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大家的每日一省,反省自己最近的状态,我有很久没有疏理自己的生活了,那就再次从记流水账开始吧。
昨天上午带妞去打新冠ym,也许是咱有礼貌,会说话,遇到的保安也好,医生也好,都是态度可好。我们问人家一句,人家都解释好几句,特别感谢这些敬业的人。我们都是小人物,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价值。
下午陪妞看了一场电影《独行月球》,被里面的几段儿话感动着。
我努力的活着,就是为了重新回到你们身边,回到你的身边。
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加班回到家能有人为你亮一盏灯,累了有人能陪你喝喝酒,当你陷入低谷的时候,能有人给你一个温暖的怀抱。
生活中总会有这样一种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设,碌碌无为是他的日常,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逆光而行。
影片也引起我的思考:人生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也学会了孤独。在被动和主动选择之间,时时拷问着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在小我与众生之间,该如何选择?…
老公晚上七点多给打电话,问吃饭了吗?我说没有。问我,咋感觉你兴致不高心情不好。我说,几个月没上院长的课了,状态不好,需要学习了。问我啥时间去上实操班,我说11号下午去公司集合。我让他去复训,他说没时间,觉得我和闺女两个人去学就行。我懒得多说话,不去就不去,学习是自己的事,我先管好自己。
这次的实操班,我们是亲子团一起参加,我带着女儿,好朋友带着儿子,两个孩子都是大一新生。
昨天朋友在微信里给我说,分组的时候母子俩别分到一个组。我第一反应就是肯定不能一个组,怕孩子放不开。之后又觉得要问问笑笑或紫娟,是分开好还是一起好。当想到笑笑和紫娟的时候,突然想起凡是有孩子参与的事情,需要选择时,笑笑和紫娟的立场都很明确:问问孩子啥意见。
我们已经习惯了替孩子做决定,当孩子已经长大,我们还是会无意间忽略孩子的想法。哪怕我们真的是为孩子好?我们也应该去和孩子核对一下,让孩子明白,我们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做决定。
晚上因为女儿时间管理的问题,我和她聊,我自认没带情绪(我在心里反复演练了好几遍话术,改了又改),结果她回应我的是冷暴力。这点受她爸影响最大,她爸受她奶影响最大,有情绪了好赖就不吭声,浑身散发的是不忿儿的包子味。而我最受不了的就是不吭,你不吭这不是在逃避吗?
如果是以前,面对她的冷暴力,我纵使心里惊涛骇浪,也会强压怒火,不了了之。但这一次,我选择了表达感受,指出她的问题。我语气波澜不惊地说,乖,当妈妈和你聊的时候,你用冷暴力对妈妈,妈妈很沮丧。在咱家你这样子,有爸爸妈妈给你兜底。如果是在外面,你和别人遇到了矛盾,需要你表达出来积极面对,否则没人能了解你的想法,矛盾会越积越深。
晚上十点多,一个朋友打来电话,本来订好的去上实操班,结果她儿子不让她去学习,还以不上学相逼。
我就分析为啥孩子会这么做?在娃儿的心里妈妈能量不强,不单是妈妈学习这件事,在很多事上娃儿可能都不服气妈妈。如果朋友真的出来学习了,娃儿到开学真的就不上学了。你们觉得是因为妈妈学习导致的吗?肯定不是,关于上不上学是娃儿在心里畜谋已久的事,根本与妈妈出门学习无关。如果朋友不出来学习,她自己内在的能量是匮乏的,娃儿打心眼儿里还是瞧不上妈妈,妈妈还是被动。
我只是觉得,当我们足够强大的时候,替我们当家做主的人就少了,干涉我们的人也就少了。当然回到朋友这件事上,学不学习还得她自己拿主意。
还是那句话,我好了,我们全家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