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批改社工同学的个案面谈功课时,总发现虽然他们都很努力聆听、尽量以不同的辅导技巧来回应,但在对话的过程中总感觉不太对头。回想后相信是因为他们对案主并没有充份的理解而导致。但这份理解可怎样培养? 在实际运作中又牵涉一个怎样的过程?
培养
社工与案主都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地区生活,对文化、人情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共悉。当然,社工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机会了解多少不同阶段或场景的人生体验则隋着遭遇或身边人的组合而有所不同。以我自己为例,我在与家中长辈的相处中 听他们说自己的工作时认识到商业社会的运作方式与人际关系,对做社会服务的我来说是另一个世界! 读书时的同学在毕业后投身不同行业,过不同的人生,在与他们的聚会中可了解他们现时生活的不同内容、体会。工作后自己也认识一批不同年龄的前辈、同辈及后辈,在前辈身上学习做人做工的智慧,工作的经验、同辈之间互相分享情报心得、在与后辈的相处中了解他们的年青人世界、多明白一些今天他们这世代面对的挑战和奋斗、他们的优势和弱势。在听案主诉说他们的情况时,把这些得着用来协助了解案主的人生便起互相对照之效,同时也不致于因为对他们的经历太陌生而不懂应对。当然,透过多见不同案主也可以有类似的效果。
另一方面,不同的学者也用他们的理论说明了人的需要、人的困难及挣扎,也提到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建议社工先找简述一个理论的资料来看,如发现某一理论配合服务对象的处境,又附合社工自己的世界观,便再找该理论或学派相关的书籍、案例资料作深入研习,这样再配合上一段提到的人际相处体验,便可慢慢建立自己对案主的概念化理解。
工作中的使用
有了上面提到的培养,在评估和介入时便可滋养与案主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对他们达到更多层次的理解,有同学在面谈中发现案主与哥哥对守护自己健康的意见不同而起争执,影响关系也影响案主自己的情绪,他们各自有自己一套,同时希望对方跟随,同学认为这是一个他们之间的沟通问题,并打算依这脉络去介入。我感受更深的则是他们之间的「权力斗争」,其实即使哥有哥的想法、弟有弟的想法,只要他们不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那大家便和平共处,想法不同本身不是一个问题。而如果兄弟二人都放不下自己的执着,那即使他们的沟通方式与技巧多好,我对这事有正面结果的预期都不高。
就着上面这情况,我的看法一部份来自我自己与不同人相处中发现、人如果对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那他总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生活,即使很多人说他的做法风险高、甚至他可能自己理性上都知道别人的建议比较合理、他还是想按自己的想法来试一试。而以理论来说,我认同一位日本作者小仓广对阿德勒理论的描述,他在「这样做人太累了」一书中提到,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需要分清楚我们遇到的事是「谁的课题」! 他的意思是一件事「最后要承担后果的是谁」,如果案主的哥哥没有守护好自己的健康,负责任的是哥哥,所以这不是案主的课题,我们如果想与别人的关系好,就别管其他人的课题,当然我们可以给建议,但不要迫别人按我们的标准去生活。
总结
在这文章中我希望说明的是我们对人情世故需要有认知或体会,我们要寻找合适自己世界观的理论去丰富我们的评估触觉和断定介入方向的能力,之后我们才可以用合适的技巧去取得介入的成果。就好像煮菜,要知道菜单是甚么,才知道拿手上的刀把肉怎么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