最夥,今惟此册尚存。但一披阅,如与故人相对。君其为我志之’余叹曰:‘晋人有一麝尾,用经数十年。客问何得长留此物?’答曰:‘当由廉者不求,贫者不与。’今之廉者罕矣,师当以定力呵护之,毋使通神妙笔向厨中变化去,令人笑虎头痴也。’辛卯立冬日,梅江法弟邱巘题于兴隆堂。”

四、罗牧的交游

    清军入关之后,因军事需要而大肆屠戮焚掠,有过“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但总体上,清廷已为统治全国稳定民心作好了政治上的准备。崇祯十七年(1644年)冬十月乙卯朔,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即皇帝位。丙辰日,“以孔子六十五代孙元植袭封衍圣公,其《五经》博士等官袭封如故。”(《清史·世祖》)甲子日,颁诏天下,大赦。诏曰:“我国家受天眷佑,肇造东土。……念小上民困苦已极,自顺治元年五月朔以前,凡属逋征,概予豁除。……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徭役;八十以上者,给与绢绵米肉;有德行著闻者,给与冠带;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存者,官与给养。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有司咨访以闻。故明建言罢谪诸臣及山林隐逸怀才抱德堪为世用者,抚按荐举,来京擢用。文武制科,仍于辰戌丑未年举行会试,子午卯酉年举行乡试。前明宗宝首倡投诚者,仍予禄用。明国诸陵,春秋致祭……”这道诏书,对稳定全国民心尤其是“四民之首”的士子之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是异族入主中国,但朝廷的尊孔和延续自唐以来的科举制,就使得士人有了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顺治十八年,全国的反清复明势力全部荡平,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得以恢复,民生得到休养。到了康熙朝,在政治上,满汉官员几乎权力均分,这让汉族士子看到了希望,对异族入侵的仇恨与鄙视情绪迅速地消退。而这,也正是朝廷消除“满汉畛域”的目的。在经济上,康熙初年起,逐年减轻徭役,豁免赋税,凡灾年,受灾州县均能得到朝廷免征钱粮的恩泽。

从康熙元年起,宁都翠微峰易堂诸子纷纷北上,游历吴越。魏禧以一介山野村夫身份,屡赴江南,广交文友,载得文名布天下的盛誉而归。林时益、魏礼也曾泛游吴越楚,而曾灿则居吴下长达二十年。诸子的举动,不能不影响渴望画作得到承认和提高的罗牧。江南自古出名家,前明的唐寅、祝枝山、文征明、仇英;当朝的恽寿平、龚半千、华亭人、顾见山、周亮工,都是如雷贯耳的人物。康熙四年,罗牧北上扬州,开始了他的以画会友之路。像魏禧一样,他的江南之行也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声誉。他的画作,“江淮间亦有祖之者”(清·张庚《国朝画征录》),后来的扬州八怪中的一些画家,深受罗牧画风的影响。

罗牧北上吴中前,一直在宁都与南昌间游走,售茶卖画,当然也不排除他为了生计而做些别的买卖或手艺。宁都民间流传,罗牧因爱好画画写字,还学得了上流的装裱技术,他在南昌,除了卖画,还帮人裱字画谋生。到了晚年,罗牧在南昌定居,与一群文人雅士书画名家创立东湖书画会,并成为其间的领袖。张庚说:“罗牧牛崛起宁都,挟所能而游省会,名动公卿士大夫,学者于是多宗之,近谓之江西派”。

罗牧一生中,结识的名人画师无数,难以一一知悉,现择部分作一简介。

(一)徐世溥

徐世溥(1608年-1658年),字巨源,江西新建人。明末诸生。少有名,被誉为文坛飞将,然仕途不顺,屡试不第。明亡后隐居山野。长于古文,志书称“名噪两都三吴间”,亦工诗,擅书法。存世有《易系》、《夏书三解》、《榆墩集选》、《榆溪集》、《榆溪诗钞》、《芋谈》等著述。《清史稿·文苑一》载其名。

徐世溥是罗牧结识的第一位名士,徐有《罗饭牛携画至山中》二首赠与罗牧:       

                      一

又随飞叶下江烟,与雁同来先雁旋。

记得扁舟初过我,草堂门外水齐天。

              二

彩笔常悬梦里思,十年古道见须眉。

云山本自无常主,更写云山卖与谁?

诗中指的是与罗牧的两次相见,前一首诗说到罗牧初次来访时的季节、地点;后一首诗则说到再次见面是十年之后。

徐世溥的诗对罗牧此后的绘画人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若干年后,罗牧将此诗对江西巡抚宋荦念诵。宋荦久慕徐世溥的人品,“求徐巨源文翰甚渴”(宋荦《友评》),听了徐写给罗牧的诗后,“令人讽咏不已。”乾隆年间,张庚在《国朝画征录·罗牧》中也引用了徐世溥的后一首诗。以阐述罗牧的绘画风格。

(二)恽寿平

恽寿平(1633年-1690年),清初画家。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云溪外史、白云外史、东园客、草衣生等。江苏武进人。

康熙四年(1665年),罗牧北上扬州,结识了恽寿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再至扬州,与恽寿平相会并合作绘画。《毗陵六逸诗钞·香草堂诗钞·卷二》云:“西江罗饭牛,吾邑恽南田为作《香草堂图》,桐城江磊斋跋其尾曰:“画里云山供大隐,意中丘壑属长贫,盖纪实也。”恽寿平《送西江罗饭牛》诗:“长天孤鹤又西飞,八月新凉到客衣,歌吹竹西留不住,满江秋月一帆归。”

(三)方士琯

方士琯(1650年-约1711年),字西城,号鹿村。徽州歙县路口人。寓居南昌,工诗,著有《鹿村先生诗集》。

方鹿村小罗牧28岁,属于忘年交。方与魏禧魏礼亦有来往。罗牧在扬州游历时,娶了继室蔡氏,方鹿村寄去了一首《闻罗饭牛先生买妾扬州戏成却寄》:“望子归装久,秋过冬又残。新从鸳被暖,肯忆蓼洲寒?(时先生家住蓼水)江水朝来急,风帆欲到难。浑闺好惆怅,日日问长干。”

(四)周亮工

周亮工(1612年-1672年),字元亮,号栎园。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明崇祯进士,授监察御史。明亡后仕清,累官户部右侍郎。著有《赖古堂集》、笔记《因树屋书影》等。

康熙九年(1670年),罗牧通过画家顾大申(字震雉,号见山)引荐,在南京拜访了周亮工。周亮工《赖古堂集》卷六《送罗饭牛之邗上》云:“顾见山从江上示余札子,云,与饭牛将访余于恕老堂,为一月留。既以事阻,忽返云间(上海松江)。独饭牛过我,又匆匆欲往广陵(扬州)。因步何省斋韵送之:客从章贡到,因动故园心。画卷烟云过,楼开海岳临。清江虚脱眺,黄菊过幽寻。莫为秋风苦,闲同蟋蟀吟。虎头书早寄,一月约君留。所欢晴江棹,难为日暮求。听涛应有赋,作客莫悲秋。归若云间去,吾将共一舟。”

(五)龚贤

龚贤(1618年-1689年),一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紫丈人。江苏昆山人,寓居南京。明亡后,于清凉山筑半亩园隐居,工山水,取法董源、吴镇,然自辟蹊径。

罗牧与龚贤相交稍晚,时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是年,罗牧在真州(今仪征)应许颐民(名松龄,号劲庵,又号仓雪)之请,作了一卷画。许又托罗牧到南京时代向龚贤求画。其事载于龚贤所作《江村图卷》题跋:

壬戌秋,西江牧行者自真州来,曰:“真州有许君颐民,近号仓雪先生者,颇嗜画。因要余画,余谢不能,敬推柴丈。不获已,为作一卷。复以一卷属我渡江索柴丈。柴丈其许我乎?”余曰:饭牛子以画名西江,尚尔逊谢,余小巫,能不气缩也?行者极言之,亦为之作一卷去。……余复作一卷,乃《江村图》。图成,颐老约夏翁及其密契紫骖,心如与弟嵩期诸先坐同观之,惜未与饭牛一见也。……

(六)梁佩兰

梁佩兰(1629年-1705年),字芝五,号药亭。南海人。康熙进士。工诗,多为酬赠和吟景感时之作。与屈大均、陈恭尹、王邦畿、方殿元、方远、方朝并称“岭南七子”。亦善书

法,绘画,有《六莹堂集》。

道光四年《宁都直隶州志·艺文》载梁佩云《送罗饭牛归阳都山中》三首:

                      一

春来生百物,昨日始闻雷。烟雾晴难定,峦岚暗不开。遥从沧海上,一送故人回。语我山中事,柴门满绿苔。

                      二

无钱买山隐,有梦托谁清?星月随君影,河关截雁声。天围芳草路,人背木棉城。归日开行李,《茶经》几叶轻。

                      三

白茅峰顶上,架屋倚云高。入座猿携子,穿帘鸟坠毛。道情无物我,春色极亭皋。静想闲居止,松花落布袍。

(七)查慎行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字悔余,号初白,原名嗣连,字复重,浙江海宁人。康熙时举人,赐进士出身,官翰林院编修。曾从黄宗羲、钱澄之学。其诗多记行旅,善用白描手法。也能词。有《敬业堂诗集》、《补注东坡编年诗》等。

罗牧居南昌蓼洲时,查慎行到访,并有诗记:

南昌悬榻寻常下,小技似可供驱使。礼洲草堂地清绝,见说赁舂连旧址。

(八)陆葇

陆葇(1630年-1699年)字次友,一字义山,号雅平。浙江平湖人。康熙六年以进士举鸿博,御试翰林院詹事府诸言,帝亲拔陆为第一,授编修,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有《雅平集》、《词谱》等。

陆有《赠罗饭牛山人》一首:

莫问梅花梦有无,随君且入辋川图。坐来云树看常变,行处沧州兴不孤。隐士风流传翰墨,高怀诗句满江湖。何时去访罗舍宅,采药匡山竹杖扶。

(九)唐孙华

唐孙华(1634年-1723年)字实君,别号东江,晚号息庐老人。康熙二十年进士。尝与吴兆骞、顾湄、陆圻等结交。年九十卒。有《东江诗钞》、《东江文集》传世。

唐孙华《东江诗钞》中有《北兰寺》一首:

萧森郊外正宜秋,选胜聊录古寺幽。对面青山开画屏,绕堤碧浪数归舟。旧图叠嶂王驸马,老笔横空罗饭牛。(宋王晋卿有《烟江叠嶂图》,大中丞宋公取以名堂,南州高士罗饭牛画壁)遥记中丞曾驻节,出郭小队自风流。

(十)方以智

方以智(1611年-1671年)字密之,号曼公,桐城人。少年时代与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等参加“复社”活动,有“明季四公子”之称。崇祯进士,任翰林院检讨。清兵下广东,出家为僧,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药地、浮山愚者、愚者大师、极丸老人等。康熙十年,赴吉安谒文天祥墓,道卒。对天文、地理、历史、物理、生物、医药、文学、音韵等均有研究。晚年躲清廷搜索,逃禅浪游。

与罗牧合作有《山水册页》,今藏安徽省博物馆。

(十一)朱耷(八大山人)

朱耷(约1626年-1705年),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一度为僧,又做道士,在南昌建青云谱道院,别号雪个、个山、人屋、八大山人,以八大山人最闻名。著名画家,其水墨画对后世影响极大。工书法,行楷学王献之,纯朴圆润,自成一格。


八大山人



罗牧寓居南昌,与八大山人长相交往,关系亲密。牧曾写有《赠八大山人》一首:“山人旧是缁袍客,忽到人间弄笔墨。黄茅不可置苍崖,丹灶未能煮白石。近日移居西阜门,长挥玉尘同黄昏。少陵先生惜不在,眼前谁复哀王孙。”

诗中述八大山人曾经的和尚、道士身份,与世无闻,忽如横空出世,降临人间舞弄笔墨,售其书画。即便混迹人世,也是道家本色,长挥玉尘,形同神仙。诗圣杜甫不在了,有谁来哀叹过去的王孙呢?

由于志趣相同,又同是名重当时的画家,二人时有合作。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八大山人在罗牧《山水册》上题诗:

远岫近如见,千山一画里。坐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西塞长云尽,南湖片月斜。漾舟人不见,卧入武陵花。

同年夏日,罗牧题唐诗于八大山人《蔬果花竹册》(又名《水墨萝菔》)。《蔬果花竹册》共十二幅,每幅有对题诗文,题诗者为朱容重、罗饭牛、李松庵、彭廷典、刘远兼、吴起湘、谢樵、李惟敬、黄日同、李邦宪、曹轼、朱添㼿等十二人,皆为南昌名士。首页朱容重是八大山人族侄,二页即罗牧,足见当时罗牧地位之高。


八大山人花鸟


涉事



(十二)胡亦堂

胡亦堂(?-1685年)字质明,又字二斋。浙江慈溪人,顺治八年(1651年)举人。康熙十六年(1677年)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任临川县令,曾修《临川县志》,著有《梦川亭诗集》、《二斋文集》等。

胡亦堂与罗牧交往,当在临川县令任上,曾有《题罗饭牛山水画》诗二首:

                    一

落笔傲丹青,何人最性灵。西江罗牧子,几幅饭牛经。淡淡山殊绝,疏疏木未零。更看仙近岛,仿佛泛苍冥。

                      二

四时已备气,强半在秋春。春色微兼翠,秋光碧更匀。暑宜河朔饮,寒到陇头人。却意家园梦,清溪煮细莘。

(十三)其他

除上述分条介绍的画师文人,罗牧交往的名士有:李腾蛟、邱维屏、彭士望、魏礼、彭任、梁份、邵长蘅、喻成龙、胡秀昊、澹雪、心壁、顾大申、吕熊、朱容重、徐煌、齐鉴、闵应铨、李仍、彭廷谟、吴闵炯、涂岫、熊颐等人。

五、罗牧与江西巡抚

(一)宋荦

宋荦(1633年-1714年)字牧仲,号漫堂。河南商丘人。工诗文,善书画,喜鉴藏,诗文源出苏轼,与王士祯齐名。其画作《西坡图》,点缀景物,极其精妙。善画墨兰竹,著有《西陂类稿》存世。

宋荦任江西巡抚时,年56岁,时罗牧67岁,二人均已入老年,但二人友谊保持到辞世,宋荦尊重罗牧,始终如初。罗牧生平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烟江叠嶂图》,是按照宋荦想象中的宋代王晋卿所作烟江叠嶂图,绘于北兰寺壁。这幅大型山水画之精妙,让宋荦流连忘返,三番五次带幕僚部属前往观赏,并与客人为这幅壁画吟诗唱赋。他自己有多首诗作写到《烟江叠嶂图》,如《辛未(1691年)夏五月过北兰寺,时烟江叠嶂堂初成,漫赋五首》中第四首:

烟江叠嶂堂中坐,流览烟江叠嶂图。莫把清光浪摹写,且须长句诵髯苏。

《秋日重过北兰寺六首》中第四首:

烟江叠嶂曾看画,列岫亭边画意赊。奇绝庐山飞鸟外,一痕晴碧落簷牙。(宋王晋卿有烟江叠嶂图)

罗牧这幅画,创作于他艺术生涯的巅峰期,无论技巧、气势、设色、都无与伦比,在当时的整个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又因巡抚的赞赏,大批文人学士也纷纷赋诗称誉。如载震的《次前韵》(与宋荦唱和)之二:

领取空庭五月凉,烟生粉壁画高张。(罗牧画壁)何来万个青鸾尾,翠滴层栏欲染裳。

宋至(宋荦子)《前题次韵》之四:

眼底江山真是画,堂中水石有新图,(罗饭牛画壁)分题争羡髯翁句,风调居然似大苏。

    宋荦作《送罗饭牛入庐山歌》,宋至作七言诗《附前题》:罗叟七十顶未秃,欲向匡庐结茅屋。我昔曾望匡庐峰,峰峰拔地如芙蓉。我昨又读匡庐志,大小三百六十寺。安得数幅鹅溪绢,烦君到处图所见。归来贻我挂西堂,一日匡庐游一遍。

张鹏翀《北兰寺》:

何期滕阁外,复此好林泉。南浦镜相照,西山画对悬。江翻修竹里,日落远帆边。更爱空尽尘,苍苍醉晚烟。

喻成龙《与客登蛟台,得观罗饭牛壁画诗画,遂而有怀,即和原韵》:

倚杖穷山兴,明灯坐夜深。一尊千日酒,孤棹五湖心。月出闻江雁,花香透竹林。睹兹风雅在,披豁喜开襟。

十分可惜的是,《烟江叠嶂图》仅仅存世二十四年。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北兰寺被毁,壁画从此只留存于诗文中。

宋荦曾作《二牧说》赠与罗牧。罗牧的画作,宋荦多次呈送给康熙皇帝御览。

(二)郎廷极

郎廷极(1663年-1715年)字紫衡,号北轩,奉天广宁人,镶黄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任江西巡抚。

乾隆六年《宁都县志·方伎》罗牧条载:“中丞郎公廷极为诗记其事。”罗氏《族谱》中亦有郎廷极《赠宁都罗饭牛山人》诗:

过问原间道,入座便忘形。画理通微妙,秋心在杳冥。浮醅直鸭绿,染纸是鸦青。尔但挥奇笔,予梳白鹤翎。

六、罗牧的书画

(一)

罗牧的书画老师,是本邑县城人魏书。魏书的山水画,取董(源)巨(然)、米氏父子(米芾、米友仁),而罗牧山水画“得笔法于魏石床”(《西江志》),即也是董巨和米氏风格。罗牧早年前往南昌,求见名士徐世溥,曾赠送其自己的画作。徐回赠罗牧两首诗,其中一首有句云:“云山本是无常主,更写云山卖与谁?”说明罗牧赠徐的是“米氏云山”风格的山水画。清张庚认为罗牧“笔墨意在董黄之间,”“林壑森秀,墨气滃然,”罗牧自己也常在画款中题写“仿黄公望山水”、“拟元人笔意”、“大痴笔意”、“仿黄大痴山水”、“董巨笔意”,足证他的山水画自始至终未脱乃师魏书窠臼,是以博采董巨、米氏、黄公望、黄庭坚、王蒙、王冕、倪瓒等名家众长为指归的。他的书法,则取法王羲之、黄庭坚、董其昌,得其精髓自成一家。

中国的山水画,肇自唐代的王维。王维工诗,通音律,精绘画。绘画上,他善写破墨山水及松石,笔法雄浑,意蕴深远。王维晚年长居辋川,过的是东晋陶渊明式的理想田园生活,后代文人十分追慕,因之诗画多仿这位山水诗画大师。董其昌认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到五代时,山水画将禅、道融入笔端,写景抒情的美学旨趣已成了文人画的审美标准。曾在南唐任北苑副使的董源(钟陵人。钟陵即今南昌),师法王维的水墨和李思训的着色,开江南画派之源。

罗牧显然走的是南派山水画的路子,他的山水画,艺术表现上多采用董源的“披麻皴”、“点石皴”,大致体现出三种风格:一种是纤细严谨;一种是笔致精犷;一种是烟雨迷濛。中年时期,他游历吴中,时与江南名家切蹉合作,博采众长,使其画作风格融入了江南诸家的特色。罗牧与当时著名的书画家笪重光有过交往,笪重光《画鉴》中的绘画之法,在罗牧的画作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画鉴》中说:“夫山川气象,以浑为宗,林峦交割,以清为法。”罗牧认为:“绘事必以微茫惨淡为妙境,非性灵廓彻者未易证入。所谓气韵必在生知正,此虚澹中含意多耳。其它精刻偪塞者,纵极力于高流,胸次间何关也,极下落功字。”

董其昌说:“画山水难写意水墨之妙,何也?形质毕俏,则无气流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

罗牧显然已得山水画法之精髓。

(二)

绘画的技法,一个匠人就能学到,那或许只能称作手艺。只有画中透纸而出的意境,才使得每幅画有灵魂。纵览罗牧遗作,可以窥见画者在山水间寄情抒性的初衷,看到一个苍鬓飘拂仙风道骨的长者睿智的面容。

罗牧生于山野,长于僻地,尽管他后来赴省会都市,游吴越淮楚,但与世无争恬淡自然的田园生活,依然作为他的人生理想而存在胸臆之间。他的山水画,都是对山野、溪流、林木、茅屋,以及四季更替而带来的山乡景物变化的描摹。他的画作,充溢着山野的气息,草木的芬芳。山间的树林、瀑布、溪水、小桥、农舍、茅棚、枯枝、积雪、路人,都赋予了无限的与世无争的禅意和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他的画作落款,用的是牧行者、饭牛、云庵、云庵老人、钓家、双江、竹溪等名号,反映出他的志趣与向往。因出身与元代画家王冕相似,罗牧早年间就仰慕王冕的为人为文为画,自改名为牧,字饭牛,字与冕同。元代是蒙族人统治,清代是满族人统治,二人都是异族治下的化民,隐逸避世是保全性命和拒绝合作最好的办法。有必要指出的是,元代蒙古人对汉人(尤其是南人)实行的是极其酷烈的统治,而清代满人则非常明智地施行笼络汉人文化一统的统治办法。故罗牧有别于王冕的是,他后期还是采取了与朝廷和官场合作的态度,不过他一直未出仕做官。他把自己的人生,定在一个山水画师的坐标上,故而虽深居都市,他只画山水,画木石,画属于他自己心灵的东西。他偶尔也画点花草虫鱼,那不过是应酬之作。他长年累月在寺院中画壁画,更喜欢与僧人交往,他的和尚朋友,有心璧、佑清、与善,邱巘说他:“性喜淡寂,东湖云水间多尘外契。而与佑清与善长老尤相倾洽,若有夙因焉。”他的书画有许多赠给了僧人,与善大师说:“得罗君真迹最夥。”这就难怪罗牧的画有远离凡尘的意境。

文人作画,多喜欢在画幅上题诗,以抒心境,罗牧亦然。他在《山居闲读》中题写:“扁舟一叶水云宽,英落西风气渐寒。清夏无穷天意厚,莫教遣失钓鱼竿。”几乎远离尘俗,过的是神仙光景,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在《溪山静远图》中,他题写有“老懒无从寂如鸥,百年尘梦逐江流。闲来偶抹松烟色,香茗烹残雨一楼。乙亥秋九月罗牧题。”这年,罗牧已78岁,他早把世事看得十分透彻。他在《秋江独酌图》中写道:“临溪衰发照山翁,发白苍苍面自红。浩荡酒怀消遣得,一亭残照北窗风。”进入垂暮之年的罗牧,心胸依旧廓远,皆因其胸臆间有山有水。清代书画家李廷钰(1791年—1861年)在见到罗牧的《秋林高士图》后,在画上题跋云:“书画门廷各有行,画须生外熟方臻。至今源委江西派,犹说饭牛第一人。”

顺便提及罗牧的书法。罗牧的书法作品,存世较少,故其书法名气为画名所掩,其实罗牧的书法功力,不在他的画作之下。他的书法,远取“二王”和黄庭坚,近学董其昌,尤以董笔法为师。从能看到的罗牧书法中,可见到他的书法从结构到点线的运笔,字间的行气,无不体现董其昌书风的面貌。其行距、字距空阔疏朗,虚白与笔墨相映成趣,一股淡雅清新的气韵扑面而来。在其它书法作品中,能看到历代书法名家对罗牧的影响。总体而言,罗牧书法洒脱自如,笔势酣畅,又兼具柔和圆润。魏禧赞其:“罗饭牛画益工山水,林木云气悠远而不尽,疏而能积。其书法亦绝可观也。”

七、罗牧的诗文

志书载罗牧“亦能诗”,“牧能诗善饮”,从罗牧存世不多的诗作看,他的诗写得飘逸空灵,意蕴深远。因其存诗多题于山水画上,诗情画意交融,大有王维诗画韵致。

罗牧遗诗存世少的原因,一是赠友人诗或酬唱诗没有存稿,以致散佚;二是他无意于做个诗人,绘画之余,兴之所致,题句于画上增加情趣而已。

《赠八大山人》

山人旧是缁袍客,忽到人间弄笔墨。黄茅不可置苍崖,丹灶未能煮白石。近日移居西阜门,长挥玉尘同黄昏。少陵先生惜不在,眼前谁复哀王孙。

《雨夜宿友人池馆》

酒力欺狂雨,斋居远亦过。不知双屐浅,只觉乱流多。苦吟夜方寂,繁声蛙奈何。与君情未倦,移酌对清波。

题《扇面》

绿树遮簷户结荆,才离烟火百般清。松涛夜起惊春梦,误听风声作雨声。

题《长林飞瀑图》

春气动百草,纷荣时断续。白云自高妙,徘徊空山曲。阳林花已红,寒涧苔未绿。伊余见人事,萧寂无营欲。客行虽去远,观之聊自足。

题《山居闲读图》

扁舟一叶水云宽,英落西风气渐寒。清夏无穷天意厚,莫教遗失钓鱼竿。

题《庐峰鸣泉图》

看山常自爱清游,况是庐峰最上头。空阁夜惊云卧冷,鸣泉秋听雨声幽。

题《江南雨后图》

画得江南雨后山,山前茅屋两三间,主人有时出门去,常有白云来掩关。

题《秋声听闲图》

画出林栖者,秋声听独闲。不因穷远壑,那识面前山。

题《笔墨山水图》

老懒无从寂如鸥,百年尘梦逐江流。闲来偶抹松烟色,香茗烹残雨一楼。

题《溪江钓簑图》

窄窄瓜皮浅浅波,谿行凉趁柳风多。幽人寄与沧洲外,願就天真借钓簔。

题《七言立轴》

何处渔竿钓月还,东来烟水上衣寒。惊心最是巢新散,三匝不归梦未安。

题《老翁卖菊图》

几日东篱事苦勤,秋风秋雨岂辞频。一肩挑向街头卖,沽得醇醪即不贫。

题《烟水萋茫图》

烟水萋茫百尺林,怡情何必问山深。对景心空无外事,即是长生道者愔。

题《山水》

疏散永无事,不眠常夜分。月中松露滴,风引鹤同闻。

题《山水》

临溪衰发照山翁,发自苍苍面自红。浩荡酒怀消遣得,一亭残照北窗风。

题《林壑萧疏图》

画中原有诗,何必再为题。余白太高远,兼之林壑奇。

题《山水》

寓馆隔溪津,过从远市井。振市千仞晓,挂笏野亭春,归作芝田主,思存忝谷种。松花频寄取,未老欲轻身。

题《山水》

独爱江亭上,澄怀多所欣。故人松嶂外,疏磬隐斜曛。

题《秋林高士图》

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

题《寒江独钓图》

烟波澹澹石嶙嶙,钓艇长随一老身。莫笑江寒难下饵,眼前谁是得鱼人?

题《五言立轴》

静侣得幽寻,松风落暮阴。山围天顶窄,桥曲寺门深。孤性潭水口,浮生梦里心,残霞迷杖履,灯火出前林。

《七言立轴》

当年高放白云居,市远无从自钓鱼。有客过吟山昼永,吁童数里倩僧沽。

题《溪山钓艇图》

絻拈片纸抹秋山,又报逢迎不使闲。聊看白云遮绝壁,偶通小艇宿溪湾。

题《竹石芭蕉图》

每约秋桐过,园居知我闲。肩舆穿竹径,载酒到柴关。美味多从海,清言半是山。谢公饶野兴,坐隐月明间。惟耽上壑起,不与世浮沉。所以朱门贵,仍如蓬户心。涧深鸣宿雨,庭轩下幽禽。竹月萧萧夜,虚窗动苦吟。

题《条屏》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水画出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江水。

罗牧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

罗荣(1954.2—),本名罗棣宁,江西省宁都县梅江

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罗牧族孙。

王德敏(1963.8—)江西省宁都县梅江镇人。中国书法

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协评审委员、赣州市书协顾问。


参 考 书 目

    乾隆六年《宁都县志》

    道光四年《宁都直隶州志》

  《龙门豫章罗氏族谱》

  《客家宁都》罗荣、谢帆云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5年2月

《八大山人研究——“江西派”开派画家罗牧》萧鸿鸣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年11月

《江西派开派画家罗牧的几个问题》  黄笃著  《美术研究》1989年第一期

《“江西派”领袖罗牧新论》叶青著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1月第5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681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710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623评论 0 33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02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32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68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95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6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47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76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2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26评论 3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85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5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0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47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1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