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系统构建训练营(初级),很快就结束了。活动每天发送任务卡,实践不超过3个的任务以及书写任务完成情况和感受发布至QQ群的方式进行。
初级的知识管理系统,主要分收集-分类-存储-搜索-整理五个部分,这是所有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
一、统一收集
统一收集,是我收获的一个全新的理念。李参老师在分享会中这样说道:“把云笔记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工具,汇集各来源,集中存储。”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输出服务,一要找得到,二要用得上,让其真正成为自己的智囊团。一直以来不堪的一个现状就是,微信收藏、qq搜藏、为知笔记、百度搜藏、纸质笔多个存储工具,收藏了找不到。统一收集,从起始处解决了找不到的问题。
二、分类的理念和实践
刚好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开始着手建立的。以下是我在为知中使用的分类框架:
三、关于印象笔记一些提高效率的具体使用技巧
最深刻的感受是强大的搜索功能。推送“印象笔记小贴士No.1-剪藏'的这天白天,查找刻意练习的资料时,阅读到同一个人写的三篇相关的文章,当时通看了一遍,用纸笔写下了几个主要观点。晚上,突然想起文章中的某句话,只记得是讲学习的两种方法,并且其中一个是说学习内容本身,另一个只是心里明白大概的意思,但不知道如何具体表达。于是打开网页,打算一篇一篇地快速浏览,突然想起了印象笔记!把文章剪藏到印象后,一输入”学习内容本身“几个字,马上就找到了——”我认为读书时有两种学习方法,一是学习内容本身,二是学习作者如何分析得出内容的过程。“心中顿时惊喜万分!
只是才使用最基础、最普通的一个功能,就带来人工手动操作无法比拟的效率。没有理由不继续深入了解这个工具和这个知识管理的方法。
四、只有整理、加工过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
不把信息当知识,不把收藏当学习,不把阅读当思考,不把存储当掌握。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反馈,就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战隼知识管理的建议
这段话于今年4月被我摘抄在笔记本的扉页。过去一年多,在学习的提炼、归纳、思考、实践、记录方面一直在持续地努力中。上面关于为知笔记的目录也稍微能够说明一点成就。这次的训练营,带来了知识管理四问法:
一问是什么?
二问为什么?
三问放哪里?
四问然后呢?
流程化,一直是咱们俱乐部的拿手特长哈,赞一个!这四问,带给我的启发是:
1.要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以关注点或问题导向进行学习、收集、存储。
2.理解、消化、构想知识的多种用途是进行信息加工的核心所在。
这个内容涉及到了中级的知识管理,以我现在的水平和实践也说不明白。给大家分享两篇讲相关方法的文章,自行实践摸索。有意识地、一点一点地去做,慢慢积累~
知乎专栏《提炼后的知识才是力量》战隼
五、善用标签
这本是归属于信息整理和加工这一部分的内容,单独列出来,因为这是我今天新接触的知识,并且倍感其力量。
一个技巧:给笔记加标签的时候,应尽量避免使用原文中存在的字眼。
作用说明:给笔记的标签其实也是一个归纳、总结、整理的过程。
成果体现:当某一标签用得足够多了,那拥有同一标签的笔记数量也就增多了,当我们查找这个标签时,凡是拥有同一标签的笔记,不论这条笔记存放在哪一个分类下,我们都可以通过标签将他们搜索出来,这些平时的积累都会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就好像给某个主题建立了一个信息库一样,当我们需要用时,可以随时通过查找标签来调出这些信息――相关的文章、自己的读书笔记、工具介绍等等。
——李参《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
制约输出的咽喉是输入,初期和中期的工作做好了,剩下的事情便是水到渠成!
六、总体感受
学海无涯,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当初和搭档@敏杰组队参加活动时,我的期待并不高。然而现今看来,过于低估了。训练营最大的特点就是,任务分解、目标明确、小组学习、集体交流,其收效算是所有学习形式中最好的。
感谢幸福进化俱乐部为我们提供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将永远追随组织,跟着组织走;@永澄老师,对你顶礼膜拜;@药山,你好厉害,我要把你当作我的榜样;@黄采懿,你的组织能力、任务卡书写能力提高了好多呀;@碧落助教,感谢你的相伴;@敏杰,成长路上,庆幸相伴;亲爱的自己,你很优秀,继续安静而持续地投入下去吧。