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汪曾祺先生的生活是好玩的,好像把童年的路又走了一道。想起了好久都没有想起过的,甚至是从来没有回忆过的东西。这也许就是读书的妙处,挖掘出在脑袋里你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
这两天武汉骤冷,听说一些地方还下起了雪。雪在我的意识里是个好词,虽然我经历过零八年的雪灾,却丝毫不影响他在我心中的美好。
小时候的冬天,窝在暖暖的被窝总不肯起床。可是,只要听到爸妈说外面下雪了,那一分钟都不肯多呆,打开门看到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地上积满厚厚的一层,没有一个脚印,我都不忍心踩上一脚。树上,屋顶上还有门票洗衣服的台子上都是堆的一层。实在是美极了。这个画面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我就很希望哪天醒来就回到了从前。
下雪烤火是必备。老人,大人和小孩都各有各的烤火神器。老人们总提着个小烘炉,我们土话叫烘炉子。竹子编的,圆圆的,里面放些做饭后剩的柴火,盖好盖子。盖子周围是竹子编的,但是中间是用铁丝做成的网状结构,这样方便热量出来。柴火烧久了就变成了灰,就得添柴火,所以烘炉子越用越重。这大抵是烘炉子不受小孩欢迎的原因吧。而老人们年纪大了,不爱动,大部分时间都坐着。
我们小孩子应该是受到了启发,自制烤火神器,简单又方便。一个铁罐子,钻两个小洞,系上一根铁丝当提手。在罐子里面放几根木柴,撕几张不要的作业纸或者旧报纸点燃放柴火底下。接着重点来了,挥舞起手臂,用力的把罐子甩圈,这样柴火就烧起来了。如果没点着或者火快熄灭了,就再甩一甩。甩圈的要点是,甩的时候一定要用力而且不能停,否则柴火都跑出来了。我小时候没有做过烤火神器,因为家里没有铁罐子。但是我甩过圈,还挺刺激的。现在家里到处是奶粉罐子,而我也没有做。一是烟太熏人,二大概是年纪大了。
年纪大了的中年人都是直接烤煤火,煤炉子有两种,一种是可移动的,一般就是烧饭菜用到的。另一种就是在地面留个洞,可不是很随便的一个洞,洞的大小和蜂窝煤大小一样。这种是烤火专用,不占地方。我们家没有这种烤火的,我小时候特别希望家里有一个。在炉子上方放个四方桌子,垫上块桌布。小时候的桌布,不是在网上买,而是直接用床单。大了就往里折起来,勤快的会动手改小些,我妈不勤快。桌布垫好了,麻将就上场了。大概到吃饭的点,再在桌布上垫上桌板子,一边烤火一边吃饭,还可以一边看电视,真是暖到不能再暖。但是煤炉子也有坏处,那就气味重,尤其是换了新煤后,那呛的实在是受不了,但是打麻将的妈妈们却丝毫不受影响。
现在的冬天,大部分开空调吹暖气。也有烤电火的,上面放个桌子垫上个桌布。我也想弄这样的,无奈房子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