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真是越来越流行的一个词,还成了个人综合素质对比的标配。
自认情商如智商一样不怎么高的我,耳边一听说谁谁谁情商高,我会心生羡慕,碰到真人时总免不了细细打量一番,欲学为己用。
然而,观察多了,我发觉有些人情商真的是高,让人仰望。而有些人,却让我隐隐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高情商:对内对外的“双高”才是高
通常说的情商包括5个板块: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
总体也即分为对内、对外两个部分:对内是与自己情绪的相处,对外是与他人的情绪和关系的处理。
有些人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炉火纯青,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知道说什么话别人爱听、做什么事能搓中人心、在他人情绪高低起伏时能给出恰好的反馈,总的来说给人一种很体面,很会为人处世、甚至让人“很舒服”的感觉。
但久而久之,越来越发觉有些东西不太对劲,那种所谓的“舒服”慢慢变成“不舒服”了。
缺少了“真实”,多了些“刻意”。
很多时候,对待外界的刻意是因为生存或利益所需,例如社交、工作、生意场合,这种刻意我们很轻易刻意辨别出来。
但是,还有一种刻意,是自己都不知道的刻意伪装。
原因是因为自己“对内”部分的情商还比较低。
对内情商较低的人:严重依赖别人的认可
对内情商较低,相较情商真正低的人,能一定程度上认知、掌控自己的情绪,也能一定程度上自我激励,但仍不能自给自足。
所以,更多时候,他们是需要把自信、自尊依附在他人的认同上的。
因为自己不够自信、心理承压能力比较弱,很容易有高自尊心、玻璃心,习惯性通过看低别人而获得优越感。
认识一对叔叔阿姨,他们是非常受人敬仰的为人师者,在当地似乎口碑极佳。人前很有素养很会说话,平时的人情世故的处理真的没得说,送礼或返礼总是双倍大方,平时餐桌上待人热情的程度就是实至名归的盛情难却。
但是,后来发觉他们的朋友圈子其实很小,深交或平日经常来往的少之又少。
就觉得奇怪了。
后来慢慢地找到了原因。
他们内心其实并没有外人或他们自己平时展现出来的那么强大或乐观,从小他们家里的条件没那么好,但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在当地少有人能去的大学,后来顺利地成为了当地比较优秀的教师、领导班子,虽然收入和周围做生意的人相差还是甚大。
他们一边很自豪于自己的优秀,有着“万官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傲气,但其实从小或在经济上的实力或许又让他们觉得略有自卑。
所以他们不自觉地为了维持自己引以为豪的“优越感”,以及对平时收入及文化程度都比他们低的人的“热情有礼相待”,再获得的他人的尊重感和敬仰感,有意无意地持久在训练这些“外在情商”的技巧,训练地越久,别人的认可越高,最后就成了纯熟的外在关系技巧者。
殊不知,他们一边“有礼相待”,其实一边从内心鄙视那些比他们弱、以及比他们强的人。
这就是他们久而久之让人无法深交、或者总给人大大的距离,让他人越来越感觉到“不舒服”感的原因。
他们其实没有真正的自信,所以需要通过内心对他人的贬低、或者对自我骄傲点的强化来提高自己的自信。
他们内心是无比脆弱的,常常对自己、对外界的事、对别人的看法感到无比焦虑。
最终,还是要内心的强大
“伪情商高者”往往不会心怀恶意,反而很善良。
如果是内外情商都低到不行的人,对内、对外都得慢慢修炼。但对外的情商技巧已经修炼到如此程度的人,如果能修炼自己的内在情商,那才是真正健全的人格。
正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个人内心的强大真正决定个人真实的外在的表现。
还是需要从内到外地肯定自己、认可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包括个人的能力、社会位置;
不断提高对自我情绪的认知、管理,持续自我激励、让自己不断向上,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做最真实的自己,便无懈可击。
愿我们都能在“情商”修炼的路上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