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的最后一个下午,我和老公刚刚结束一场有关家里装修外包的谈判。
老公开着车,我在副驾驶,两个人都很疲惫。
这疲惫完全是精神上的。
我整个人斜斜歪歪地倚着反思:平时我俩都是很痛快的人,为什么今天的界限如此模糊呢?明明已经看到了对方的不诚信,触犯了我们的原则,却一次又一次地让步,结果是浪费了彼此一下午的时间,最终也没能接受这个装修公司,宣布不合作。
我问老公,老公一语道破:“这不是有熟人介绍嘛~”
这个熟人,我们很信任,因此也连带认为他介绍的公司也差不到哪去。
有了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预设,即使这个公司在诚信细节上出现小问题被我们真真地看到了,我们竟然否认自己,抱着模糊的态度继续跟对方谈判。
结果是又墨迹了两个小时,最终无法说服自己,拒绝了他们的合作。
笑脸相对了一下午的谈判员,第一时间冷了脸,这个瞬间我突然明白,自己的模糊和不清晰,不管是给自己还是给他人,都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损失。
同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我几乎隔几天就能收到类似这样的疑惑:多美麻麻,我看了某某公号,某某书里怎样怎样讲,而我现在跟他们的做法完全不一样,你怎么看?例如有妈妈讲到延迟满足——宝宝一岁前,我都是尽量去满足她,但是看到**的文章,要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可以通过肢体响应过渡到语言响应,逐渐放慢时间,从而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你怎么看?
科学育儿是整个时代的号角,我们似乎在茫然中找到了指引和方向,一时间都泡在各种渠道的科学育儿理论当中,试图将我们的整个育儿过程科学化,程序化,标准化,做科学父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学育儿成为了权威和完全正确的代名词,这个预设也被深深地植入到了我们的脑海里。
从前,我们跟随孩子,看到孩子,及时满足孩子,与孩子和谐愉快地相处。突然看到一些科学研究,提出了“延迟满足孩子”这个概念时,本来特别和谐的亲子关系,在我们看来竟有那么多不妥。我们开始自我怀疑,看孩子也出现了很多毛病。
这个时代不缺少好学上进的父母,也不缺少各种科学的资源,唯独缺少的是“养育者的态度”。
养育者的态度是从哪里来?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是按照以往的经验?
当孩子出生,我们看到孩子时,心底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就已经种下了一粒态度的种子;
当孩子用软萌的童音第一次叫妈妈,我们的胸口升腾起的感动,有一些态度在心底生根;
当孩子学走摔倒时,我们急切的惊呼,皱起的眉头里,态度在心底发芽;
当孩子认真专注摆弄自己玩具时,我们内心的欣慰与安静,态度在心底长大;
当孩子耍赖打横时,我们心底升腾起的紧张和无助,态度在心底变得坚韧;
当孩子哭闹时,我们表现出来的理解和接纳,态度在心底开花;
……
养育者的态度,来源于与孩子第一次见面时,我们心底流淌的感动与喜悦,也来源于孩子柔软的脚丫,娇嫩的声音;来源于我们孩子的成长点滴,也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成长经历;来源于我们与孩子的亲密联结,也来源于高质量陪伴;来源于孩子的看像我们时流露出的爱和信任也来源于我们作为父母,对自己孩子天生的爱和呵护。
来源于我们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当下。
养育者这样的经历,形成了养育者的态度——看见孩子,坚定内心,独立思考,从容不迫。
养育着的态度就像我们心中的一把尺,我们要善于捕捉自己的态度,善于审视自己的内心,善于在当下看到我们实实在在的亲子关系,善于在海量的信息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有益于提高自己的,能让自己成长的信息加以利用。
做一个有态度的养育着,为自己负责,也为孩子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