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比起《简爱》,我更喜欢她妹妹的作品《呼啸山庄》。
认识勃朗特姐妹14年了,《简爱》前前后后读了五遍左右。到了第三遍的时候,已经索然无味了。
有人解读说《简爱》是个yy的爱情故事,顺便嗨了把女性自由独立,这确实是最主要的两大方面。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次还是说一说其中的一些人物和自己的见解。
第一位就是圣约翰里弗斯。作者将他刻画得十分立体,对于这个人物,复杂性,隐喻性,以及作为配角对主角路线的重要性,都是足够的。
我尽可能地在脑海里勾勒出天使和魔鬼结合的人来,正如简在最后一章与罗切斯特先生重逢时说的那样,高高的白白的,一双蓝眼睛,一副希腊式的脸型,那是比圣徒还要圣徒的形象,然而也像是“一根白色的罗马柱”,空洞洞,冷冰冰。
圣约翰,无疑是一个极端狂热的圣教徒,他生来就是要做为自己的同类牺牲一切的伟大事业的人,他自律甚至抑制人性,包括自己的,他严苛甚至不易宽容,他绝情,甚至为罗莎蒙德的离开而“感到快慰”。但同时,但同时。
这个人,无疑是被一种虚空的又能无端催人奋进的情感左右着,那是羔羊点灯的牺牲欲望,与他相比,与神话了的他相比(至少是被他自身神话了的),人类的弱点是多么的不调和。
“没有比他更坚决和不知疲倦地在危岩和险境中苦干的先驱者了,他坚定,忠诚,浑身精力,满腔热情和真诚地为他的同类们辛勤工作,他为他们开辟艰苦的进步之路,他像巨人一般,把阻塞他的种种宗派和种性上的偏见砍倒,他也许仍旧严厉,正是大心保卫他护送的香客,不受亚波伦的袭击,他的苛刻,是只代表上帝使徒说话的苛刻,他的野心是崇高的主的精神的那一类的野心,它的目标是要加入那些被拯救出尘世的人们的前列”
和简一样,圣约翰的最后一封信,“引出了我凡人的泪水”。
神的前身都是人,正如里弗斯自己说的:“他的牧师法衣下,跳动着一颗政治家,军人,醉心荣誉,渴望成名,贪图权利的人的心”然而,他在反复权衡之下,毅然选择了成为一个传教士,也同时选择了自我安慰,和“虚空的寄托”
直到最后,他仍说“阿门,主耶稣啊,我愿你来”,可是简在质疑上帝真的存在吗?那么这个忠实善良的仆人,是被召唤去享受什么,主的欢乐呢?
我感到那么难过。
无疑,我明显察觉到了他不完美的地方,他的缺点和像人的地方。这也正是我爱他的地方。“他始终令我敬畏,然而他也照样会错,一旦察觉到了这种品质,我就感觉他并非十全十美,因而有了勇气”“我瞧不起你对爱情的看法,瞧不起你奉献的虚情假意,是的,你奉献它的时候,我也瞧不起你。”简这样对他说。
怒火之后依旧是坦然,于是他又一次“望望流水,望望山坡”。
夏洛蒂塑造这个人物时是十分矛盾的。圣约翰用一种精致的精神铁腕,扼制别人和自己的正当愿望,在完成救世主事业的名义下,要求人牺牲生活,牺牲一切,借“神恩”来要求别人放弃天性,实际上只不过是要取得绝对支配别人的权利而已。
真实又虚伪,崇高又卑鄙,愚昧又智慧。人,本身就是未定型的试验品。圣约翰,是人性与神性碰撞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