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家王大龙教授基于脑科学的研究提出的家庭教育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不仅要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因脑施教”。学习过程就是塑造独特大脑的过程,独特的大脑需要通过独特的学习来塑造,独特也就意味着个性化的教育。
一.教育就是建构人的大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脑科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人脑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家庭教育要以脑科学为依据来进行。
0—5岁是大脑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家长都能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这时期让孩子大量的识字,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早早的要学英语、学数学、学认字;一会儿英语班、一会儿钢琴班、一会儿识字班、最后还有一个舞蹈班。恨不得孩子样样不能落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孩子的早期的发展并不仅仅是“智育”更多的是情感的教育,是“陪伴”是带着爱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互动交流,让孩子在玩中探索周围的世界和人。
脑科学进一步揭示了儿童早期发展的特点,需要家长和孩子良好的互动,忽视和冷漠的生长环境,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童年时代的情绪创伤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几代人。童年时代父母的倾心陪伴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二.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家庭教育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程,没有之一。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没有一个家庭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 同样的家庭,同样的方法,对两个孩子的影响可能完全不同,正所谓你之蜜糖,我之砒霜。一对双胞胎,即使生在同一个家庭,从小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但也会因种种因素,而变成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与思维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让我们认识到孩子的发展有长板也有短板,人只需要有一块足够长的长板就可以了。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不是因为他没有缺点,而是因为他的优点足够突出,马云连续三次高考失利,照样能成为互联网的老大,就是他能发挥自己的优点。
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在教育孩子上有一个很有名的小故事,母螃蟹看到儿子走路后说:你怎么老是横着走啊,为什么不能直着走,然后小螃蟹很委屈的说:妈妈,我是跟着你走的啊。母蟹的影响了孩子的人生却不自知,反而在怪罪孩子没有走好,我们何尝不是那只母蟹呢!
班里有个小女孩,看着文文静静的,可是开口就脏话连篇,若不是亲眼所见,绝不会想到这样的女孩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起初,还好奇孩子这样的毛病,直到一次见到孩子的妈妈,一切都明白了,因为孩子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啊,说话三句离不开一句骂。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可能是好的榜样,也可能是坏的榜样,孩子的很多性格因素、坏习惯、好行为皆可在父母身上、在家庭中寻找到原因。发现孩子有坏毛病坏性格时,不要着急,不妨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我们影响了孩子。
孩子总爱打人是因为什么?孩子脾气特别大是怎么了?孩子总爱看电视玩手机怎么回事?孩子不会做家务?孩子不喜欢读书?这些问题都能在家长身上找到答案。
四.有阅读才有思维
男人会种田,女人会养猪,大人孩子都要会读书。——曾国藩
提高智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大量阅读,书读得越多越聪明。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犹太人,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在其它顶级国际科学奖项中,这个比例甚至更高。因为他们是重视阅读的一个民族。
最细研究表明,阅读可以开发100%的大脑,有阅读才会有思考。
孩子的成绩与父亲的阅读量成正比。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有条理却也有趣的母亲,比较能养育出成绩好的孩子来,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且动作利落的人。
无论多么浅显的书,用词都跟口语有差别,而且书中会用到很多比喻,孩子听多了看多了,能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对他们之后作文也会有一定助力。
王大龙教授最后的几句忠告拿来分享:
学艺术,能早学就早学
识字、算术顺其自然
手机、电脑、电视能晚就晚
阅读能早就早,亲子共读
讲读—朗读—诵读—默读
能到大自然,就不在屋里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