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洞主
可能你和我一样,常有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有些经典死活看不进去,却还有人大加赞赏、强烈推荐?
没错,将一些书称作经典,这是任何一个人的自由,但如果谁认为经典就必须要读,认为读了有益无害,不读就会怎样怎样,还强求别人也要读,那我只会对他(她)回复一个字:滚!
对于经典,虽说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但请别拿经典唬人!
1.经典难读未必是自己的问题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知道什么书被叫做经典。 “中国的四大名著你一定要好好读读”,这样的话听得太多,而且很多知名人士也有过类似的说法,我开始信以为真。当然,不可能百分之百确信,总会有些怀疑,于是,我开始一本一本细细品读,同时和朋友交流感受。
一部皇皇巨著《红楼梦》,不同人看出不同境界,到了我这里,就只剩下了太虚仙境的奇幻,神瑛侍者与绛珠草的唯美,秦可卿幽魂的诡异,一佛一道的扑朔迷离,还有对色与空的感喟。至于一颦一笑、儿女情长、家长里短、人情世故,在我心里并无多少痕迹,甚至觉得无聊。
朋友和我讲,红楼里有种理念,说世上有应劫而生者,有应运而生者,我们一般不属于这两类,大多数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平凡宿命。相较之下,他对这本书的感受显然更丰富。可以想见,一定还有很多类似的精神思想有待我去领悟,一部经典,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读明白的。
由此,我产生一种错觉,即经典之作就要好好读、重复读,如果你觉得那里写得不好、写得无趣,那只能是你的问题,说明你层次不够,但经典是不会错的。
基于这种逻辑,我曾连续看了《水浒传》《西游记》《傲慢与偏见》《卡拉马佐夫兄弟》等经典名著,但是说心里话,我越读越恶心。
就《水浒》而言,这本书前四十回让我看的激情澎湃,再往后看,觉得冗杂无聊,翻来覆去就是招安之路上的一系列破事。我不否认《水浒传》的太多细节,包括许多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人生的智慧,但对我而言,终归还是味同嚼蜡。
后来我明白,不同人面对同一本经典之所以会有不同感受,甚至是相反的看法,常常是因为人的志趣不同。传媒专家朱学东就认为,“无论是水浒三国还是红楼梦,尽管这些经典著作对刻画人性世事非常精当,但到处充满着机心,缺少人性向善的东西,恶的东西太多……”
可见,如果一个人喜欢揣测他人内心,或者对勾心斗角、政治斗争兴趣浓厚,那么四大名著就很可能会成为他(她)的最爱;反之,如果一个人十分单纯,或反感于权力斗争,那么他(她)则很可能对这些名著无感。
另外,经典能被称为经典,有它必然的道理。但毕竟时代在变,人群观念在变,每个人的个性化差异也越来越明显。曾经几百年不衰的经典,到了今天,就未必适合大多数人阅读,就算适合大多数人,也未必适合于你。
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能让陕北人感同身受,但对于其他地域的人,则未必有那么强烈的触动,因为,他们没有类似的经历,而想象的力量又太过有限。
有人告诉我,同样是青年作家的天才之作,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远远比冯唐的《欢喜》有才华得多,我看过后,也确实认为如此——路翎二十岁左右就能细腻深刻地把握三代人的精神思想,其才华确实高过冯唐太多。但就我和同龄人而言,还是更喜欢稍显稚嫩的《欢喜》。
一个时代里的人,往往还是更喜欢本时代的作品吧。
2.读经典勉强不得
读经典本身没什么不好,但如果一味信奉,就会使阅读变得盲目。读书,是为了让人变得通达,让我们借助一个个作者的文字,感受无法直接体会到的间接经验,看到人和世界的更多侧面与更多可能性。读书,是为了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而不是被书籍所束缚,感受乏味甚至痛苦。
可能有人会说,虽然痛苦,但必然有所获益。这让我想起作家刘瑜在《从经典到经验》一文中的话,“我如果一定要绞尽脑汁去体会这些经典的深意,肯定也能若有所悟,但你要绞尽脑汁去思考任何东西,它都会有深意。”
一个同学曾和我说,某个大学文学院的一些学生,尤其是学诗的,整日苦读经典诗书,却愁眉不展、郁郁消沉,有种阴暗的气质,你在他们中间,会感受到一种很压抑的氛围。对此,与他们常有交集的人也说不清个所以然,但确信无疑的是,经典诗书并未给他们带来快乐。
虽然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毛也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不过现在看来,这些话并不是绝对成立的。如果书籍带来的不是正向的能量,而是负面情绪,那么与其咬紧牙关、勉强阅读,倒不如不读。
当然,一本读不下去的书,并不能否认这本书本身的价值。比如我曾读过《爱欲与文明》这本晦涩难懂的著作,当读到其中的一句话时,我发现这句话我无论如何也弄不懂了。无奈我跳过去,继续读,发现整本书里,一部分令我似懂非懂,而更多内容则不知所云。
但是,尽管我可能只读懂了这本书的十分之一,我仍然觉得它是一本好书。因为我至少看到了书中对弗洛伊德“快乐原则向现实原则转变”的具体描述——它形象的阐释,让我深刻理解了很多人的生活现状。
一本书的价值,在于读它的人不必勉强苦读,就能从中有所体悟,或有所感动;书籍价值的高低,不取决于它客观上是否属于所谓的经典,而取决于它能否让特定的读者扩展认知的广度与深度。
3.适度看待经典,别拿经典唬人
当然,如果走向反向,视经典如蝼蚁,对书籍抱以无所谓的态度,觉得想看什么书了,随便翻翻就行,同样是一种盲目阅读,是对自己的辜负。
有些人以读书的数量为标准,觉得只要是经典书籍,那就去读,心情好了细细品味,烦了就匆匆翻过,进而自认为一年看了好几百本书。可是实际上,他(她)未必比一年细致读三四本书的人获益更多。
轻视书籍的经典性而过于强调读书的数量,往往会使阅读流于形式;数量最多能带来一些虚妄的满足感,诓骗一下自己,可以说没有任何用处。随意翻书浪费的时光,干点儿什么不好?
任何经典都不该被视为圭臬,任何经典也不该被理所当然地踩在脚底下。关键在于,如何选择书籍,如何用心感受和衡量一本书对自身的价值。
回归现实,我发现周围太多声音都在向经典表示“谄媚”,将之视为权威。对此我还是那句话:别拿经典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